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对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渗透压及其预后影响

宿英英;朱海英

关键词:脑功能损伤, 甘露醇, 血浆渗透压, 预后
摘要:目的:分析甘露醇对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渗透压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2周内所测血浆渗透压及其相关变量,将血浆渗透压增高者列为高渗血症组,血浆渗透压正常或轻度降低者列为非高渗血症组,并对两组危险因素和短期(30天)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功能损伤后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患者306例,90例入院时血浆渗透压异常患者中,高渗血症(血浆渗透压>310 mmol/L)72例(80.0%),低渗血症(血浆渗透压280 mmol/L)18例(20.0%);216例入院时血浆渗透压正常患者在继续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后,2周内出现高渗血症的46例,低渗血症6例.单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中、重度脑功能损伤(GCS评分≤12)、糖尿病、肾病及高甘露醇用量均与高渗血症相关(P<0.05).多危险因素分析表明,除肾病外,中、重度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生高渗血症危险是轻度脑功能损伤患者的2.6倍;糖尿病患者发生高渗血症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2倍;甘露醇日用量>100g患者发生高渗血症危险是甘露醇日用量≤100g的1.8倍;甘露醇累积量>1000g患者发生高渗血症危险性是甘露醇累积量≤1000g患者2.6倍.高渗血症患者30天生存率(39.0%)明显低于非高渗血症患者(68.9%),并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甘露醇高日用量和高累计量,可导致或加剧血浆渗透压变化,并可影响患者近期生存率.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17岁.因左中环指被机器碾压伤伴中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于2006年4月24日入我院手外科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0℃,P 80次/min,BP110/75 mmHg(1 mmHg=0.133kPa),R 20次/min.5月6日,为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缺血缺氧,8:25,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滴速70滴/min.

    作者:李国英;袁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损伤

    患者男,17岁.2005年10月21日因精神受刺激自服百草枯大约40 ml,约8 h后送至当地医院催吐,后给予口服甘露醇导泻等药物治疗,10月23日,生化示:T-BIL 21.00 μmol/L,BUN21.34 mmol/L,Cr 361.65μmol/L.于10月24日转入我院治疗.

    作者:张俊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血通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脑缺血组、脑缺血+疏血通治疗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制作脑缺血模型,疏血通组腹腔注射疏血通注射液0.2 ml/kg,脑缺血组及假手术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第3天达高峰.脑缺血+疏血通治疗组各时间点与脑缺血组比较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疏血通能够明显抑制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王丽娜;刘芳;吴玉波;李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丙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

    患者女,19岁.既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皮试阳性史.因出现心悸、多汗、易饥饿和体重减轻症状,于2005年6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丙硫氧嘧啶(PTU)150 mg~200mg/d,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mg/d,口服.2006年4月28日患者出现感冒症状并伴有发热(T 38.5℃).双上肢可见暗红色、大小不等的出血性皮疹,部分融合成片.4 d后皮疹消退,但开始出现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丝.

    作者:路敏;梁雁;崔一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癃必舒胶囊致血氨基转移酶异常

    患者男,69岁.于2003年10月14日例行体检时发现前列腺Ⅰ度肥大,当时未予治疗.2004年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净等症状约半年,再次体检发现列腺肥大增至Ⅱ度.两年体检时检测ALT正常,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作者:田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何首乌引起肝炎

    患者女,42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伴黄疸,于2005年11月在当地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肝炎,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检测均阴性.经保肝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2006年4月,患者肝病复发,ALT 535U/L,AST 717 U/L,T-Bil 43.8 μmol/L,D-Bil 12.5 μmol/L,I-Bil 31.3 μmol/L,再次住院治疗2个月.

    作者:韩俊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硝唑致严重全身皮肤麻木

    患者女,23岁.因咽痛、发热1 d,于2006年6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罗红霉素过敏史.查体:T 39.7℃,BP 100/70 mmHg(1 mmHg=0.133kPa),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点状脓性分泌物,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胡乃东;张玉臣;周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牛黄解毒片致肝小静脉闭塞症

    患者女,37岁.因纳差18年,反复双下肢浮肿12年,腹胀2个月,于2006年3月7日来我院就诊.1988年因受惊吓及失恋刺激后出现闭经等内分泌紊乱症状,营养不良,无肝病史及其他病史.2001年因解大便困难开始自服牛黄解毒片4片,4次/d,约2年.2004年出现乏力,未引起重视.

    作者:李雷;王慧芬;林芳;李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新诺明过量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患者男,49岁.主因咽痛、发热1月余,头晕及鼻衄10 d,于2006年3月3日收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后开始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1次/6 h,共140片.

    作者:于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已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尽管安全性相对较好,但仍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医生对其仍缺乏足够认识.本文对其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进行概述,以有助于合理应用该类药物.

    作者:孟立强;李晓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利妥昔单抗及其联用CHOP方案的不良反应和处理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的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结合后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诱导B细胞凋亡和提高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1997年12月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治疗CD20+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单药有效率为40%~50%,联合CHOP方案化疗有效率达90%以上.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感染、心血管反应、血液学毒性、肝损伤等,程度一般为Ⅰ~Ⅱ级,大都见于首次用药,随着多次用药,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属非剂量限制性毒性,无骨髓抑制,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凌云华;陆益;吴洪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吉他霉素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16岁.因发热、流涕、咽喉疼痛1 d,于2006年3月20日来我院门诊部内科就诊.查体:T 38.8℃,P 102次/min,R 25次/min,BP110/70 mmHg.咽部红肿,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伴白色脓性分泌物.

    作者:王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茵栀黄注射液致喉头水肿

    患者男,30岁.因发热、头痛及干咳1周,于2006年2月20日收入院.查体:T39.2℃,HR 100次/min,BP110/70 mmHg.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呈可疑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min.

    作者:朱旭祥;徐卫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应用地高辛的现状及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我院861例次血清地高辛浓度数据,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血清地高辛浓度和年龄、性别、血清肌酐浓度、剂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年龄(age)、性别(sex)、血清肌酐浓度(Scr)及剂量(dose)等4因素均对血清地高辛浓度(con)有影响(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它们的关系可以表达为:con=-0.474+0.750×dose+0.154×Scr+0.128×sex+0.003×age.结论:血清地高辛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影响血清地高辛浓度有多种因素.对于大多数患者服用地高辛的剂量不宜>0.125 mg/d,如果血清肌酐值偏高,提示患者可能有肾功能减退,应该减量服用地高辛.对于女性患者更应该仔细调整剂量,以免出现地高辛中毒.

    作者:白玉国;张爱琴;张沫;刘翎;王海燕;郑清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儿童补钙的见解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钙是易缺乏的营养素,钙摄入不足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但补钙过量也可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儿童如何补钙一直存在争议.怎样选择含钙食品和钙剂,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及如何补充维生素D等问题是争议的焦点.本文对钙剂吸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止补钙过量,正确选择钙剂、维生素D,补钙与铅中毒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儿童能科学合理的补充钙剂.

    作者:王东红;王继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替沙星相关血糖异常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回顾性研究,对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732例应用加替沙星患者及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采用排除法结合病例分析对加替沙星致血糖异常的因果关系与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35例,其中高血糖27例(3.69%),低血糖8例(1.09%).此外,35例中,非糖尿病患者为24例(68.57%),老年患者(>60岁)为27例(77.14%).所有患者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未出现血糖异常.结论: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医师应了解该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使用加替沙星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田慧;郭代红;陈超;刘志敏;闫双通;钟文雯;刘洋;张东;钱小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致鼻出血

    患者男,68岁.6个月前被车撞伤后致左侧多个肋骨骨折.1 d前提重物扭伤腰部,因疼痛未缓解,于2005年11月2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5℃,P 80次/min,R18次/min,BP 154/90 mmHg.心、肺、腹未发现异常.

    作者:苏伟;牛向平;唐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致顽固性呃逆

    患者男,53岁.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2个月,于2006年4月14日入院.患者当年2月11日因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流涎,言语不能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左侧侧脑室旁、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

    作者:郝永玲;谢瑛;尤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导致急性肾衰

    患者男,31岁.因腰部疱疹、左侧腰部剧痛,发生族状分布水泡,沿神经根行走,2006年2月24日在本院就诊给予阿昔洛韦750 mg静脉滴注,1次/d,疱疹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当第3天滴注时,即出现腰骶部剧烈疼痛,立即停止输液,口服双氯芬酸片75 mg,自觉当日尿量比往日减少(大约1000 ml).查血肌酐206μmol/L,腰背部持续疼痛,尿少(≤400ml/24 h)1 d,腰部疱疹疼痛已减轻,心、肺、腹无异常,双肾区有叩痛,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金伟华;王晓蕙;陈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郁金银屑片致鼻出血

    患者男,16岁.因患银屑病,于2006年1月7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头皮、四肢、躯干尤其腰骶部散在大量针尖至黄豆大小鳞屑性丘疹及少量豌豆至蚕豆大小鳞屑性斑块,色红,鳞屑细薄、量少,呈银白色.

    作者:封玉东;王大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