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王彩明;龙铁清;陈娟

关键词: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 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 肠炎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雾化人干扰素α1b 对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方法: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46例,按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实行常规的治疗上,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吸入的剂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的轻重酌情而定,1次/d,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提高。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清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荣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克痔益肠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对7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纯西药内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尚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梅毒检测方法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检测方法在梅毒预防工作中的运用。方法:使用 TP-ELISA、TRUST 对调查对象男-男同性(MSM)特殊人群共259例进行初筛,再用 TPPA 法对8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选用两家的TRUST试剂进行比较,进行结果差异性比较。结果:TP-ELISA、TRUST和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100%、25.48%(另一厂家28.6%)、100%,TP-ELISA、TRUST和确诊试验的符合率分别是100%、74.2%(另一厂家83.1%)。结论:佳方案是先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筛选,再做确认试验,具体情况可结合调查目的和检测条件进行选择。

    作者:郑培林;许健;郭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方法:将4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康复训练15 d~1个月后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有效率95%,药物治疗组有效率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气压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于护理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A)对运动情况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足下垂、足内翻、肩手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5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0例(89.3%),2例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2例(3.6%)死亡。结论: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作者:闫怀莲;晁占湖;秦凌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8例,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6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推进手术进程,减少患儿的痛苦,降低术后临床并发症的产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刘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关系。方法: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859例,作为观察组,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及窦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观察斑块大小形态,对颈内动脉血液动力学进行测量。结果:795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其中检出颈动脉斑块689例(86.7%)。结论:超声检查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情况有重要价值,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提供依据。

    作者:刘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对照

    目的:观察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肱骨下1/4骨折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手术相关性指标、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肘关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优良率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30/4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黄木森;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盆腔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对急性盆腔炎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盆腔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应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利用腹腔镜对盆腔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长短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对急性盆腔炎进行手术并结合常规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选择性妊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性妊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7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SLE病情稳定或缓解期达半年以上,且在风湿免疫科及妇产科医师协同指导下妊娠者为观察组(32例);在SLE活动期妊娠或孕期诊断SLE者为对照组(15例),对两组患者孕期SLE活动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期病情活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活动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先兆子痫、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正确的妊娠时机、妊娠期间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病情活动及胎儿丢失的几率,从而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2例,其中老年组198例,非老年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原因及胃癌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患者呕血率与伴随疾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作者:戴文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B组30例术前常规口服甘露醇溶液,C组30例术前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对全部患者观察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并发症及患者接受性上明显好于B组、C组。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术前肠道清洁效果理想,且胃肠功能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并减少护士工作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溶液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作者:陈小霞;杨蕾;贺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致早产2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对226例胎膜早破致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催产素引产22例(阴道产20例);可疑宫内感染剖宫产8例(5.56%);其他母儿并发症剖宫产26例。86例<35周的保胎组中保胎失败临产36例;可疑宫内感染剖宫产21例(24.42%);其他母儿并发症终止妊娠29例,保胎时间长18 d。结论:早产性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是感染,预防及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母儿预后,宫缩抑制剂的使用给胎膜早破致早产的治疗提供了机会。

    作者:孔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目的: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的异同点,并从“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等4个层面剖析了治未病的内涵,简析了治未病中心的功能和管理方案,把“健康管理”与“治未病”有机地结合,探索构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莫轶晖;许友慧;陈明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暴露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价值。方法:将31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以术中未暴露喉返神经者为未暴露组,以术中暴露喉返神经者为暴露组,每组155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手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暴露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作者:罗红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3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采用PFEN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 Harris 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 VS 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 DHS 相比,PFNA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都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天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囊型包虫病2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肝囊型包虫病(HCE)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收治肝包虫病患者23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农牧民患病人数明显多于其他职业人群,且以中年为主。肝包虫病患者根据具体病变情况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无手术死亡患者,235例患者均手术治愈,其中外囊完整剥除术组发生大出血1例,经输血、血管修补后治愈。3种手术方式中内囊摘除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带管引流时间等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0.01),外囊完整剥除术组术后肝功不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组(P<0.01)。结论:基层医院针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源泉;徐祺林;阿不都克衣木·牙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临床体会

    目的:讨论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2005年5月-2013年9月收治胃结石患者17例,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结果:1次取尽排出8例,2次取尽排出5例,3次取尽排出2例,4次取尽排出2例,一般结石取尽后2周复查胃镜,合并溃疡者均可愈合。结论:经内镜单纯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适合于设备较差的基层医院,减轻患者痛苦,无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上推广。

    作者:蔺汝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