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及诊断价值

何卫红;方向军;曹琼钦

关键词:膀胱癌, 增强扫描, 延迟扫描, 薄层扫描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要点及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CT平扫: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有向腔内突出的肿块;CT增强扫描: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的肿块有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充盈的膀胱可见局部缺损.结论 CT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优越性,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

    目的:探讨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水肿产生的机理和原理,在术前和术中采取相应的处理对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结论 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

    作者:杨庆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白/球蛋白比值可靠性的探讨

    目的:当前使用的白/球蛋白比值(A/G)参考值范围1.5~2.5是否恰当,作实验探讨.方法 以经典盐析法与自动分析方法对100余例体检者血清做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并求出相应A/G,探讨差异程度.结果 经典盐析法A/G全部高于当前自动分析方法.结论 A/G的现有参考范围必须修改或不用.

    作者:张全温;刘红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要点及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膀胱癌的CT扫描技术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CT平扫: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有向腔内突出的肿块;CT增强扫描:膀胱癌的CT扫描征象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向腔内突出的肿块有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充盈的膀胱可见局部缺损.结论 CT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优越性,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何卫红;方向军;曹琼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CT导向穿刺碎吸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脑出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2000年~2005年,我院对7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导向穿刺碎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达69.8%.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善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善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善宁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9),观察了两组治疗的前后血清淀粉酶含量变化,并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结果 善宁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善宁治疗组的并发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善宁能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含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住院天数;善宁对重症胰腺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390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把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纳入项目管理,评价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大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力度[1].方法 对2002年至2006年6月出生的390名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中的内容进行现状分析.结果 外省儿童五苗接种及时率明显低于本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5.结论 应加强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

    作者:沈春雷;郭林根;唐雪明;束方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便于肢体活动,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在危重症新生儿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我们采用腋静脉留置,挽救了无数危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蒋洛琴;周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肠套叠诊治体会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预后取决于能否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合理治疗,耽误诊断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人查阅从1990年至2005年12月止小儿肠套叠病例共71例,现将资料统计归纳整理,并谈个人体会.

    作者:孙树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片仔癀胶囊配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片仔癀胶囊合用化疗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新药Ⅱ期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240例病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试验组(介入治疗+片仔癀)120例,对照组(介入治疗+安慰剂)120例,符合统计要求的有效病例为试验组102例,对照组105例,介入治疗按介入治疗方案执行,片仔癀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4周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片仔癀胶囊对化疗药介入治疗的减毒增效作用.结果 试验组在缩小瘤体、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止痛等方面以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由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 片仔癀胶囊与化疗药联用用于癌症治疗具有显著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赵水连;潘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66例黑热病临床分析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通过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以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脾脏肿大,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我院自1994年~2000年共发现黑热病患者34例,而2001年1月~2002年4月则发现黑热病患者有32例,呈显著上升趋势,现分析如下.

    作者:苗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电针对肾虚型老年性痴呆的疗效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临床观察

    对照观察了电针与西药海得琴(又名喜得静)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患者9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简短精神症状检查量表(MM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39.6%、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率为22.9%、有效率为70.8%,二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治疗前后血清β-淀粉样蛋白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电针在改善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指标方面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

    作者:罗玳红;邹婷;黄庆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三种术式治疗后马蹄状肛瘘的疗效比较

    目的:介绍笔者5年中运用三种术式治疗后马蹄状肛瘘的体会,旨与同道切蹉提高.方法 后马蹄状肛瘘131例,选用拖线引流、半缝合引流及全切开引流三种术式治疗,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51例、22例.对比观察三组一次手术治愈率、术后创口平均愈合天数,术后2周内疼痛情况及出院后半年以上肛门畸形、失禁的发生率.结果 三种术式的一次手术治疗率无差异,P>0.01.拖线引流组与半缝合引流组术后创口愈合天数明显短于全切开组,P<0.01,前二者无差异,P>0.05.术后VRS疼痛评估,拖线引流组与半缝和引流组均明显轻于全切开组,P<0.001,前二组间无差异,P>0.01.出院随访均无严重的肛门失禁,高位马蹄状瘘全切开组肛门畸形达100%,明显高于其余二组,P<0.001.结论 三种术式均是治愈后马蹄状肛瘘的有效方法,然以病人角度出发,应提倡无痛、微创的术式,从术后质量分析拖线引流、半缝合引流确是目前治疗后马蹄状肛瘘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敬华;朱平;周军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槐花二柏汤治疗内痔出血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自拟槐花二柏汤加减治疗内痔出血,经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18例中,男性70例,女性48例,年龄18-70岁,其中以20岁至60岁居多.病程短者一天,长者达40年之久.

    作者:樊贺明;王菊臣;卜丽华;徐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奥沙利铂在治疗大肠癌中的疗效观察

    由于大肠癌的预后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差的,发生转移及复发比较常见.化疗是许多大肠癌病人术后及晚期病人的必需选择.在许多种化疗方案中,L-OHP+CF+5-FU方案正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评价,较之以往的CF+5-FU方案,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为大肠癌的化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我科于1998-2002年间,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案对62例大肠癌患者进行顺粒规静脉化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书仁;张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GST-pi与p53蛋白表达在肠癌和增生性病变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pi)与p53蛋白在肠癌和增生性病变中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肠腺癌,16例肠腺瘤伴非典型增生,20例肠腺瘤,10例肠息肉组织中GST-pi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GST-pi与p53蛋白在肠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和86.1%,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腺瘤伴非典型增生组的表达率为81.25%和68.75%.结论 在肠道增生性病变中既有GST-pi与p53蛋白的表达,并随着细胞增生程度的增高、非典型增生到肠癌其表达率亦明显增高,说明肠道病变中细胞的异型性与GST-pi、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检测肠癌和肠道的癌前期病变的一个标志物.

    作者:王翠莲;李宗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ACEI抑制剂咳嗽误诊分析

    ACEI作为一种经典的一线降压药物,长期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其更深入的药理机制的阐明,其促进血管内皮释放NO和血管扩张性PG(PGI1、PGE2)的形成以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和解剖功能的完整性及逆转心室重塑的功能,肾脏保护功能的证实,使其价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脏疾病患者受益.但应用过程中,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咳嗽、低血压、功能性肾损、高血钾、蛋白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也逐步形成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医学问题,若临床医生对其了解不深,常易引起误诊,现就笔者曾遇到过的因其咳嗽而引起误诊的20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宗宁;邓永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老年复合性休克的救治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复合性休克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在基层医院,抢救此类患者非常棘手,本文就此方面的若干救冶要点进行综述.

    作者:杨文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职业病诊断工作的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从2002年颁布实施已4年多,在这四年的诊断工作中,作者感觉到以往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常常会遇到以往没有的难以处理的问题.我们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正确与否,请同道们共同探讨,希望能摸索到一个适应新时期职业病诊断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作好职业病诊断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作者:庞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护理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之一.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门诊护理满意率的关键之一.我们从了解输液病人的心理需求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疾病宣传卡的应用

    乳腺癌手术创伤大,疤痕多,术后功能锻炼尤为重要.以往由于受护理班人员的不连续性及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不一,接受能力有别等原因,常使术后功能锻炼间断而引起护理人员及患者烦恼,过去只能每班进行宣教.为了让患者功能锻炼有一个连续性,我们自制了乳腺疾病功能锻炼卡(以下简称锻炼卡),经临床应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孔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