学术投稿

社区医生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所遇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

范爱琴

关键词: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困难, 对策
摘要:目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系统、全面的居民健康档案有助于社区服务人员掌握所在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本研究分析社区医生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修复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修复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优势。方法:收治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患者98例(164条肌腱),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82条肌腱),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组采用显微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显微镜下修复手术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有助于保护肌腱的血运与营养,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患者手部功能。

    作者:王学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肺假性囊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肺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创伤性肺囊肿患者22例,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合并的复合伤、连枷胸等高危因素者加强护理干预及生命指标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未见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创伤性肺囊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卢慧颖;丁长青;毕伟;江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于基层医院及社区急救探讨

    急救医学是新兴的综合医学,处理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因此对患者尤为重要。急救是体现人道主义的一个领域,因此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提高人们对心肺复苏的思想意识,挽救更多猝死患者,需要加大对急救意识的宣传,加强人民思想、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综合教育。

    作者:高勇;闫环;陈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使用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B组行布比卡因麻醉,A组行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感觉阻滞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romege评分低于B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快于B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使用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的感觉阻滞效果、安全性没有较大差异,而在麻醉效果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罗哌卡因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作者:陈青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对儿科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改进儿科护理工作。方法:从儿科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表和护士工作质量考评表中随机抽取400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结论:人性化护理理念在临床儿科中应该普及运用,它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静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方法:收治肠息肉患者147例,行内镜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肠息肉患者的便血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其他症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内镜黏膜下切除术(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手术方式为活检钳咬除手术(P<0.05);肠息肉术后复发与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特征、性别相关(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永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收治机械通气的ICU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刘荣君;邢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动神经元病伴呼吸衰竭护理心得

    对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能有效治疗。2014年4月起本院收治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例,总结其病例特点及护理心得。

    作者:奚海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对尿毒症患者消化道出血中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尿毒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以有效预防尿毒症患者消化道出血。

    作者:李亮;孙秀梅;唐维;方晓琳;李宪;马振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从系统化整体护理到集束化干预之AMI篇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如今认可度高的护理管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更简洁优质、高效,执行力和依从性更高。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 AMI 只是攻坚战,需要与医学人文、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延伸护理紧密衔接。通过家庭、社会、医院的共同努力,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宿淑芝;李向华;韩光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膦甲酸钠与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细胞数目和IL-2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社会生活和精神反应计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郭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1例,同时收集同龄老年高血压患者133例作为高血压组,收集同龄正常健康体检者7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指数、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血糖水平亦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同型半胱氨酸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211,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健康老年人升高,血糖、体重指数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高血压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青;贾忠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治乳腺肿块疾病患者200例,分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试验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试验组肿块恶性及良性符合率分别为96.4%、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75.0%(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鉴别力强,良恶性肿块也具有其独特的超声特点。

    作者:王保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后外侧微创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外侧微创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后外侧微创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术中,观察组对外旋肌群进行缝合,对照组不缝合外旋肌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下肢脱位及内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微创入路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的治疗效果满意,术中对外旋肌群进行缝合,可降低下肢脱位及内旋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陈永峰;李文生;杨春生;邱述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人工气道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40例,分为特殊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0例,特殊护理组实施特殊护理,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气道管理。结果:特殊护理组出现痰痂堵管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痰痂堵管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殊护理能有效抑制痰痂形成。

    作者:吕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WBC减少22例(44.0%),PLT减少4例(8.0%),Hb减少4例(8.0%);对照组WBC减少44例(88.0%), PLT 减少5例(10.0%),Hb 减少10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CR+PR 25例(50.0%),对照组CR+PR 11例(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X线诊断,观察组接受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结果:观察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史万旭;牛树国;冯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本科在学分制下实施导师制

    目的:为了顺应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效本科教育中开始实行学分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施导师制,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探讨,论述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黄丽华;贾玉巧;高艳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