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校医院 何不对外开放

李莉芸;贾海娜

关键词:高校医院, 校内管理, 时代, 管理模式, 职工, 学生
摘要: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医院,实行的都是校内管理,只对学生和教职工开放.这种管理模式持续了很多年,曾经很适合于高校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方式已渐渐跟不上时代,使高校医院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

    目的 为了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法规.方法: 阐述新法规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相关知识.结果 与 结论: 新法规加强了管理,但是不能忽视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

    作者:张洁;邢雷;于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增生大鼠GnRH-R蛋白的表达及健乳灵对其影响

    目的 观察乳腺增生大鼠乳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表达与正常大鼠的差异,并观察中药制剂健乳灵对其影响,探讨乳腺增生症的内分泌机制及健乳灵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内分泌环节.方法 将SD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后4组制成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予0.9%盐水0.93ml/100g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不同浓度的健乳灵药液0.93ml/100g每天灌胃,治疗60天.结果进行常规病理切片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GNRH-R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GnRH-R阳性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高、中剂量组GnRH-R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则与空白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中、底剂量组GnRH-R表达均较模型组均有下降,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低剂量组则与模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低、中、高剂量组GnRH-R阳性表达逐渐下降,低剂量组分别与中、高剂量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均P<0.001),中、高剂量组间无差异.结论 乳腺增生症的内分泌发生机制可能与乳腺GnRH-R表达增加有关;中药健乳灵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GnRH-R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刘华;黄霖;刘晓蔼;杨辉;张薇;刘煜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从两家三级医院、五家二级医院、三家一级医院出院病人的病历中各随机抽起2005年病历50份逐一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結果: 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情况非常严重.

    作者:吴惠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洗胃法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 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55~70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升每6小时重复洗胃.结果 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维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5年攀枝花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城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攀枝花市城区四所中小学校4128名学生2005年的健康体检资料,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33.84%,营养良好率为52.18%,营养过剩率为13.98%.男生营养不良率(35.24%)高于女生(32.13%),中学生营养过剩率(16.37%)高于小学生(11.70%),男生营养过剩率(16.52%)高于女生(10.87%).结论 攀枝花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状况均较突出,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强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纠正不良的营养态度和行为,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作者:王翠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法在SPR术中的应用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7例,经7~18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宗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际制药业并购风云又起

    虽然没有有制药企业的巨头身影,但此起彼伏的业内并购动作却在频频发生.目前,国际制药业的并购模式呈多元化趋势,有的以强强联合为目的,以实现更高层次和规模的发展,也有的侧重针对公司的短板进行互补性并购,其目的都是为了做强做大.

    作者:吴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与抗菌药物消耗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与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2000~2004年各类抗菌药物的年消耗量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消耗量与分离率进行分析.结果: 5年来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消耗量大幅上升;第2~4代头孢菌素处于上升期,以第4代升幅大.喹诺酮类用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氨基糖苷类、磺胺类、酰胺醇类用量呈萎缩状态.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逐年上升.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与第3代头孢菌素、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的消耗量有显著线性依存关系.结论: 为防止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提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更具合理性.

    作者:钟艺;冯霞;张春梅;杨俊何;林红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急症.文献报道,急性胃黏膜病变占消化道出血病因中的第二位[1].因其病变广泛,出血迅速、量大,病情危重,往往危及病人生命,所以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采取综合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枝;王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治疗的体会

    探讨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26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诊疗分析,结果明确病人的损伤作用机理、受伤部位,综合B超、CT及腹腔诊断性穿刺等检查,对病人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手术,术中进行了正确的处理.结论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要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把握好手术指征,术中进行正确的处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治愈率.

    作者:祁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9例医院感染的分析调查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防治,提高医院感染的认识,全面了解发生医院感染的菌群及耐药趋势,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集中在三周内发生同一种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病人采用法国梅里埃API 20E和美国德灵Micro Scan鉴定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进行细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这9例病人是嗜麦芽黄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嗜麦芽黄单胞菌分别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100%敏感,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100%耐药.结论 嗜麦芽黄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细菌.

    作者:曾宪威;许志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清利湿热药妇科临床运用

    在妇科临床中,湿热除了与带下的关系较为密切外,亦为月经不调,崩漏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清利湿热,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一个侧面着重阐述湿热与某些常见妇科疾患之间关系,在临床上仍以辨证施冶,对清利湿热法在妇科临床应用.一、湿热与带下的关系

    作者:王菊臣;樊贺明;王焱;许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的皮试和过敏处理

    破伤风抗毒素是外伤病人防治破伤风必不可少的药物.通过文献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率较高,本文就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发生症状、假阳性的处理、脱敏治疗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进行介绍,提高对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反应认识和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孙晓春;李新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腔分段冲洗法诊断小肠大出血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多数小肠大出血在开腹探查后多能确定其病因和出血部位.对于术中探查不能确定其病因和部位的出血,一般也可通过肠镜辅助来明确诊断.我们遇到2例小肠大出血的病人,在未能及时得到肠镜帮助的情况下,采用肠腔分段冲洗的方法确定了出血部位.作为一种应急诊断方法,值得在急症时或基层医院选用.

    作者:王敬文;陈立英;魏怀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内医药包装市场步入正轨

    医药包装作为我国包装领域一支非常活跃的分支,其不断更新与进步见证了包装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国际制药企业开始进军中国,这一方面加剧了我国制药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整个行业质量及技术水准,带动医药包装的发展己成一种必然.由于医药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造就了医药包装的特殊性.所以在我国,医药包装归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范畴.但从技术层面上看,医药包装与包装印刷的关系非常大,关注医药包装也就成了一种情理所在!

    作者:郭晓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996年~2005年医院住院疾病分类构成动态分析

    为了解我院1996年~2005年住院疾病构成情况,掌握医院病种主要来源,加强疾病防治重点,而更好地为今后有关主管部门和医院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院1996年~2005年住院疾病分类报表,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标准,以病历首页出院第一诊断信息为依据,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可靠.

    作者:王永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直立活动的危害与对策--反重力位健身学说浅述

    目的 使人体主动地处于一种三位一体动态的,受地球重力相对较平衡的环境中.方法 依照二力平衡原理,使用反重力位去抵御或减轻正重力对人体的损害作用.结果 用反重力位生存的方法 从根本上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新的可靠有效方法.结论 首次明确指出直立活动是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病因.提出限制或减少直立活动,用反重力位生存法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开拓和发展反重力位精神、物质、健康世界的新观念.

    作者:曹理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容量浓氯化钠溶液对创伤性病人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容量浓氯化钠溶液对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和浓氯化钠溶液组(Ⅱ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5分钟:Ⅰ组快速滴注生理盐水8ml/kg,Ⅱ组静注7.5%氯化钠溶液1ml/kg;诱导时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4μg/kg、罗库溴铵0.8mg/kg,同时监测EKG、BP、CVP.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在各时点,Ⅰ组HR、SBP均显著下降(P<0.05=;而Ⅱ组的HR显著增快(P<0.05=,SBP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间的DBP、CVP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容量浓氯化钠溶液有利于保持创伤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吴建;李解生;程家茂;张四荣;梁明坤;喻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银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现代医学根据皮损和临床表现将银屑病分为4型: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中医辨证银屑病分3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根据银屑病中西医发病的病因和病机,我们采取以下的治疗.西医治疗1.全身治疗(抗生素):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寻常型银屑病急性进行期,伴有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者,应用红霉素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其他还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疗效.(2)迪银片:常选择寻常型.皮损较大状如钱币或地图状的斑块状银屑病.每天2次,每次3~4片,6周为1个疗程.(3)新体卡松;选择重症银屑病,如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及寻常型银屑病中皮损面积≥60%的斑块损害.每天与牛奶顿服,剂量为每天30~50mg,8周为1个疗程.(4)环孢菌素A:选择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关节型银屑病.剂量为每天2~5 mg/kg,6周为1个疗程.(5)其他对症治疗:患者皮损伴有严重瘙痒时,加服抗组织胺药物及西米替丁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在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时,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脂质代谢.

    作者:刘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清通浓缩袋泡剂的质量研究

    目的 建立清通浓缩袋泡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清通浓缩袋泡剂中的主要药味大黄、番泻叶进行定性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大黄素及总番泻苷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大黄素在2mg~14mg/L(R=0.9996)范围内线性范围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为0.70%,且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论 本方法 可有效地控制清通浓缩袋泡剂的质量.

    作者:韩超;刘广南;林洁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