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秦钰

关键词:磁共振,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 病理分期
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53例,行磁共振检查,对医学影像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共计189个股骨头发生病变,0期25个,Ⅰ期63个,Ⅱ期26个,Ⅲ~Ⅳ期39个。关节面异常,发生塌陷,骨质被破坏,关节间隙变小。结论:磁共振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疾病方面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强,图像显示清晰。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屈膝畸形患者178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MT(徒手肌力检查)、AROM(主动关节活动度)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前后MMT、AROM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性高。

    作者:胡振勇;成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复发的影响。方法:收治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进行探查和定性,并分成斑块组、无斑块组。采用 NIHSS 评分法对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每个观察时间点NIHSS评分均显著升高;随访患者中,斑块组患者脑梗死复发19例,无斑块组2例(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加重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并且复发率特别高。

    作者:杜圆圆;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治乳腺肿块疾病患者200例,分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试验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试验组肿块恶性及良性符合率分别为96.4%、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75.0%(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鉴别力强,良恶性肿块也具有其独特的超声特点。

    作者:王保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动神经元病伴呼吸衰竭护理心得

    对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能有效治疗。2014年4月起本院收治运动神经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例,总结其病例特点及护理心得。

    作者:奚海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对肛管直肠病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肛管直肠病手术患者血压、心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肛管直肠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术期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降低肛管直肠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航;武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合理运动率、饮食控制率、服药依从率、血糖达标率,以及疾病知识了解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满意,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度以及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清开灵软胶囊治疗高龄患者感冒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开灵软胶囊治疗高龄患者感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龄感冒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清开灵软胶囊,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啉胍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开灵软胶囊治疗高龄患者的感冒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魏东风;周宏雷;李海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快速康复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康复对他们的长期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快速康复,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李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巨大肝细胞腺瘤1例的影像误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HCA的影像资料。通过CT、MRI检查,考虑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可能性大,病理结果为肝左叶巨块型肝细胞腺瘤。该病例影像检查所示包膜强化方式,值得在以后诊断HCA时作为参考。

    作者:周亚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综合管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及依那普利组,各15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依那普利叶酸组治疗前、治疗2年后降压、降Hcy效果均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综合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及血糖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孙红凤;林秀恩;杨浩;王雷钧;石磊;何全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显微修复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显微修复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优势。方法:收治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患者98例(164条肌腱),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82条肌腱),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组采用显微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显微镜下修复手术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有助于保护肌腱的血运与营养,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患者手部功能。

    作者:王学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进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患有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患者30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康复。结果: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胃排空恢复时间5~33 d,平均19 d。结论:根治性食管癌切除及食管重建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因素有很多,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能够大大降低发生率。

    作者:唐德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68例,分两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6%,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结论: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使用抗生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丽芳;王军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明胶海绵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92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用穿刺点上方覆盖明胶海绵后再使用创可贴覆盖或直接在穿刺点上方覆盖创可贴预防穿刺点渗血。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是预防动静脉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琴芳;孙美美;赵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范措施。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100例产妇中,显效75例(75%),有效23例(23%),无效2例(2%)。结论:子宫切口撕裂是子宫下段剖宫产常见并发症,如果产妇在分娩时出现撕裂现象,应及时适当处理,可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李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本科在学分制下实施导师制

    目的:为了顺应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效本科教育中开始实行学分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施导师制,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探讨,论述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黄丽华;贾玉巧;高艳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和改善指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爱军;贾宽;李旭东;张虚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乳腺癌患者468例首诊时期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宣教、预防重点及方向。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468例,对其诊断时期(早期、中期、晚期)5年来的变化趋势及城乡差异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年来乳腺癌首诊时期的年度差异及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今后宣教、支持的重点应向农村倾斜。

    作者:秦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级综合医院控制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控制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2014年的住院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应用2013年度全院的出院患者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结果:实行平均住院日专项考核办法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结论: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床位规模,提高手术通过率,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

    作者:石昌荆;陈茂伟;唐卫中;李浪;曾志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VEGFR、ERCC1mRNA表达量对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VEGFR、ERCC1mRNA表达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完全性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其术后病理标本,检测VEGFR以及ERCC1表达情况,分析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VEGFR mRNA表达阳性25例,合并ERCC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13例,病理学或影像学证实转移12例(92.3%),合并 ERCC1表达阴性的 NSCLC 患者12例,病理学或影像学证实转移8例(66.6%);VEGFR mRNA 表达阴性15例,合并ERCC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2例,合并ERCC1表达阴性的NSCLC患者13例,病理学或影像学证实转移患者6例。结论:VEGFR mRNA的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EGFR mRNA表达阳性合并ERCC1表达阳性者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

    作者:许鸿雁;赵忠民;王文慧;庄庆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