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效果的临床观察

崔慧娟;李欧静;谭煌英;李园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神经生长因子
摘要:例,Ⅰ级毒性10例,Ⅱ级毒性6例,Ⅲ级毒性2例;试验组中0级毒性14例,Ⅰ级毒性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0%和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对照组化疗前NGF值分别为:(167±10)和(204±19)ng/ml,化疗后第2天NGF的值分别为(152±8)和(133±12)ng/ml,对照组化疗后第2天与化疗前比较,NGF值下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有一定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

    的风险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治疗前应用亚胺培南可增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风险.

    作者:滕国杰;聂秀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低温治疗中抗寒战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及192/109降至113/87 mm Hg];5例血管内低温患者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呼吸频率减慢(8次/min),1例呼吸频率减慢同时伴心率减慢(77次/min)和血压下降(88/39 mm Hg),1例血压下降(57/39 mm Hg).7例患者中除2例因快速心房纤维颤动不能纠正而终止体表低温治疗外,其余患者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消失.结论:抗寒战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心率变化和血压下降;多数反应较轻,不影响低温治疗.

    作者:李霞;叶红;宿英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呋塞米静脉推注相关过敏性休克

    1例44岁女性前庭神经炎患者为改善循环、降低颅压,先后给予银杏叶注射液20 ml/d静滴和呋塞米10 mg/d静推.第3天,在呋塞米开始静推后约1 min,患者出现全身皮疹、头晕、胸闷、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BP 60/35 mm Hg.立即停用呋塞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及异丙嗪治疗,0.5 h后患者呼吸平稳、皮疹消失,BP 110/60 mm Hg.继续使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作者:刘澍楠;李华;唐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替比夫定相关性肌酸激酶升高与肌病及其安全应用

    多夫定相似.替比夫定相关的CK升高和肌病的确实机制不明.替比夫定治疗期间应加强CK的监测.一旦确定肌病和替比夫定有关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用辅酶Q10治疗.

    作者:蔡晧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及防治策略

    曲妥珠单抗是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近年,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受到人们关注.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动过速、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并可发展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既往心脏病史以及曲妥珠单抗与蒽环类化合物联用.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HER-2信号传导通路抑制有关.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监测左室射血分数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作者:李晓玲;王育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致重度胆汁瘀积型黄疸

    2周后患者黄疸明显消退,肝功能好转.住院1个月后患者死于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冯彦虎;黄晓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风险

    2009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有关氯吡格雷(clopidogrel)的安全性信息,称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PPIs)联合使用将降低氯吡格雷药效[1].

    作者:吴小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致儿童严重脱发2例

    1例14岁女性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和1例3岁男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在使用卡维地洛及其他5~6种药物过程中出现严重脱发.例1初始服用卡维地洛1.25 mg,1次/d,并逐渐增加至5 mg,3次/d.1个月后患儿出现明显脱发,遂将其剂量调整为5 mg,2次/d,脱发明显好转.例2初始服用卡维地洛0.5 mg,1次/d,并逐渐增加至3.3 mg,2次/d,患儿出现明显脱发,遂将其剂量调整为2 mg,2次/d,脱发明显好转.

    作者:黄琳;李玉珍;郑剑勇;焦萌;肖莎莎;韩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治疗期间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

    1例48岁慢性乙型肝炎女性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片0.5g/d治疗约15个月出现乏力、失眠症状及体重减轻.检测甲状腺功能:FT3 17.24 pmol/L,FT4 43.93 pmol/L,TSH 0.009mU/L.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与恩替卡韦有关.停服恩替卡韦片,予以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维生素B6治疗.后因失访,预后不详.

    作者:袁进;肖庆;王小岩;石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致血尿和蛋白尿

    1例36岁女性患者因患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0.5 g,5 h后患者出现腹痛、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常规:尿暗红色,混浊,RBC(++),WBC 1~2个/HP,Pro(++).停用阿莫西林,改为青霉素.2 d后症状好转,10 d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作者:吴惠金;崔银花;闻喜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相关异常精神症状

    1例83岁男性患者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感染,给予环丙沙星400 mg,1次/d静滴;甲泼尼龙40 mg,2次/d静滴.第2天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亢奋.停用环丙沙星,甲泼尼龙剂量减为40 mg,1次/d后患者精神状态稍有好转.第6天,患者再次出现精神行为异常,有被害妄想和自残行为.排除肺性脑病和茶碱中毒,考虑甲泼尼龙可能与精神障碍相关,停用甲泼尼龙,改口服泼尼松,患者精神症状逐渐好转.

    作者:杨新云;肖翔林;肖丽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致精神异常、肾损害及低血糖昏迷

    1例29岁男性患者,1 d 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共20片后出现语无伦次,行为异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ALT 26 U/L,AST 16 U/L;BUN 43 mmol/L,SCr 235 μmol/L,血糖4.2 mmol/L.第2天患者出现昏迷,血糖1.2 mmol/L.经对症治疗,2周后血糖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作者:许辉;徐倩倩;童旭辉;汝宁;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妥英麻黄茶碱片长期应用致苯妥英中毒出现脑干损害

    ,维生素B12.1周后患者可独立行走,头晕缓解.

    作者:王雯;李军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旋咪唑致脱髓鞘脑病

    1例53岁上呼吸道感染男性患者为增加免疫力服用左旋咪唑50 mg,1次/d治疗,连续服药3 d.15 d后,患者出现头晕、嗜睡症状.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动作迟缓、言语不清、行走困难、意识模糊及抽搐.1个月后患者陷入深度昏迷.动态脑电图检查示弥漫性δ波活动.核磁共振示双侧基底节区及额顶叶脑白质内见多发点状、斑片状长T2长T1信号灶,FLAIR序列和DWI呈高信号.诊断: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好转,但仍有步态不稳.

    作者:王长连;林玮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草酸二铵胶囊引起腹泻

    1例76岁冠心病男性患者,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有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考虑为瘀血性肝损害.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50 mg/粒)3粒,3次/d,福辛普利、托拉塞米及枸椽酸钾.第2天出现腹泻,停用甘草酸二铵,其他药物继续使用,予蒙脱石散后腹泻消失.再次使用甘草酸二铵,腹泻再次出现;停用该药后腹泻停止.

    作者:刘瑞凝;周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他克莫司治疗的患者加用氟康唑出现癫痫发作

    .8 ng/ml.

    作者:谭昀杜熙;李玉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FDA更新头孢曲松钠与含钙产品联用的信息

    2009年4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之前收到的新生儿死亡的病例报告,针对2007年9月FDA发布的警告,对头孢曲松钠的安全信息作出更新[1].

    作者:吴小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林可霉素、利巴韦林与50%葡萄糖静脉滴注致严重低钾血症

    1例42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林可霉素1.8 g、利巴韦林0.2 g及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结束后2 h患者出现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四肢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心电图示T波低平,可见u波.血钾1.7 mmol/L.诊断为低钾血症,给予口服和静脉补钾,16 h后肌力恢复正常,血钾恢复至3.8 mmol/L.

    作者:姚丹林;杨赓;梁颖;程瑶;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