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丁长青;王文生;孙惠芳;崔继文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0例痊愈,治愈率90.91%,5例死亡,死亡率9.09%,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及时诊断至关重要,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的治疗方式,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银庆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粉尘螨阳性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粉尘螨阳性过敏性咳嗽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症状及夜间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阳性过敏性咳嗽应用粉尘螨滴剂治疗效果满意,可快速缓解病情。
作者:姚家会;唐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前列地尔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7例,分设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以及茵栀黄常规药物医治,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增用大剂量前列地尔药物医治,比对两组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以及茵栀黄联合前列地尔药物医治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巨大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临床较少见,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对巨大阑尾黏液性囊腺瘤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介绍。
作者:王磊;刘雯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新疆发生了3起由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新疆发生的3起由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例,总结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措施。
作者:肖宇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浆容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40例,根据其透析前的血压情况分为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结果:高血压组透析后的收缩压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收缩压和透析前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浆容量的变化不会对患者透析前后的血压产生明显的影响;患者透析前后体重下降不能有效反映患者血浆容量的变化,且作为评判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变化的指标具有局限性。
作者:陈亮;阚子凤;赵云;贾红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外来器械的类型不断增加、功能不断丰富,数量也不断增多。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医院需加强外来器械管理,而消毒供应室承担了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器械的管理。
作者:刘艳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黔江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哮喘发病情况,总结相关因素,并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氧气雾化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13年收治哮喘患儿214例,2014年收治225例,2015年收治247例,儿童哮喘发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喘息发作次数、咳嗽持续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及胸闷、湿疹、过敏及家族史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因素的阳性率也逐渐增加。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得到改善,且3年之间,治疗效果逐渐提升。结论:黔江区2013-2015年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有所下降,不仅减轻患儿痛苦,同时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姜慧;蒲向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围产期不同高危因素对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单一高危因素产妇所产的早产儿239例作为观察组及健康母亲所产的早产儿5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产妇妊娠期不同高危因素将观察组分为5组,比较各组的凝血功能。结果:妊娠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PT、TT、APTT、FDP、D-Dimer值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FIB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组APTT值高于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前置胎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均可加重早产儿的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吉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T影像及X线平片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收治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60例,对其均行 X 线平片及 CT 影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 扫描检出率94.1%,高于 X 线的58.8%,CT扫描检查时间较长,检出率与检查时间与X线平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X线平片为检查基础,结合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可对骨折细节及椎管受累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作者:周亚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收治宫颈糜烂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妇康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脱痂出血发生率及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治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清醒即刻、3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静息状态下与活动时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丁孝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2例动态心电图数据心率变异性分析心电散点图和时域、频域治疗进行对应分析,明确心电散点图指标的特征。结果:心电散点图表达心率变异分析各项指标和时域、频率等指标存在着对应的联系,心电散点图能够直接观察到图像变化的情况,清晰地了解窦性心搏图形与干扰伪差图形之间的区别,窦性心搏图形呈现出针对性与多样性的特点。结论: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能够有效辨识出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时域、频域等,临床检验正确率较高。
作者:杨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试验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2例,按照固定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预后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1%,对照组优良率8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各自的优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获得好的预后。
作者:朱一元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间隙分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疾病出血较少、创伤较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整脊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整脊疗法治疗,通过摆脊解痉、端提摇晃、定位整脊等方法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体症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即时有效者37例,治愈4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所有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整脊疗法,在纠正关节复位的同时,可调理经脉,从而使疗效更加显著,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项柏冬;王成研;韩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选择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以及传统修补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效果以确定佳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加以观察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临床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性高。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收治阴道分娩产妇64例作为观察组,收治剖宫产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信心、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首次哺乳维持时间、乳汁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48 h乳汁分泌量充足率、喂养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方式更有利于启动泌乳程序,提升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作者:巫雪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维脑电地形图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脑梗死患者300例的脑电地形图资料,总结脑电地形图的特点。结果:患侧α、β、δ、θ、(δ+θ)/(α+β)、θ/β、δ%、θ%高于健侧,α%、β%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脑电地形图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对诊断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群;张侠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