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凤
目的:讨论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2005年5月-2013年9月收治胃结石患者17例,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结果:1次取尽排出8例,2次取尽排出5例,3次取尽排出2例,4次取尽排出2例,一般结石取尽后2周复查胃镜,合并溃疡者均可愈合。结论:经内镜单纯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适合于设备较差的基层医院,减轻患者痛苦,无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上推广。
作者:蔺汝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在职护士的从业心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充实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方法:抽取100名护士进行无记名调查,填写自制满意度问卷。结果:护士普遍存在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压力大问题。结论: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心理压力大是主要心理因素,其次是自我发展受限等。对精神科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尽可能地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待遇,是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的关键。
作者:曾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毒病原学及人类偏肺病毒肺炎的感染现状。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CAP患儿871例,收集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应用逆转录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同时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IVB)、副流感病毒(PinfⅠ、Ⅱ、Ⅲ)、腺病毒(ADV),对各种病毒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71例 CAP 患儿 NPS 标本中,检测病毒阳性313例,总检出率35.9%,其中 RSV 189例(60.4%)、PinfⅢ53例(16.9%)、IVA 21例(6.7%)、HMPV 15例(4.8%)、IVB 13例(4.2%)、PinfⅠ11例(3.5%)、PinfⅡ6例(1.9%)、ADV 5例(1.9%)。<1岁与>l岁患儿RS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01)。RSV的检出阳性率从3月起逐渐下降,7-8月达到低,9月起检出率逐渐升高,至12月达到高。HMPV致CAP全年可见,2-4月检出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本组患儿混合感染两种病毒12例,以RSV与PinfⅢ常见;189例RSV感染病例中合并喘息153例(81.2%),15例HMPV感染病例中合并喘息5例(30%)。结论:病毒病原在泉州地区CAP占有重要地位,感染多见于<1岁婴幼儿,以RSV、副流感为主,HMPV也是引起CAP的重要病原之一。
作者:林志斌;李联侨;陈琼华;郑敬阳;傅清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关系。方法: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859例,作为观察组,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及窦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大小形态,对颈内动脉血液动力学进行测量。结果:795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中检出颈动脉斑块689例(86.7%)。结论:超声检查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情况有重要价值,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提供依据。
作者:刘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检测方法在梅毒预防工作中的运用。方法:使用 TP-ELISA、TRUST 对调查对象男-男同性(MSM)特殊人群共259例进行初筛,再用 TPPA 法对8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选用两家的TRUST试剂进行比较,进行结果差异性比较。结果:TP-ELISA、TRUST和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100%、25.48%(另一厂家28.6%)、100%,TP-ELISA、TRUST和确诊试验的符合率分别是100%、74.2%(另一厂家83.1%)。结论:佳方案是先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筛选,再做确认试验,具体情况可结合调查目的和检测条件进行选择。
作者:郑培林;许健;郭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MASP-2)及P5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收治胃癌患者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BL和MASP-2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组织,MBL和MASP-2均表现为低表达,而在癌旁组织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P53主要在胃癌组织胞核中表达,P53阳性表达率51.66%(31/60)。结论:MBL和MASP-2在胃肿瘤及发生发展中表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段廷旺;周永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的原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 TNF-α和hs-CRP 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 TNF-α(44.1±14.2)μg/L,hs-CRP(11.0±3.1)mg/L,治疗后TNF-α(20.1±7.4)μg/L,hs-CRP(4.8±1.1)mg/L;对照组治疗前TNF-α(44.0±14.1)μg/L,hs-CRP(10.9±3.0)mg/L,治疗后TNF-α(32.6±14.8)μg/L,hs-CRP(7.8±2.1)mg/L;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炎性因子的影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肖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根据中毒的程度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进行抢救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抢救治疗,治愈47例(94%),死亡3例,其中1例为家属放弃治疗后6 h内死亡。结论:在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中使用阿托品一定要根据实际病情给予足量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老年急腹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开腹手术法治疗,观察组以腹腔镜手术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以腹腔镜治疗术治疗老年急腹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赵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肝囊型包虫病(HCE)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收治肝包虫病患者23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农牧民患病人数明显多于其他职业人群,且以中年为主。肝包虫病患者根据具体病变情况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无手术死亡患者,235例患者均手术治愈,其中外囊完整剥除术组发生大出血1例,经输血、血管修补后治愈。3种手术方式中内囊摘除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带管引流时间等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0.01),外囊完整剥除术组术后肝功不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0.01)。结论:基层医院针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源泉;徐祺林;阿不都克衣木·牙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该病以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临床上一般将 COPD 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康复期两大阶段,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明显加重,需对症予以止咳、祛痰、抗感染药物治疗,辅以机械通气治疗;缓解期则需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持续护理干预。
作者:熊德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总结近年我国护理学界报道很多相关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提出昏迷患者护理相关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论文文献,进行分析阅读。结果: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有18篇文献入选,分别从神经、呼吸、消化、综合护理技术方面加以归纳总结。结论:昏迷是常见的危重症,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工作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大量的护理知识、技能和经验,还需要具备使用维护医疗设备、精确护理操作及良好沟通等高级知识和能力。
作者:李宪;李春颖;张丽丽;曲芳;王文文;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C反应蛋白(CRP)在严重肝病患者续发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病毒性肝炎出现继发性感染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舒巴坦以及头孢派酮进行联合治疗。入院后第2天以及发生继发感染后第3天进行采血,比较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CRP水平的不同。结果: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感染前后以及感染后和经治疗后,CRP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反映出患者的感染程度,让肝病患者的继发感染情况得以早期发现,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 CRP 水平,对抗生素以及各种药物的应用情况予以调整,为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可在严重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价值较大。
作者:墙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遵医饮食仅18例(9.0%),绝大部分患者均不遵医饮食。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均不遵医饮食,原因较为复杂多样,应加强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正确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护理配合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不同护理配合后,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8.74%,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07%(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100%,对照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消除患儿的不安情绪,控制患儿病情,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稳定、信任的医患关系,大大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张力带钢丝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4年3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方法。结果:对照组中,手术后正常行走、无痛感、没有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而观察组正常行走、无痛感、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多达7例。观察组的手术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是很显著的,由于不需要在骨折位置外用石膏托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使膝关节在自如的活动中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加压,促进骨折的愈合康复,并能够有效防止膝关节粘连、僵直及股四头肌肌肉萎缩。
作者:袁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培训、沟通、宣传等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结论:中医药知识技能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中医护理技术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作者: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数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各大医院中,医院档案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医院内部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甄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宫颈锥切术对育龄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原位癌实施宫颈锥切术后成功妊娠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妇产科年龄<40岁无宫颈锥切术史产妇30例作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实施宫颈锥切术与妊娠的间隔时间<1年的产妇9例,>1年24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 VS 53.3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分娩孕周分别是37.6周和39.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产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2±114)min VS (523±109)min,P>0.05]。观察组早期流产2例、早产5例,对照组无早期流产发生,仅有1例早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低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育龄妇女妊娠后自然顺产率低于未手术者,但其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凤双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