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适时干预对体检客户眼压检测值准确性的影响

罗兰

关键词:适时干预, 眼压检测值, 准确性
摘要:目的:探讨适时干预对提高眼压测量值准确性的重要性。方法:将233例进行眼压检查的体检客户按照适时干预时间分为对照组110例和干预组123例,对两组体检客户眼压测量不准确值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测量不准确率29.0%(58/200),干预组测量不准确率17.48%(43/246),两组测量不准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干预可有效提高眼压检测值的准确性。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明胶海绵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将92例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采用穿刺点上方覆盖明胶海绵后再使用创可贴覆盖或直接在穿刺点上方覆盖创可贴预防穿刺点渗血。结果:观察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是预防动静脉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琴芳;孙美美;赵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疾病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患者、家属、医生的满意度,提升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管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北京市确认今年首例禽流感病例

    近日,江西、湖南等地纷纷出现禽流感病例,北京青年报记者2016年6月2日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本市于上周报告了今年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自2013年4月13日,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北京综合判定了首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每年不时有散发病例报告。北青报记者2016年6月2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16年5月26日,本市确诊1例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例,为2016年的首例病例。患者为通州区人,男性,49岁。家中从事活禽宰杀、售卖,目前患者正在地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68例,分两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9.6%,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结论:配合红外频谱保健治疗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纯使用抗生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丽芳;王军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58例,平分为两组。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TG、LDL-C、TC值均低于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TG、HDL-C、LDL-C的达标率均高于他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疗效显著。

    作者:余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急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目的:本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急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认为应从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查对制度要严格执行、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来做好工作。

    作者:安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综合医院神经科80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眩晕患者80例,设计好眩晕调查表,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0例患者中眩晕病因及眩晕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中枢性眩晕15例,周围性眩晕65例。结论:综合医院神经科眩晕患者以周围性眩晕为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比例较高。

    作者:袁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羟乙基淀粉加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析羟乙基淀粉加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分两组,各52例,两组均贯彻基线治疗与尤瑞克林用药,试验组同时还配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前后评分均获得改善,试验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好转率94.2%,高于对照组的73.1%(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加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治愈率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可获得显著提升。

    作者:孙迎男;朱艳春;孙立明;许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进行系统和流程的再造。统计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分级情况及护理纠纷例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根本原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68例增加至83例;0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15例增加至39例;Ⅲ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由35例下降到11例(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引入根本原因分析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管理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彭惠;许义芳;袁娟娟;方红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乳腺多发良性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采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选择同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直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的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时间、减少创伤。

    作者:吴亚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降脂灵片配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降脂灵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6例确诊的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92例)和联合治疗组(94例),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与降脂灵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情况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TC、TG与LDL-C变化与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降脂灵片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调节血脂水平。

    作者:张君;何兵;张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69例,先以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而后以动态心电图再次检查,对所有患者24 h心律变化进行检测。结果:69例患者其房/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等项目在两次不同心电图检查中,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对患者任意时间点冠脉缺血情况和心电信号进行更准确精细的监测,因而更具优势。

    作者:谢春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妊娠期高血压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产妇152例,并随机抽取同时期血压正常产妇15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妊高征组产妇的凝血功能障碍、过期妊娠、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征对产妇结局及胎儿结局均有较大影响,需要积极应对。

    作者:宋俊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头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3组,各40例。A组采用髓外固定系统治疗法;B组采用髓内固定系统治疗法,C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结果:C组患者在手术出血情况、手术耗时、安全性和恢复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时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效果显著的优点。

    作者:黄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人工气道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40例,分为特殊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0例,特殊护理组实施特殊护理,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气道管理。结果:特殊护理组出现痰痂堵管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痰痂堵管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殊护理能有效抑制痰痂形成。

    作者:吕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GST-π、P-gp在新辅助化疗中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GST-π、P-gp在新辅助化疗中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3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经空芯针穿刺,免疫组化确定GST-π、P-gp表达情况。结果:135例中PR 91例,CR 12例,SD 30例,PD 2例,化疗总有效率76.3%;其中85例GST-π阴性、55例P-gp阴性。结论:GST-π、P-gp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敏感因子。

    作者:张景臣;刘薇;毛大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项排针结合疏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和改善指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爱军;贾宽;李旭东;张虚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坚持公共卫生属性,推进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文阐述了作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如何坚持公共卫生属性,着力实施“一法两纲”,在履行职能、认真落实各项妇幼公共卫生管理指标上,结合本院实际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作者:朱继文;王荣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两组:替格瑞洛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1年;氯吡格雷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1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6个月、1年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结论: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1年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水平。

    作者:冯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