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周景应;于佳平;唐英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147例无心脏疾患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按照病理分期应用常规剂量和方法化疗(Ⅱ期,对照组)及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Ⅲ期,观察组),连续6个周期,第2,4,6周期末和化疗后第3、6个月分别检查心电图、心功能评价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射血分数.观察组表阿霉素应用80mg/m2,持续24h静滴.结果:化疗第2周期末,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4周期末开始,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化疗停药后患者的心脏毒性逐渐下降,心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发生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阿霉素大剂量持续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与常规剂量使用方法相当,安全性较高,患者能耐受.
作者:高文斌;于克达;王丽双;王蕾;尹良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68岁.因头顶部外伤性出血0.5 h,于2004年4月18日来院急诊外科就诊.患者伤时无昏迷,无呕吐,无抽搐发作.
作者:吴小洪;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4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3d,于2004年2月16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鲜利;王小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物质滥用包括非违禁物质的滥用,违禁物质的非法使用.被滥用的违禁物质和非违禁物质均为依赖性物质(或药物),具有强化作用与奖赏效应,使用者将出现愉悦欣快的精神效应,引起一些人非医疗目的周期性或连续地使用该物质,使脑发生复杂的不良变化,终导致对该物质的依赖和成瘾.物质成瘾是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具有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不顾及不良后果的行为特征.物质依赖不是缺乏意志和力量的问题,而是一种影响任何人的医学疾病.当前采用药物治疗物质依赖性和行为干预的方法减少其危害已取得成效,但大多数成瘾者仍然得不到相应的治疗.要减低物质滥用及相关疾病所造成的负担,必须依靠以证据为基础的治理政策和规划.
作者:张开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常见的致痉挛性灭鼠剂有八个品种,其中五种为禁用品种.该类灭鼠剂对所有哺乳动物毒性都很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直接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常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食含灭鼠剂的毒饵或被灭鼠剂污染的食物.多数致痉挛性灭鼠剂无特效解毒剂,仅乙酰胺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作者:丁茂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D-LP)和粒细胞缺乏症(D-AGC)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概念外周血白细胞(WBC)低于4 x 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成人低于2 x 109/L,儿童低于1.5 x 109/L者称为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作者:常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儿男,4岁.主因发热2 d,于2001年5月2日来院就诊.2 d前患儿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无咳嗽及流涕,无腹痛及腹泻,无头痛、呕吐、无惊厥.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哌酮、清开灵、地塞米松治疗,体温曾降至正常,退热后精神好,但又复升,来院当天体温已持续在39℃以上10 h.患儿平素身体健康,未用过阿司匹林类药物.
作者:赵丽;王淑玉;张秋河;杜志芳;郑一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静注对患者呼吸的抑制作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12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3例.其中第1组入室后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第2组0.1mg/kg,第3组0.15mg/kg.分别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RR),呼吸幅度(RV)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作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RR.RV及SPO2均有下降,其中2、3组与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注有一定呼吸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临床用药应以小剂量(0.05mg/kg)开始为宜.
作者:石玉岚;朱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15岁.因恶心、呕吐20 d,加重1 d,于2002年5月20日15:00左右来我院就诊.
作者:孙翠珠;刘吉顺;李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脑萎缩,脑血栓后遗症10年,出现头晕、头痛、行走困难、疲乏无力7 d,于2003年11月1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高惠珍;沈桂欣;董淑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38岁.因慢性下腹疼痛,月经量减少,于2002年10月15日到北京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附件炎,给予左氧氟沙星0.2 g,2次/d口服.服药后上述症状减轻,于服药后3周左右自行停药.几周后,下腹部疼痛复发,再次服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剂量同前.
作者:祁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46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在我院门诊治疗,并定期随访.患者20年前发现HBsAg(+),3年前因肝功能轻度异常在我院门诊治疗.给予口服垂盆草冲剂,亮菌口服液治疗3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停药.以后每年在我院复查2~3次,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李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例1女,65岁.因胆囊炎、胆石症,于2003年11月12日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化验检查正常,ECG示:短阵房速,ST-T改变.术前30 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术前检查BP 150/96 mmHg(1 mmHg=0.133kPa),HR 86次/min,R 16次/min,SPO2 98%,心电监测正常.
作者:沈伟民;梁峰;闫清;牛英;刘娉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47岁.主因腰痛1个月,皮疹2周伴游走性关节疼痛、发热1周,于2002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1个月前,突感腰痛,下肢活动受限,在外院行腰椎及骨盆X片检查示:腰椎旁阴影,右侧髂骨局部损害征象,给予按摩、服止痛药(具体不详)及红霉素等治疗后缓解,但未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京航;王和天;裴振峨;吴剑坤;赵文景;张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农民.患者自述3 d前因急性肠炎自行口服土霉素2片(0.5 g),次日开始出现全身紫红色斑疹,瘙痒,手指及脚趾出现水疱,表皮松解,易破,自觉疼痛,尤其是双脚趾溃烂疼痛,穿鞋、行走困难,伴发热,乏力.
作者:黄枝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患者女,44岁.于2003年6月27日来医院就诊.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胀,以小腿、足踝为著,呈指凹性,可缓慢复原,走路或活动后肿胀加剧,小腿后侧压痛,浅表静脉怒张、充盈,呈青色,大腿不浮肿.诊断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我院.
作者:苏喜改;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