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程风梅

关键词:牙周基础,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牙周指数。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牙周炎症,还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性期组患者30例,稳定期组患者31例及正常对照组人群30例,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患者CD4+细胞、CD4+/CD8+百分率明显降低,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高(P<0.01)。急性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CD4+细胞的百分率稍低于稳定期组(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1),CD4+/CD8+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急性期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和观察是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旭光;付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方法:收治肾内科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9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98例患者中,单一用药33例(33.67%),二联用药65例(6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55例(33.74%),青霉素类39例(23.93%),氟喹诺酮类27例(16.56%),大环内酯类14例(8.59%),磺胺类8例(4.91%),氨基糖苷类5例(3.07%),其他类15例(9.20%)。治疗性应用67例(68.37%),预防性应用31例(3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病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围产期不同高危因素对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围产期不同高危因素对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单一高危因素产妇所产的早产儿239例作为观察组及健康母亲所产的早产儿5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产妇妊娠期不同高危因素将观察组分为5组,比较各组的凝血功能。结果:妊娠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PT、TT、APTT、FDP、D-Dimer值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FIB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组APTT值高于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前置胎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均可加重早产儿的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吉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收治宫颈糜烂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妇康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脱痂出血发生率及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黔江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哮喘发病情况,总结相关因素,并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13年收治哮喘患儿214例,2014年收治225例,2015年收治247例,儿童哮喘发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喘息发作次数、咳嗽持续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及胸闷、湿疹、过敏及家族史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因素的阳性率也逐渐增加。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得到改善,且3年之间,治疗效果逐渐提升。结论:黔江区2013-2015年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有所下降,不仅减轻患儿痛苦,同时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姜慧;蒲向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收治瘢痕子宫产妇364例,分为阴道试产组与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80例产妇实施阴道试产,成功72例,成功率90%,其余292例产妇实施剖宫产术。阴道试产组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在明确评估和掌握产妇阴道分娩指征基础上,全面监测产妇阴道分娩过程,能够提升阴道分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凌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42例,对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对Cobb角术前术后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患者治疗3年后进行随访及复查,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术后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假关节形成、矫形丢失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间隙截骨矫形对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彭雄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高血压的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共同参与模式。结果:2年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自行测量血压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社区高血压患者掌握更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玖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有效性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护理风险事件患者100例,分析护理风险的原因,探讨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护理不当78例(78.%),由于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导致的护理风险事件占44.8%。患者自身原因造成的护理风险事件22例(22.0%)。结论:针对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问题采用护理管理措施,只有医院护理管理措施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冉星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减小并发症,安全、可靠。

    作者:潘世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感冒发热52例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感冒发热患儿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均在一般常规治疗上,治疗组用自拟中药灌肠退热,对照组用布洛芬悬混液退热,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患儿退热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有效方法。

    作者:齐青青;沈湘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糖尿病临床主要症状及二甲双胍片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主要症状及二甲双胍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分析患者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老年糖尿病以血糖过高为主要标准,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肥胖等,且患者常伴有2种或2种以上的病症。经二甲双胍治疗,患者血糖趋于正常,且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控制。结论: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杨曼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U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输尿管小结石患者30例,均行超声检查、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CT平扫及增强。结果:CT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9例;CT平扫显示输尿管小结石22例;超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2例;KUB+IVU显示输尿管小结石14例。结论:CTU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显示结石的形态大小和解剖关系、位置及梗阻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程度,也能客观评价肾脏分泌功能及准确了解肾脏动静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资料。

    作者:谢勇;彭婧;钟志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运用SDS、SAS量表,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家属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 SDS、SAS、WHOQOL-BREF 测试,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 SDS、SAS、WHOQOL-BREF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里屯地区精神病患者家属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给予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损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脊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脊髓损伤患者30例,对患者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两种影像学方法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出血灶阳性检出率。结果:脊髓损伤主要分为脊髓出血、脊髓水肿、脊髓受压、脊髓挫伤及脊髓断裂;SWI的出血灶阳性检出率优于常规MRI(P<0.05)。结论:在诊断出血性脊髓损伤的病变中磁敏感加权成像较常规MRI更加敏感,SWI在出血性脊髓损伤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令狐玲珍;张磊;商利明;耿瑞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药熏洗法结合西药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法结合西药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的疗效。方法:收治痔疮手术治疗后发生肿痛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疼痛与水肿平均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术后肿痛的治疗中,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疼痛水肿时间。

    作者:李韶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探讨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造成心肌超微结构、功能、代谢及电生理方面等一系列不可逆性损害,进而导致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再灌注损伤的产生,探讨其损伤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天睿;苗云波;张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区环境整洁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区环境整洁度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病区环境整洁度为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影响病区环境整洁度的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整改,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病区环境整洁度。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制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改善了病区环境,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宣;万丽莉;温太平;周瑶;罗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龄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针对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术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术中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王珍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7例,分设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以及茵栀黄常规药物医治,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增用大剂量前列地尔药物医治,比对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以及茵栀黄联合前列地尔药物医治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