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土霉素致表皮坏死松解症

黄枝优

关键词:土霉素, 疼痛, 急性肠炎, 患者, 表皮松解, 紫红色, 手指, 瘙痒, 农民, 溃烂, 口服, 发热, 斑疹
摘要:患者男,36岁,农民.患者自述3 d前因急性肠炎自行口服土霉素2片(0.5 g),次日开始出现全身紫红色斑疹,瘙痒,手指及脚趾出现水疱,表皮松解,易破,自觉疼痛,尤其是双脚趾溃烂疼痛,穿鞋、行走困难,伴发热,乏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华法林与氯沙坦、非诺贝特及别嘌醇伍用致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男,72岁.主因黑便伴眩晕、乏力4 d,于2004年1月2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 d出现黑便,每日1~2次,量中等,伴眩晕、乏力,当时未食用动物血或铋剂等引起黑便的食物或药物.既往高血压病30年,房颤7年,痛风15年,高脂血症10年,慢性肾功能不全5年.

    作者:吴文静;柯元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T1受体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AT1(Ang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恢复和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等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林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静滴致严重过敏2例

    例1女,39岁.因咽痛、干咳、发热3 d,于2004年3月10日入我院五官科住院治疗.

    作者:严远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致腹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磷霉素钠静滴致儿童过敏性休克

    患者女,15岁.因恶心、呕吐20 d,加重1 d,于2002年5月20日15:00左右来我院就诊.

    作者:孙翠珠;刘吉顺;李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

    本文重点介绍了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临床重视给药速度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洛美沙星注射液诱发癫痫

    患者男,68岁.因头顶部外伤性出血0.5 h,于2004年4月18日来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伤时无昏迷,无呕吐,无抽搐发作.

    作者:吴小洪;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赖氨匹林致急性肺水肿死亡

    患儿男,4岁.主因发热2 d,于2001年5月2日来院就诊.2 d前患儿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无咳嗽及流涕,无腹痛及腹泻,无头痛、呕吐、无惊厥.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哌酮、清开灵、地塞米松治疗,体温曾降至正常,退热后精神好,但又复升,来院当天体温已持续在39℃以上10 h.患儿平素身体健康,未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

    作者:赵丽;王淑玉;张秋河;杜志芳;郑一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荧光素钠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2例

    例1,患者男,64岁.因右眼底出血,于2004年4月20日就诊.为明确诊断,使用荧光素钠3 mL静脉注射右眼底造影检查.10 min后,患者主诉头痛、头胀,并出现大汗淋漓.

    作者:蒋宇利;冯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本文对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以我院1998年-2003年自发呈报的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资料,分别对患者的基本概况,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刘莹;王玉;曾昭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FDA2004年药品安全性警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对心脏毒性反应的观察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147例无心脏疾患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按照病理分期应用常规剂量和方法化疗(Ⅱ期,对照组)及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Ⅲ期,观察组),连续6个周期,第2,4,6周期末和化疗后第3、6个月分别检查心电图、心功能评价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射血分数.观察组表阿霉素应用80mg/m2,持续24h静滴.结果:化疗第2周期末,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4周期末开始,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化疗停药后患者的心脏毒性逐渐下降,心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发生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与常规剂量使用方法相当,安全性较高,患者能耐受.

    作者:高文斌;于克达;王丽双;王蕾;尹良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致腹痛

    患者男,76岁.因脑萎缩,脑血栓后遗症10年,出现头晕、头痛、行走困难、疲乏无力7 d,于2003年11月1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高惠珍;沈桂欣;董淑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致痉挛性灭鼠剂中毒反应及救治

    常见的致痉挛性灭鼠剂有八个品种,其中五种为禁用品种.该类灭鼠剂对所有哺乳动物毒性都很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直接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常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食含灭鼠剂的毒饵或被灭鼠剂污染的食物.多数致痉挛性灭鼠剂无特效解毒剂,仅乙酰胺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作者:丁茂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女宝有潜在危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药师提供安全用药服务的探讨

    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理及经济的药品是医院药师的责任.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药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时,应及时与患者和医生沟通及交流,有助于减少差错,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加强对患者用药教育也是药师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药品质量、用药教育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梅丹;唐彦;刘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曲库铵致严重过敏反应2例

    例1女,65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2003年11月12日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化验检查正常,ECG示:短阵房速,ST-T改变.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术前检查BP 150/96 mmHg(1 mmHg=0.133kPa),HR 86次/min,R 16次/min,SPO2 98%,心电监测正常.

    作者:沈伟民;梁峰;闫清;牛英;刘娉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联苯双酯引起戊型肝炎加重

    患者男,55岁.8个月前因乏力、纳差、尿黄,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肝功能指标不详,但患者自述重度黄疸.检测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甲、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学检测均为阴性,诊断为戊型肝炎.

    作者:任桂芳;张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