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平致流感样综合征伴双下肢麻木

李小姣

关键词:利福平, 流感, 下肢麻木, 患者体温, 治疗, 咳嗽, 吡嗪酰胺, 异烟肼, 葡萄糖, 链霉素, 进展期, 过敏史, 肺结核, 药物, 咯痰, 口服, 咳痰, 静滴, 健康, 发热
摘要:患者女,47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10 d,以Ⅲ型肺结核上中(-)集(+)进展期于2004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口服利福平0.45,1次/d,吡嗪酰胺0.53 g,3次/d,肌注链霉素0.75 g,1次/d,异烟肼0.4 g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治疗12 d,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继续用原方案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相关文献
  • 22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

    2004年1-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22份.现对222份报表的质量进行评价,以期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对ADR报告表填写质量的重视.

    作者:纪立伟;李可欣;傅得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苯乙哌啶片致婴幼儿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1例复方苯乙哌啶片中毒及既往报道的中毒病例,对复方苯乙哌啶片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进行临床分析,以期对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有所警示.

    作者:胡波;娄亚莉;李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注射液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患者男,56岁,因酒后呕血于2005年3月26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贲门黏膜撕裂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急诊行剖腹探查、局部缝扎止血术,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但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脑脓肿等并发症.4月16日病人出现癫痫,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考虑癫痫可能继发于脑脓肿,给予丙戊酸钠注射剂(德巴金)治疗.

    作者:何清;王菁华;刘亚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反应

    患者男,42岁,有青霉素过敏史.因肺癌术后50余天,第2次化疗后1个月,于2005年5月8日10:15再入我院.CT示:右上肺叶后段及下叶背段占位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理示:低分化鳞癌.术后曾给予顺铂(DDP)联合丝裂霉素(MMC)化疗2次.本次入院拟行化疗.

    作者:曹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临床合理应用

    二妙丸(散)和四妙丸均以燥湿清热为主,用于湿热病症.二妙丸(散)用于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各种病症,而四妙丸则是以二妙为底,主要治疗湿热痿痹症等.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加味的牛膝、薏苡仁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宜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作者:史学军;张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滥用、成瘾和依赖性

    2005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为此,本文就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药物依赖性的一些基本问题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系列问答91--阿司匹林不耐受性和阿司匹林哮喘有何关联?

    阿司匹林不耐受性(aspirin intolerance)又称阿司匹林过敏性(aspirin hypersensitivity)或阿司匹林敏感性(aspirin sensitivity),是指一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其临床特征为支气管痉挛、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鼻炎及休克等.某些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会诱发哮喘剧烈发作,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1922年Widal首先发现这类患者常伴有鼻息肉或鼻窦炎,因此有人称其为阿司匹林三联症(aspirin triad)或哮喘三联证(asthma triad).

    作者:《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胃肠道反应和黄疸

    患者男,71岁.因右股骨颈骨折于2005年3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3℃,P 80次/min,R 21次/min,BP 150/80 mm Hg(1 mm Hg=0.133kPa).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术前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丙氨酸转氨酶16.0 U/L,碱性磷酸酶60.5 U/L,乳酸脱氢酶190.8U/L,总胆红素18.1 μ mol/L(正常值2~17μ mol/L),直接胆红素3.7 μ mol/L(正常值0~4 μ mol/L).既往无药物过敏反应史,家族中无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及其他遗传病史.

    作者:王惠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利福平致流感样综合征伴双下肢麻木

    患者女,47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10 d,以Ⅲ型肺结核上中(-)集(+)进展期于2004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口服利福平0.45,1次/d,吡嗪酰胺0.53 g,3次/d,肌注链霉素0.75 g,1次/d,异烟肼0.4 g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治疗12 d,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继续用原方案治疗.

    作者:李小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α-干扰素引起血糖升高

    患者男,37岁,体重82 kg,身高1.76米.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于2004年5月3日入院.否认既往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甲状腺病、精神病史及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其父亲有糖尿病史.入院检查肝功能:T-Bil 10.9 μ mol/L,D-Bil 3.7 μ mol/L,ALT 289 U/L,AST 254 U/L,ALB 42 g/L,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

    作者:舒生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双黄连口服液致小儿多形性红斑

    患儿男,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T 38.5℃,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 ml,3次/d.1 d后出现皮疹,瘙痒,未予注意,继续服用.5 d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因皮疹明显来我部就诊,治疗前后未用过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面部、双下肢,可见散状分布米粒大小红斑、圆形,中央呈鸡眼样,无渗血.

    作者:宋江红;齐晓红;谢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何首乌致重症肝损伤

    患者男,35岁.因全身乏力、恶心厌油、尿呈酱油色1周,于2005年1月12日来我科就诊.既往体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家族有肝病史.自述1个半月来为治白发应用何首乌(即制首乌)30克煎汤并同时煮鸡蛋两枚,饮汤食蛋,每日1次,于1月7日始突发上症,其间未服用过其他药物.

    作者:杨德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左旋氧氟沙星致剥脱性皮炎

    患者男,72岁,直肠癌术后两年左耻骨、盆腔转移于2004年4月23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行左耻骨转移病灶放疗一疗程,化疗骨髓抑制轻,胃肠反应Ⅱ度.5月14日出现腹泻,无发热,自服左氧氟沙星片4片(400mg),第2天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瘙痒,双下肢为重并水肿,巩膜充血,考虑口服左旋氧氟沙星过敏,立即停服该药,静滴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肌注盐酸异丙嗪25 mg,同时口服强的松30 mg,1次/d.

    作者:朱宇泽;高建飞;杜光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氧氟沙星片致重症药疹

    患者女,27岁.因急性膀胱炎口服氧氟沙星片(奥复星,Ofloxacin)0.1g,1.5 h后,依次在颜面、头部、颈部、躯干、四肢近端出现对称性红斑、皮疹、水疱,瘙痒微痛,轻度呼吸困难.当天下午,就诊于某院急诊科,静滴地塞米松,稍觉改善.患病第4天,体温38℃,皮肤红斑、皮疹、水疱泛发全身,双侧膝关节对称性红肿.

    作者:赵学伟;周焕芝;魏戈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PASS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我院在全面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在医生工作站和住院药房工作站嵌套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rescri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在临床药学工作站嵌套病人信息系统,由病人信息系统与PASS共同支持临床药学工作站,同时拓展了该系统对药物和病种的查询功能,形成合理用药网络.

    作者:刘丽萍;贺承山;魏振满;刘峰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FDA关于达菲引起小儿不良事件的问答

    近,有媒体报道防治流感药物达菲引起日本儿童发生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及死亡事件.FDA于2005年11月17日在其网站中就达菲不良事件及相关问题做了回答,现摘译刊登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致腓肠肌疼痛

    患者男,2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背部疼痛7 d,于2004年9月16日就诊.7 d前有不洁性生活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尿常规WBC(++),淋球菌(-),血荧光抗体检测支原体(+).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第2天患者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减轻,但出现双下肢腓肠肌隐痛,并逐日加重.治疗第4天,出现行走困难.查体未见病理反射,腓肠肌压痛(+),肌力2级.治疗期间未用其他药物,考虑为阿奇霉素所致.停药后患者双下肢腓肠肌疼痛渐减轻,3 d后恢复正常.2004年11月24日因支原体肺炎再次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第2天又出现双下肢腓肠肌疼痛,可证实疼痛为阿奇霉素所致.

    作者:陈升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环磷酰胺致脑血管痉挛

    患者女,54岁.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于2005年4月18日行乳腺切除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既往无脑血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5月3日开始化疗,当天给药:环磷酰胺1.0 g,表柔比星50 mg,地塞米松5 mg,百宏100 ml,静脉滴注.静滴约1.5 h,患者出现严重头痛、头晕、颈部不能转动、呕吐等症状,当即停止用药.第二天症状仍无缓解,随即作脑彩超,检查结果:脑基底动脉、椎动脉血管痉挛,

    作者:王丽媛;李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20例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引致过敏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2005年1月清华同方数据库收录的120例鱼腥草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鱼腥草注射液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P<0.05).该药致敏的临床特点是:以速发型为主,起病急,进展快,92.50%反应发生在30min以内(P<0.05),且多为多系统损害.其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意识模糊、血压急剧下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为30.83%(37/120),其中23例为重度过敏性休克.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杨晓庆;姚海;黄益民;刘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正红花油致支气管哮喘

    患者女,40岁.因左上、下肢软组织扭伤,涂抹正红花油后约10 min,即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四肢乏力,不能站立,于2004年6月28日送我院急诊科.查体:T 36.4℃,P 124次/min,R 40次/min,BP 70/50 mmHg(1mmHg=0.133 kPa).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端坐呼吸,神志尚清,两肺布满哮鸣音.患者未合用其他药物,故诊断为正红花油导致的支气管哮喘.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20 mg静滴,甘露醇250 ml静滴,清洗皮肤,吸氧.抢救20 min后,患者呼吸、心跳、血压均恢复正常.

    作者:李红;王连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