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和云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肺结核, 恩替卡韦,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社区护理组,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实施护理后的3、6个月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坚持规律运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结果:社区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坚持运动规律,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幅度。

    作者:陈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200例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方法:2008-2013年收治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0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0例,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加之手术步骤简化,术中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阴道出血,残端息肉,排便不适等不明显,性生活状况无明显改变。术后随访12~24个月,日常体力活动,夫妻生活,躯体感觉均无明显影响。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组100例,其中膀胱损伤2例,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亦随访12~24个月,术后阴道残端息肉2例,重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因缺乏盆底支撑,心理负担重,并发不同程度肛门坠胀及下腹部坠胀感,排便功能障碍,性生活满意度显著下降。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新一代改良术式,该术式既简化了手术步骤,又保留了绝大部分盆底神经及血管,既治疗疾病,又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柳雪莲;陈玉姣;李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重视。方法:收治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患者以青少年男性居多;发作期间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肢体、面部出现肌张力障碍,发作时意识清晰。经药物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发作性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的准确分类对制订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如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均预后良好。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清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荣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引起慢性炎症,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由于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薄,抵抗力弱,加之皱襞多,病原体多潜伏其中,感染不易彻底清除而引起慢性宫颈炎。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满意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100%,对照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消除患儿的不安情绪,控制患儿病情,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稳定、信任的医患关系,大大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探索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数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各大医院中,医院档案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医院内部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甄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石岐区产妇产后42 d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相关因素。方法: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分娩42 d后的产妇3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测定判断是否存在产后抑郁症情况,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产后抑郁症在产后妇女中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的发病因素。结果: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共68例,发病率24.3%,影响其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产妇自身心理原因以及新生儿问题等。结论:尽可能详细了解石岐区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尽早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家庭以及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者:蒲术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操作技术培训贴近临床的探讨

    护理操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医疗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简要探讨护理操作技术培训贴近临床的意义。

    作者:吴应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酒精性心肌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辅酶Q10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和再住院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F和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研究组再住院率8.33%低于对照组27.66%,研究组病死率6.25%低于对照组20.96%(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金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克痔益肠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对7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纯西药内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尚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64例,均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FEV1、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FEV1、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确切,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昆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并分析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手术治疗后药物治疗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及化疗后均加槐耳颗粒治疗。1年后,观察患者的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及化疗后继续服用,可有效降低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平;宣小山;冯爱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肠外营养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学指标、术后恢复和免疫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营养学指标方面:术后8 d,观察组在 ALB、PAB、TF 和氮平衡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方面:观察组在手术前、后体重变化值及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指标方面:术后8 d,观察组在IgA、IgG、IgM和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学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快恢复速度,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开开;黄永光;胡海波;白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进行精心护理,并在护理前后均进行自我评定,评定量表依据症状自评表(SCL-90)执行,对患者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症状、敌对情绪进行调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护理后敌对情绪、躯体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后,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患者症状评分明显好转,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饮食护理、运动干预、血管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关键。

    作者:汤有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关于昏迷患者护理文献总结

    目的:通过总结近年我国护理学界报道很多相关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提出昏迷患者护理相关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论文文献,进行分析阅读。结果: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有18篇文献入选,分别从神经、呼吸、消化、综合护理技术方面加以归纳总结。结论:昏迷是常见的危重症,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工作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大量的护理知识、技能和经验,还需要具备使用维护医疗设备、精确护理操作及良好沟通等高级知识和能力。

    作者:李宪;李春颖;张丽丽;曲芳;王文文;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同一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同期治疗同一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56例,患者采用腰麻+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超声诊断仪、第四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ACU-H2钬激光进行操作。结果:本组56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78.6±15.3)min,肾结石大小(1.5~1.8)cm×(2.0~2.7)cm,输尿管结石大小(0.4~1.3)cm×(0.50~2.3)cm,术中出血量30~400 mL,住院时间(7.5±1.6)d。术后复查,结石均彻底清除,结石清除率100%。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同一侧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操作简便,出血少,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单侧肺通气手术患者吸入全麻MAC与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吸入七氟烷全麻MAC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Dex 0.4μg/kg,于10 min以上泵注完,然后持续泵注Dex 0.4μg/(kg·h);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同时间内泵注,然后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吸入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在Bis 45~55,观测两组维持七氟醚MAC 值、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相同的丙泊酚、舒芬太尼泵注速度,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组维持吸入七氟醚MA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结论:Dex用于开胸手术单侧肺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吸入七氟醚的MAC值,减少其用药量,降低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

    作者:秦英;赵乃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细菌鉴定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有效运用

    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血液检验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700例,采用无菌原则采集患者静脉血20 mL,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给予检验。结果: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总检出一致率达84.6%,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4,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对细菌鉴定的检出符合率较高,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方法简便、省时,值得首选。

    作者:高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剂量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雾化人干扰素α1b 对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方法: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46例,按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实行常规的治疗上,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吸入的剂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的轻重酌情而定,1次/d,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王彩明;龙铁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