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罗庭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19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48% 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1.68% 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促进盆底肌的恢复,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华;区锦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J管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效果.方法 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留置双J管,对照组术后未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陈智慧;罗惠兰;邓有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开胸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组、R1组、R2组,每组20例.S组行舒芬太尼麻醉,R1组行瑞芬太尼复合0.15μg/kg舒芬太尼麻醉,R2组行瑞芬太尼复合0.20μg/kg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R1组、R2组患者苏醒时间[(14.21±3.61)、(15.01±4.38)min]、术后拔管时间[(18.49±3.74)、(19.33±4.23)min]均短于S组[(18.75±4.79)、(23.41±5.0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R2组拔管后OAA/S评分[(4.45±0.55)、(4.31±0.48)分]高于S组[(3.30±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拔管后VAS评分[(4.19±0.88)分]均高于S组[(2.31±0.90)分]和R2组[(2.33±0.7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0.20μg/kg舒芬太尼使开胸手术患者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术后痛感小,苏醒质量高.
作者:葛莉;程娟;闫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64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2组,64例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62±1.46)μmol/L,研究1组为(14.79±2.54)μmol/L,研究2组为(16.02±2.68)μmol/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0.46±0.13)mg/L,研究1组为(38.72±5.37)mg/L,研究2组为(41.18±4.75)mg/L.对照组与研究1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异于正常人群,在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进行诊断、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预后进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疾病的诊断和评价能够更加的客观.
作者:吕星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十分满意16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无一例极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10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3例,极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中接受整体护理的效果比较突出,可以为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改善患者的情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膀胱癌患者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经尿道电切术,对照组术后给予丝裂霉素膀胱内常温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裂霉素膀胱内热灌注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于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3年内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苏学勇;潘翔;刘永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康复知识认知情况、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分布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良率89.13% 高于常规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羟氯喹联合胸腺肽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9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羟氯喹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羟氯喹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结核体、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结核体、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氯喹联合胸腺肽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结肠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三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评价的作用.方法 选取5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PTT、PT及D-dimer水平并比较差异,分析结肠癌患者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PT、APTT、D-dimer水平分别为(18.43±2.16)s、(52.78±5.81)s、(1.89±0.2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5±1.77)s、(33.18±3.67)s、(0.31±0.0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 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明显升高,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杨志超;陈海雁;徐伟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6.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术中个性化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代梅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短钉不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25例单节段不伴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短钉不植骨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起床前(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行影像学测量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并将术前及终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明显纠正,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分别为(23.43±2.81)、(22.78±6.37)mm,均高于术前的(12.36±1.64)mm,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度分别为(9.21±2.26)、(9.15±2.42)°,均低于术前的(22.0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与术后首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ODI指数(5.31±1.23)% 低于术前的(37.7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短钉不植骨法早期效果明显,临床可根据脊柱骨折分类借鉴使用.
作者:郑景陆;周兴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进行调查,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选取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中所培养分离的363株菌种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后于清晨漱口后,在家长及医生辅助下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之后将痰标本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痰标本中所培养分离的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2株,革兰阴性菌201株,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25.62%)、金黄色葡萄球菌(16.25%)、流感嗜血杆菌(23.69%)、肺炎克雷伯菌(11.85%)、大肠埃希菌(10.74%)等.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0)、青霉素(3.23%)、莫西沙星(1.08%)、利奈唑胺(0)具有较低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0)、环丙沙星(1.69%)、利奈唑胺(3.39%)具有较低的耐药性.结论 本院收治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可根据病原菌耐药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促使抗生素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金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统计本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脱发、肌肉关节痛、肌肉无力、恶心呕吐等,其中占比大的为脱发,占比达到了88.71%(55例),白细胞减少次之,占比为83.87%(52例),治疗后护理则主要从心理和对应症护理入手,注意患者肠道反应护理,以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虽然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两种较为有效的药物,但药物不良反应非常明显,种类较多,对患者心理和身体都存在严重影响,需要实施较为全面的护理方式,以延长患者生命,降低其治疗不适感.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运动依从性合格率为92.5% 高于参照组的70.0%,实验组用药依从性合格率为97.5% 高于参照组的82.5%,实验组饮食依从性合格率为95.0% 高于参照组的75.0%,实验组过敏原规避依从性合格率为92.5% 高于参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5.2±2.1)分高于参照组的(82.8±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245,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发挥.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三草鼻咽清煎膏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60℃;载气流速为1.6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浓度在0.5781~11.5614 g/L范围内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44%(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三草鼻咽清煎膏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日明;罗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100例(16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和血明目片组和止血芳酸组,各50例(80眼).两组患者服用降糖药,和血明目片组患者接受和血明目片治疗,止血芳酸组患者接受止血芳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和血明目片组视力优于和止血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血明目片组治疗总有效率87.5%(70/80)显著高于止血芳酸组75.0%(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血明目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5/50)显著低于止血芳酸组的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血明目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治疗中的效果较止血芳酸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黎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出生后婴儿生长发育中血清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婴儿,根据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于早期实施干预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早期干预.对比两组的(IGF-1)、(GH)、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两组婴儿在出生3 d后的IGF-1、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个月,观察组婴儿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婴儿的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个月,观察组婴儿的IGF-1、G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6个月,观察组婴儿的MDI分别为(88.74±5.81)、(95.44±4.91),PDI分别为(81.14±5.21)、(89.43±3.78);对照组婴儿的MDI分别为(85.46±2.54)、(83.53±5.64),PDI分别为(77.73±4.64)、(79.82±5.16);观察组婴儿的MDI、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够对婴儿生长发育的IGF-1、GH水平进行有效的调节,值得在新生儿出生后开始应用.
作者:骆玲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分析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 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谷丙转氨酶、血糖、24 h尿蛋白量、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董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呼气流量(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6MWT)分别为(248.8±16.5)、(268.4±18.3)m,对照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250.1±16.8)、(259.0±17.1)m.治疗前,两组患者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有效提高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许伟珍;叶先钦;唐秋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