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艳
目的:通过总结近年我国护理学界报道很多相关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提出昏迷患者护理相关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论文文献,进行分析阅读。结果: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终有18篇文献入选,分别从神经、呼吸、消化、综合护理技术方面加以归纳总结。结论:昏迷是常见的危重症,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临床护理工作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大量的护理知识、技能和经验,还需要具备使用维护医疗设备、精确护理操作及良好沟通等高级知识和能力。
作者:李宪;李春颖;张丽丽;曲芳;王文文;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清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荣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包埋剂制作冷冻切片的效果。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普通胶水和B超耦合剂3种不同包埋剂对同一组织在相同条件下制作冷冻切片,并与进口OCT包埋剂比较。结果:3种不同包埋剂制作冷冻切片的效果相当,与进口OCT包埋剂制作的冷冻切片差异较小。结论: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生理盐水、普通胶水和B超耦合剂做包埋剂制作冷动切片能达到理想效果,可在临床病理和科研工作中普及应用。
作者:成克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产前检查孕妇2666例,应用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进行检查,对具有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100例孕妇进行重点观察,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具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孕妇在孕期服用过较多的禁忌药物、早期接触X线等辐射性物质、合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结果:本组检出40例心脏异常胎儿,其中左心发育不良2例,右心系统异常3例,其中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三尖瓣闭锁1例,间隔发育不良18例,其中单纯房缺11例,均经心脏超声证实,单纯室缺2例,心内膜缺损5例,心脏横纹肌肿瘤1例,大血管及髓干畸形17例,其中冠状动脉瘘1例,永存动脉干1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法洛四联征3例,大动脉转位3例,右室双出口7例。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高,对降低先天性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闫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方法:将4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康复训练15 d~1个月后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有效率95%,药物治疗组有效率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2例,其中老年组198例,非老年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原因及胃癌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患者呕血率与伴随疾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作者:戴文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社区护理组,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实施护理后的3、6个月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坚持规律运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结果:社区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坚持运动规律,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幅度。
作者:陈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严密观察病情,高浓度吸氧,绝对卧床休息,止痛,及时采取再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机械辅助装置。结果:50例患者中,经再灌注并结合药物及机械辅助装置等治疗,抢救成功率>90%。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抢救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朱国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手术治疗后药物治疗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及化疗后均加槐耳颗粒治疗。1年后,观察患者的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及化疗后继续服用,可有效降低癌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平;宣小山;冯爱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对226例胎膜早破致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催产素引产22例(阴道产20例);可疑宫内感染剖宫产8例(5.56%);其他母儿并发症剖宫产26例。86例<35周的保胎组中保胎失败临产36例;可疑宫内感染剖宫产21例(24.42%);其他母儿并发症终止妊娠29例,保胎时间长18 d。结论:早产性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是感染,预防及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母儿预后,宫缩抑制剂的使用给胎膜早破致早产的治疗提供了机会。
作者:孔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吸氧、肠外营养、稳定电解质、同时给予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3次/d,连续治疗6 d。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加强生命体征的护理观察、加强治疗中的护理干预、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肾功能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及血清、尿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毒病原学及人类偏肺病毒肺炎的感染现状。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CAP患儿871例,收集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应用逆转录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人类偏肺病毒(HMPV),同时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IVB)、副流感病毒(PinfⅠ、Ⅱ、Ⅲ)、腺病毒(ADV),对各种病毒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71例 CAP 患儿 NPS 标本中,检测病毒阳性313例,总检出率35.9%,其中 RSV 189例(60.4%)、PinfⅢ53例(16.9%)、IVA 21例(6.7%)、HMPV 15例(4.8%)、IVB 13例(4.2%)、PinfⅠ11例(3.5%)、PinfⅡ6例(1.9%)、ADV 5例(1.9%)。<1岁与>l岁患儿RS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01)。RSV的检出阳性率从3月起逐渐下降,7-8月达到低,9月起检出率逐渐升高,至12月达到高。HMPV致CAP全年可见,2-4月检出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本组患儿混合感染两种病毒12例,以RSV与PinfⅢ常见;189例RSV感染病例中合并喘息153例(81.2%),15例HMPV感染病例中合并喘息5例(30%)。结论:病毒病原在泉州地区CAP占有重要地位,感染多见于<1岁婴幼儿,以RSV、副流感为主,HMPV也是引起CAP的重要病原之一。
作者:林志斌;李联侨;陈琼华;郑敬阳;傅清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2005年5月-2013年9月收治胃结石患者17例,经内镜单纯使用活检钳治疗。结果:1次取尽排出8例,2次取尽排出5例,3次取尽排出2例,4次取尽排出2例,一般结石取尽后2周复查胃镜,合并溃疡者均可愈合。结论:经内镜单纯用活检钳治疗胃结石适合于设备较差的基层医院,减轻患者痛苦,无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上推广。
作者:蔺汝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支原体肺炎常见的合并细菌感染的种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合并细菌感染者单纯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联合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及中医效果明显。临床需注意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多样性,对于胸片呈大叶性改变,应高度警惕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及时行相关病原学检查确诊,中西联合治疗效果好,疗程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本文收治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例,回顾性分析诊治过程和预后,并中西文献复习。
作者:马仕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痔益肠胶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对7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用纯西药内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痔益肠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尚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对急性盆腔炎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盆腔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应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利用腹腔镜对盆腔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长短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对急性盆腔炎进行手术并结合常规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获得性肺炎患儿1746例,对临床资料包括病原学构成及细菌耐药情况、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影像特点、辅助检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746例患儿中病原学检查阳性655例(37.5%),主要以婴幼儿为主。②细菌感染253例(38.6%),病毒感染169例(25.8%),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感染97例(14.8%);混合感染65例(9.9%);细菌感染多的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病毒感染多见为RSV、流感、副流感;非典型菌多为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MP多见于>3岁患儿与<3岁患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3,P<0.01);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年龄<6个月的患儿与>1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0.01)。③检出肺炎链球菌87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45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检出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22株,其中大肠埃希氏1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9株,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其中1株对美洛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④降钙素原及CRP的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CAP。结论: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为主,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毒感染为RSV、流感、副流感为主,RSV及混合感染多见于<6个月婴幼儿。降钙素原及CRP的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CAP;了解本地区CAP病原体特点及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李联侨;陈琼华;颜艺琳;彭维林;林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在消化内科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消化内科常见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63,P=0.037);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t 观察组=13.588,P=0.000;t对照组=2.960,P=0.004);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1.067,P=0.000)。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消化内科焦虑状态患者的病情,有效降低焦虑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汪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佳卸载灌流器的方法。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分别采用空气重力回血法(普通组)和生理盐水卸载法加空气卸载法(改良组)卸载灌流器,观察灌流器溢血、热源反应发生情况和灌流器残留红细胞数及操作所需时间,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改良组热源反应发生率1%,普通组热源反应发生率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透析器凝血率0.6%,所需时间(3.10±0.08)min,普通组透析器凝血率4%,所需时间(4.38±0.0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和生理盐水结合的卸载方法操作安全、简便,降低了热源反应发生率和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了工作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