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法结合西药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临床研究

李韶银

关键词:中药熏洗, 西药, 混合痔术后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法结合西药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的疗效。方法:收治痔疮手术治疗后发生肿痛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使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疼痛与水肿平均消失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术后肿痛的治疗中,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疼痛水肿时间。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2例动态心电图数据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电散点图和时域、频域治疗进行对应分析,明确心电散点图指标的特征。结果:心电散点图表达心率变异分析各项指标和时域、频率等指标存在着对应的联系,心电散点图能够直接观察到图像变化的情况,清晰地了解窦性心搏图形与干扰伪差图形之间的区别,窦性心搏图形呈现出针对性与多样性的特点。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能够有效辨识出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时域、频域等,临床检验正确率较高。

    作者:杨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肺结核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方法:总结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报告、检查、治疗、督导管理等各项工作。结果:收治肺结核患者131例,均进行了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达9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尽早发现、报告肺结核患者及加强督导管理可提高肺结核的阴转率。

    作者:杨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老年人胸腔积液患者62例,评价内科电子胸腔镜在老年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胸水、胸膜组织和胸腔粘连带结核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62例老年患者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30例,经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28例;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24例。结论:内科电子胸腔镜是一种比较安全、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创伤小的诊疗技术。

    作者:徐光艳;赵建军;李正付;陈玲;张建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在腹腔镜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佳选择。

    作者:薛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7例,分设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以及茵栀黄常规药物医治,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增用大剂量前列地尔药物医治,比对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以及茵栀黄联合前列地尔药物医治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外伤性肝破裂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0例痊愈,治愈率90.91%,5例死亡,死亡率9.09%,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及时诊断至关重要,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的治疗方式,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银庆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三维脑电地形图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脑电地形图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脑梗死患者300例的脑电地形图资料,总结脑电地形图的特点。结果:患侧α、β、δ、θ、(δ+θ)/(α+β)、θ/β、δ%、θ%高于健侧,α%、β%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脑电地形图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对诊断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群;张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电图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心尖部(RVA)起搏,试验组采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比较两组心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LVPWT、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作者:孙小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硬膜外麻醉辅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收治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氟芬合剂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能够达到更理想的麻醉作用。

    作者:龙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高血压的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共同参与模式。结果:2年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自行测量血压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共同参与型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社区高血压患者掌握更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玖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42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42例,采用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83.1%,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41.7%,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成功率79.6%。并发症主要为输尿管穿孔(8例)、输尿管黏膜下损伤(9例)、术后发热(12例)、出血(10例)。结论: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兆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健康教育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护理期间,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除了一般护理之外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气胸、尿潴留、腹胀、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从学生角度看教学查房的问题与应对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查房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目前医院的教学查房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医院、各科教师和学生共同做好临床实习教育工作。本文总结了教学查房不足与原因,提出提高教学查房质量的应对策略。

    作者:王静波;肖文苑;周松杰;孙瑜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67例哮喘患者变应原检测及SIgE与IL-2血清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及SIgE与IL-2血清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哮喘患者67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进行变应原检测,同时检测IL-2、SIgE血清蛋白表达。结果:67例哮喘患者系统变应原过筛总阳性率94%,其中吸入变应原阳性率69.4%,食物变应原阳性率30.6%,艾蒿和树木组合(柳树/杨树/榆树)是主要和强烈的变应原,吸入变应原的致敏性较食物变应原强。哮喘组 IL-2、SIgE 血清蛋白表达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gE与IL-2血清蛋白呈负相关。结论:在过敏因素中,吸入性变应原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因素,而艾蒿、树木组合(柳树/杨树/榆树)等又是吸入变应原中的主要变应原,特异性变应原能促进SIgE的分泌,IL-2可能抑制SIgE。

    作者:杨清;姜孝芳;韩继红;马冬均;高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诊断瘢痕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瘢痕子宫合并妊娠时妊娠囊着床位置对妊娠的发展与转归的影响。方法: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158例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观察妊娠的发展与转归。结果:156例瘢痕子宫患者中,子宫腔内正常妊娠136例,瘢痕处妊娠10例,肌壁间妊娠2例,瘢痕处附近妊娠6例,误诊2例。结论:阴道超声可实时动态观察、诊断瘢痕子宫妊娠时孕囊着床位置,为妇产科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吴开明;吴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PANSS、总测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和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长银;王瑜;王方昀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45例,其中高危阈值前24例,阈值期2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情况,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阈值期患儿出现眼结膜下出血、白内障等情况显著高于阈值前患儿(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高危阈值前和阈值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相当,但阈值期患儿因病情较重,可能需要重复激光光凝治疗,附加冷冻治疗等,且不良反应稍大。

    作者:刘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减小并发症,安全、可靠。

    作者:潘世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冠心泰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正五聚蛋白-3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泰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正五聚蛋白-3的影响。方法:收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组加用冠心泰丸。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IMT 厚度及 PTX-3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治疗组的 IMT 厚度及PTX-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泰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正五聚蛋白-3水平。

    作者:曾宪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部外伤240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究腹部外伤急诊就诊对策与效果。方法:收治腹部外伤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急诊救治方法、治疗结果。结果:B超检查226例患者脏器损伤,阳性率94.2%:腹腔穿刺检查154例患者脏器损伤,阳性率64.2%。治愈228例,临床治愈率高达95.0%。结论:适时特殊性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式,结合诊断结果及时、合理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高希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