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菊;许寿元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于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防治效果.方法96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根治性放疗,治疗组放疗同时应用生脉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是18.8%和16.7%;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3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姚春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402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和对照观察组,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分别给了CMNa 1200 mg/m2静脉滴注0.5 h,同步给予对照组病人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近期疗效.结果肿瘤原发病灶CR率与CR+PR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原发病灶达CR时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Na可提高肺鳞癌的CR率和总有效率,并可降低肿瘤达到CR和PR时所需的吸收剂量.
作者:韩俊庆;李冠贞;杨哲;洪士强;杨菁;张振美;李学芹;曲风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检测的易位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畸变的差异.方法用1,2,3,7,8,9,14和15号染色体端粒和着丝粒特异性探针的M-FISH方法,分析60C0γ射线离体照射的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和双着丝粒畸变.结果(1)用M-FISH方法分析60Coγ射线诱导的易位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均符合线性二次剂量效应模式;易位与双着丝粒的比值在大多数剂量水平不等于1.(2)细胞中无非稳定性畸变的完全相互易位的比例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降低.(3)对大多数被标记染色体,3.00Gyγ射线照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观察值与理论值无差别;9号染色体畸变(易位和双着丝粒)观察值显著高于理论值(P<0.05或P<0.01),15号染色体易位观察值显著低于理论值(P<0.01).结论电离辐射诱导的染色体易位率不等于双着丝粒畸变率;对于大多数染色体,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率和双着丝粒畸变率符合随机性规律.
作者:刘青杰;陈德清;Julie R.Korenberg;陈晓宁;沈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后,7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剧烈的骨痛[1].笔者对单发或多发骨转移的83例病人,进行了重点部位体外放疗镇痛,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权;李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对180例各种骨转移癌患者进行低分割及常规放疗疗效对比观察,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赵月霞;韩东亮;王璞;郑运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MDM2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MDM2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用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诱发白血病发生,建立辐射致癌动物模型;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原位杂交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小鼠胸腺和骨髓组织中MDM2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沉淀技术(IP)检测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CR-SSCP及银染技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结果癌变组和辐射未癌变组胸腺细胞/骨髓细胞MDM2蛋白表达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5);而癌变组和辐射未癌变组之间MDM2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γ射线照射后早期辐射组骨髓MDM2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癌变组织中MDM2阳性反应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变组组织中发现有MDM2磷酸化比其他组都明显升高(P<0.05).辐射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MDM2可能参与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用机理可能与过表达及高磷酸化所致活性增强有关.MDM2的基因突变在辐射致小鼠白血病发生不起主要作用.
作者:黄越承;蔡建明;韩玲;高福;崔建国;高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我国成年男子膳食食品和主要器官、组织中镧系元素浓度和估算其膳食日摄入量和器官、组织负荷量.方法在我国不同膳食类型4地区采集21例急死正常尸体10种主要器官、组织样品,连同过去所采当地食品和3l例尸体6种器官、组织样品,采用ICP-MS或INAA法及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分别测定了11和14种镧系元素浓度.按当地膳食组成和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重量估算了摄入量和器官、组织负荷量.结果获得了我国12类食品和10种主要器官、组织样品中14种镧系元素浓度、摄入量和相应器官、组织负荷量.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我国各类食品和成年男子10种器官组织中11种镧系元素浓度、相应膳食日摄人量和负荷量.所获结果为确定中国参考人镧系元素相应参数提供较前更为系统的依据,也为不同镧系元素、食品和器官组织提供了比较和背景值的国情资料.
作者:诸洪达;欧阳荔;张永保;陈如松;刘庆芬;刘虎生;王珂;王耐芬;刘雅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卫生部于1985年底颁布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GB 5294-85)后,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在全国卫生系统相继开展,浙江省于1986年开始筹建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并于1987年参加了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比对,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1987年底,我省在杭州市选择了省、市、区级医院中的13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试点,同年在全省范围内书面调查了3789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为今后浙江省全面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做好调研准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于1988年全面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作者:赵尧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世纪科技进步标志之一的核能与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但由于违犯操作规程、管理不善等,使核辐射事故仍时有发生.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自1940~2002年2月全球共有423起重大辐射事故,涉及133 840人,135人因此致死.1990年以前辐射事故已在郭力生、葛忠良主编<核辐射事故的医学处理>一书中作过介绍,笔者主要介绍1990年以后辐射事故,见表1.笔者仅回顾并主要介绍急性放射病(ARS)临床诊治进展.
作者:叶根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1]标准的规定,建筑材料按内、外照射指数的高低影响其使用范围.而内、外照射指数是根据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放射性比活度计算得出的.笔者在日常建材样品测量工作中发现,同一建材样品中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随样品制备密封后放置时间而变化.为便于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能够更准确测量226Ra比活度,现将本实验室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周强;徐翠华;任天山;张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于2000年1月~2002年7月,对三峡库区万州段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莫良芝;张太敏;付荣生;隆运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32P-磷酸铬(32P胶体)瘤体间质给药治疗BALB/c-nu/nu裸鼠荷人胰腺癌(Pc-3)移植瘤时在体内相应组织中的分布、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全身毒性反应.方法51只荷瘤裸鼠,经瘤体给予不同剂量32P胶体或尾静脉给药,分批处死,动态观察32P胶体在裸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和组织器官形态学表现,观察体重变化和计数WBC和PLT,测量瘤体表面放射性计数率.结果32P胶体瘤体间质注射后其放射性计数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器官组织放射性计数率瘤体给药明显低于尾静脉给药.瘤体给药有效半减期为13 d.形态学检查显示给药后大部分Pc-3细胞被破坏,并出现分化较好的瘤细胞;肝、脾、肺及淋巴结等重要器官组织的辐射损伤为可逆性,未见明显骨髓抑制现象.结论32P胶体瘤体间质给药是治疗胰腺癌安全、简便、有效的核素介入疗法.
作者:高文;刘璐;尹其华;王自正;王宇;端木浩;黄鹰;张东生;李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早在1990年Naidich等[1]提出了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并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应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对肺部作筛选扫描,发现病灶再行局部高分辨扫描的CT检查模式已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2].笔者对277例经胸片检查发现异常者进行了低mAs胸部扫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朝利;耿振林;费军;王宗烨;焦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放射治疗中,约有15%的患者需要接受高能电子束的照射.由于在实际的治疗中,所需要的电子束照射野与直线加速器所配备的电子束标准限光筒的形状尺寸大都不相同,故要做具体形状的挡铅置于标准限光筒末端以形成适合临床要求的电子束射野.高能电子具有一定的射程且易散射,故其剂量学较为复杂,加速器生产厂家为了使电子束射野内剂量的均匀,配备了射野跟随系统及标准限光筒,以保证电子束射野边缘的散射平衡,满足临床所需要的射野平坦度及半影等剂量学要求.
作者:单国平;严英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辐射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放射职业人员受照剂量信息,对于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价防护效果、提高放射防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军区自1990年开展个人剂量监测以来已有10余年,为了更好评价和提高我区的放射防护管理水平,笔者总结分析了1990~1999年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国良;岑芳桂;侯菲菲;许祥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用失误模式(generic error modeling)为美国核管会于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一种用于核电厂操作人员的人误(humanerror)分析的一种方法.通用失误模式框架是人可靠性分析的一种方法,这个框架有各种分类法,典型的框架包括:行为形成因子(PSF)、失误机理、人失误事件(HFE)和不可接受结果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笔者使用通用失误模式框架分析一起钴-60放射治疗机辐照事故.试图通过这个失误框架找出设备或人行为的薄弱环节,预防潜在照射.
作者:安晶刚;程玉玺;尉可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rhIL-1l对急性辐射损伤后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流式细胞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在照射后不同时间观察了rhIL-Il对5.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各组小鼠骨髓细胞Bel-2和P5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照射前应用rhIL-11可使照射后6 h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下降,而照射后给药组照射后12 h凋亡率下降更加明显.②照射后3 d给药组P53蛋白表达均较照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照射后7 d给药组Bel-2升高仍明显.结论应用rhlL-11可有效抑制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有利于造血功能的恢复.rhIL-1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Bel-2和P53等蛋白的调节密切相关.
作者:刘耀文;罗庆良;董波;郭德煌;熊国林;郝静;赵蓓蕾;葛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受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模型,观察小鼠30 d存活和死亡动物存活时间.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受照射小鼠脾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脾细胞内凋亡相关酶活性大小.结果照射前给予RES能明显提高受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延长死亡动物存活时间.RES能明显抑制受照射小鼠脾细胞凋亡,提高Bcl-2表达水平,对于Fas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脾细胞内的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明显升高.结论RES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辐射敏感细胞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吕秋军;温利青;张敏;郭绍明;陈媛媛;吴祖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根据<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BSS)[1],职业照射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所有照射,不包括该标准所排除的照射和该标准所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
作者:刘长安;邵玉霞;王文学;贾廷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严格控制其受照射剂量;为放射职业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在2001~2002年对重庆市涪陵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了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夏淑兰;王大政;秦友权;郑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