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慧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膦甲酸钠和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细胞数目和IL-2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社会生活和精神反应计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郭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运用。方法:收治脊柱骨折患者88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联合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过程中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提高麻醉优良率,且恢复快速。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收治机械通气的ICU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刘荣君;邢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近日召开的2016年贵州省维护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会议介绍,截至2016年5月20日,该省二级及以上178家政府办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投保率达100%。除178家二级及以上政府办医疗机构外,贵州省156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全省共实现签单保费9661.10万元。截至2016年5月9日,该省累计发生赔案162笔,无一例导致破坏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或伤医事件发生,承保公司已向资料齐备的78笔赔案支付赔款416万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中风患者及照顾者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收治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多元化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健康、人际、生理功能、精神等生存质量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家属负担。
作者:陈艳黎;余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那普利组,各15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依那普利叶酸组治疗前、治疗2年后降压、降Hcy效果均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综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孙红凤;林秀恩;杨浩;王雷钧;石磊;何全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如今认可度高的护理管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更简洁优质、高效,执行力和依从性更高。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 AMI 只是攻坚战,需要与医学人文、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延伸护理紧密衔接。通过家庭、社会、医院的共同努力,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宿淑芝;李向华;韩光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和布托啡诺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收治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出现寒战的产妇9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胎儿娩出后,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效果。结果:麻醉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干预后,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麻醉前无明显差别,B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麻醉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也明显低于B组(P<0.05);干预后,两组寒战控制情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msay镇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明显低于B组的39.1%(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布托啡诺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术中寒战均有治疗作用,但右美托咪啶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佳。
作者:高志秋;满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系统、全面的居民健康档案有助于社区服务人员掌握所在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本研究分析社区医生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
作者:范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140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然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术后第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各项指标出现明显的恢复,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许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HCA的影像资料。通过CT、MRI检查,考虑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可能性大,病理结果为肝左叶巨块型肝细胞腺瘤。该病例影像检查所示包膜强化方式,值得在以后诊断HCA时作为参考。
作者:周亚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高校医院药房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段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合理应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购入以及普通药品、特殊药品和新入药品的管理控制,提高药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意识,转变高校医院药房的服务模式,实现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了药房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进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患有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患者30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康复。结果: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胃排空恢复时间5~33 d,平均19 d。结论: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能够大大降低发生率。
作者:唐德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宫外孕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梗死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0例,分两组。a组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b组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评价脑梗死率、不良出血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结果:a组脑梗死发生率10.00%,高于b组的2.00%(P<0.05)。结论: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梗死的作用确切,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病率。
作者:石向江;欧阳泽伟;刘鹏;贺琳;罗参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1例,同时收集同龄老年高血压患者133例作为高血压组,收集同龄正常健康体检者7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指数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体重指数、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血糖水平亦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同型半胱氨酸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211,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健康老年人升高,血糖、体重指数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异常降低。高血压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青;贾忠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疾病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患者、家属、医生的满意度,提升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管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控制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2014年的住院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应用2013年度全院的出院患者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结果:实行平均住院日专项考核办法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结论: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床位规模,提高手术通过率,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
作者:石昌荆;陈茂伟;唐卫中;李浪;曾志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侧裂显微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试验组采用经侧裂显微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疾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崔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肩难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难产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肩难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