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功能的影响以及动物受照射后神经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头部,观察不同剂量辐射对小鼠脑内神经细胞中GABA受体活性及其功能结合位点的影响,并对小鼠行为活动改变进行测定.结果辐射可显著降低神经细胞中GABA受体生物结合活性,表现为GABA受体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升高,结合活性降低.受照射后GABA受体的异常变化与其受照射剂量有关.受照射小鼠行为测试结果显示:照射48 h后,动物表现出燥动、焦虑等行为活动异常表现,与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动物的行为活动变化相一致.结论电离辐射可引起GABA受体活性改变.根据GABA受体阻断剂动物的行为变化实验结果,推测受照射后GABA受体功能和结合活性变化是引发神经行为变化的直接因素.
作者:郑辉;薛红;甄荣;赵乃坤;王子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生物学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进展更是迅速.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放射医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之一,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在辐射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效应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及修复,辐射敏感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表达及调控,以及辐射分子生物剂量计等,下述文章就是这些研究的部分反映.
作者:童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ethylthioadenosine Phosphorylase,MTAP)在人支气管上皮BEP2D永生化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和临床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BEP2D和BERP35T-2细胞,制备细胞总蛋白,进行双相电泳和质谱分析;选择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MTAP,在细胞模型中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对获得的15例肺癌标本用RT-PCR方法分析验证MTAP的表达水平.结果双相电泳发现MTAP在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2中表达降低;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MTAP mRNA在BEP2D永生化细胞中表达水平很高,而在BERP35T-2恶转细胞中表达极低;对15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RT-PCR分析,发现MTAP在73.3%(11/15)的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在中/低分化组肺癌的低表达频率(90.9%)显著高于高分化组(25%),在腺癌与鳞癌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TAP低表达现象与肺癌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李邦印;应万涛;戴为民;徐勤枝;霍艳英;胡迎春;张开泰;吴德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ECT所用的放射性99mTc都在通风柜内标记.通风柜能屏蔽绝大部分射线.放射性药物在通风柜中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外照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对在里面操作的手臂形成照射;二是从操作手孔泄露出去的射线对人体局部或全身形成照射.由于被操作的放射性药物活度较大(如18.5 GBq),这两部分对工作人员的剂量贡献不能忽略,应适当做好防护.
作者:张军盛;王铮;徐明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利用γ刀、X刀等放射外科治疗原发顽固性癫痫是外科治疗癫痫的研究热点之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癫痫与常规手术相比损伤小,并发症少,而且住院周期短,病人更易于接受.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是需要确定能够有效抑制癫痫发作小剂量.本实验观察了20Gv外照射对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着重检测了受照后脑内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谷氨酸的变化,旨在验证非致死剂量照射对癫痫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生化机理.
作者:刘爱军;孙伟建;丁日高;张永祥;周文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酵母TEL1基因在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细胞中的异位表达对辐射诱发A-T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稳定转染酵母TEL1全基因序列、酵母TEL1基因片断和pRep5空载体的AT-TEL1、AT-deltaTEL1、AT-rep、GM-rep细胞分别在含100μg/ml潮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A-T细胞和正常对照的GM639细胞分别在DMEM培养液中常规培养.应用60Co源对处于指数生长期的上述细胞进行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1和3Gv.应用常规染色体技术制片,并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传代培养的AT-TEL1、AT-deltaTEL1、AT-rep、A-T、GM639、GM-rep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是非整倍体;无论是A-T细胞染色体自发畸变率还是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GM639纤维母细胞;A-T细胞的高染色体畸变率主要是由于染色体双着丝粒体和染色体断片所至的染色体型畸变;稳定转染酵母TEL1全基因序列的AT-TEL1细胞染色体自发畸变率与A-T细胞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辐射诱发AT-TEL1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低于A-T细胞(P<0.01);辐射诱发AT-deltaTEL1、AT-rep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则高于A-T细胞.结论酵母TEL1基因在A-T细胞中的异位表达,能够明显降低电离辐射诱发的A-T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作者:曹建平;E.Fritz;郑斯英;朱巍;罗加林;周献锋;王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中国成年男子主要器官、组织中元素浓度.方法在我国4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补充采集21例急死正常尸体肌肉、肋骨、肝、肾、肺、甲状腺、心、胃、脾和小肠样品,连同过去31例尸体采集的样品,采用ENAA、INAA、ICP-AES和ICP-MS方法及必要质控措施,共测定37种元素浓度.结果获得了我国成年男子这些器官、组织样品中37种元素浓度.结论除改善I在甲状腺和33种元素在其他5种器官、组织过去报道结果代表性外,本研究首次获得我国这些元素在心、胃、脾与小肠和Be、Cl、S、I在除甲状腺中I以外10种器官、组织浓度资料.这些结果为确定中国成年男子器官、组织元素浓度背景值和中国参考人及生物动力学模型相应参数提供较前更为系统和代表性依据.本结果还和近年文献资料及ICRP参考人新估计值进行了比较.
作者:诸洪达;张永保;王松君;王耐芬;陈如松;刘庆芬;王珂;常平;刘虎生;欧阳荔;刘雅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32P-磷酸铬(32P胶体)体外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周期变化和发生细胞凋亡的现象,建立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方法将32P胶体加入A549细胞培养体系进行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分别为0,93,180,278,370和463 MBq/L,采用Giemsa染色、透射电镜、末端原位标记(TUNEL)等方法进行凋亡细胞的形态学、超微病理、生化特征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A549细胞受照射后S期+G2-M期细胞比率在96 h以内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A549细胞受照射后72 h左右出现兴奋性表现,96h起各受照组均检出凋亡,各剂量组在照射后120 h达到凋亡高峰.结论在较低剂量范围内,32P胶体内照射可以体外诱导人NSCLC A549发生72 h以后的迟发相凋亡,细胞凋亡率与内照射初始放射性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刘龙;刘璐;童冠圣;封国生;高宏;高文;李澄;刘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方式及效果各有差别,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闫宇邱;孙伟建;周平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扇贝多肽对60Co γ射线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胸腺细胞60Co γ射线3Gy照射,吸收剂量率0.6 Gy/min.实验分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扇贝多肽不同浓度(0.5,0.25和0.125 mg/ml)预处理为实验组,通过受照细胞形态、生化、DNA和相关酶变化来进行评价.结果经扇贝多肽预处理的实验组细胞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MDA)水平有所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扇贝多肽对60Co γ射线照射所致昆明小鼠胸腺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军;关印;宋玉华;姚如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从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角度出发,放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于电离辐射的实践,应具有正确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准确的判断和强烈的责任心,严格完成与安全有关的任务[1],为了解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行为表现,尽可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保证受检者辐射安全,2001年笔者对新乡市383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放射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等问题的问卷调查.
作者:张冰洁;王聪伟;刘彤桢;贾天合;牛如芳;霍卫生;周世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放射损伤条件下骨髓细胞(包括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方法以6 Gy 60Co γ射线照射昆明系小鼠制备动物模型,以细胞电泳法检测骨髓细胞的细胞电泳率,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膜微黏度,旋转法检测细胞的黏附性,核孔滤膜法检测细胞的变形指数.结果放射损伤后骨髓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细胞膜微黏度增加,细胞的黏附率和电泳率显著降低.结论 6 Gy 60Co γ射线对骨髓细胞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可能是放射损伤后造血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作者:蒲晓允;陈晓莉;潘静;李招权;邓均;黄辉;叶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然高温环境下,受Y射线照射小鼠生存的变化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改变.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室温组和不同时间的自然高温环境组,分别接受6.5,9.0 Gy的γ射线照射和相应的高温作用后,观察30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的规律.结果 6.5Gy照射的小鼠,高温9 h和全自然环境组的生存时间与室温组差异有显著性,9.0Gy照射的小鼠,高温6,9 h、全自然环境组的生存时间和室温组差异有显著性;室温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低于各高温组且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顿挫回升,而各高温组无.结论高温环境,受照射小鼠的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射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作者:周美娟;郑莉;丁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蜂胶天然活性物质,含黄酮类、萜烯类、醌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1].笔者将蜂胶与抗辐射相关的几种功能及其安全性介绍如下.
作者:郭月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根据WHO审定的放射性皮炎损伤条例标准,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1],临床上惯称湿性皮炎.该类皮炎是临床放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皮炎反应.我科自1994年以来,引进法国对此类皮炎的治疗方法即给予2%汞溴红涂擦皮炎局部,疗效十分显著.特别是早期用药,既可避免皮炎的扩展,有时还不必中断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肖毅;徐灵莉;汪志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DNA在细胞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不断出现变化,DNA分子中发生任何非生理性的改变均可看作是DNA的损伤.然而DNA损伤后终导致的结局如何?过去人们围绕DNA损伤导致的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的研究较多[1-4],而用生殖细胞作为研究模型,研究其DNA损伤的遗传效应则报道的相对较少.与体细胞相比研究包括电离辐射在内的环境有害因素对生殖细胞DNA损伤效应也许更有价值,因为它涉及生殖细胞本身的遗传特性的稳定性,以及种属是否能够继续繁衍.本研究通过X射线对中国仓鼠卵巢(CH0)细胞DNA损伤反应的研究,探讨电离辐射致生殖细胞DNA损伤效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环境有害因素的生殖毒性机理及辐射所致遗传效应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陆肇红;赵经涌;陈列松;王爱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花岗岩建材是从地下开取花岗岩石料加工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建筑材料,以前多用于公共场所.虽然花岗岩作为建筑装修建材使用的时间巳经很长了,但在近10几年人们较普遍用作家居室内装修,人们的生活与它接触更密切了.然而,花岗岩建材比一般的建材含放射核素高[1],产生的辐射水平也较高.
作者:吴若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83年Steinberg[1]开始用放射外科治疗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CA),到目前为止Kondziolka[2]报道例数较多.两组共82例,病灶主要分布在脑干、丘脑、内囊和基底节、大脑半球深部、语言运动区和桥小脑脚.我院从1995~2000年共收治中颅凹CA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兴华;郑权;宓宇波;李玉昆;杨晓秋;刘英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