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招钜泉;谢浩;刘红军

关键词:老年, 支气管肺炎, 疗效,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CD4、CD4/CD8及NK细胞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发生率(7.50%、10.00%、7.50%、15.00%)显著低于参照组(30.00%、27.50%、27.50%、35.00%)(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有助于使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脏层胸膜覆盖与胸膜固定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脏层胸膜覆盖与胸膜固定的效果.方法 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覆盖组与胸膜固定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覆盖组于切割闭合器处理后在肺创面覆盖可吸收纤维网、喷洒生物胶,胸膜固定组则对壁层胸膜行胸膜摩擦.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覆盖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胸膜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覆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与胸膜固定组的12.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后实施脏层胸膜覆盖疗效优于胸膜固定.

    作者:张名文;邓江波;吴家宝;巫国海;范奕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羊水偏少足月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采用单一缩宫素引产,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总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宫颈成熟度评分法(Bishop)评分.结果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及引产到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VAS评分及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7、1.414,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3、10.815,P<0.05).结论 水囊联合缩宫素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引产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提高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度,减轻孕妇引产疼痛.

    作者:李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人文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和对照组的依从率分别为96.7%、73.3%,人文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华强;袁小艳;卓仲芬;袁凯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在高血压急症临床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盐酸拉贝洛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及对机体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使用静脉注射盐酸拉贝洛尔的方式进行降压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压(BP)、心率(H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统计治疗后治疗效果、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患者BUN及S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用药后2 h血压改变显效率88.24%,有效率9.41%;6 h后控制率为95.2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9%.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拉贝洛尔可快速有效控制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安全性高.

    作者: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26例(86.7%),满意3例(10.0%),不满意1例(3.3%),护理满意度为96.7%;常规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18例(60.0%),满意5例(16.7%),不满意7例(23.3%),护理满意度为76.7%;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是一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龚丽华;贾秀芬;袁建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与评价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实施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素华;李浅峰;梁伟容;王玉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效果及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39例肝癌破裂患者中30例经急诊TACE介入治疗,止血效果良好,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30 d治疗后TACE治疗者存活率为90.00%(27/30);随访180 d,其生存率为43.33%(13/30).其余9例给予保守治疗方案,经30 d治疗后存活率为33.33%(3/9),随访180 d存活率为22.22%(2/9).TACE介入治疗患者的存活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保守治疗方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ACE介入治疗患者30 d后存活情况与其血红蛋白浓度、肌酸酐浓度、Child-Pugh分级结果以及TACE方式有一定的关联,经回归分析显示,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接受TACE介入治疗(OR=0.077,P=0.0201<0.05)以及血红蛋白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可促使生存率提高;血红蛋白高浓度是经TACE介入治疗患者30 d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10,P=0.0362<0.05).结论 急诊TACE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较低,提高30 d生存率.

    作者:王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与转运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院前急救与转运中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0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急救措施和效果.结果 108例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为7~38 min,平均急救转运时间(21.24±8.85)min.108例患者中显效78例(72.22%),有效23例(21.30%),无效4例(3.70%),死亡3例(2.78%);总有效101例,总有效率为93.52%.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与转运时,抓住有效时间,及时对因抢救,安全进行转运,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有效率和患者存活率.

    作者:齐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17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的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对其中160例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术后均行病理切片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其效果.结果 160例患者采用高频电刀治疗5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4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ESD)治疗95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0例,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10例;160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性质经超声内镜诊断正确为130例,诊断错误为30例,诊断正确率为81.25%.病灶起源层次诊断正确为153例,诊断错误为7例,诊断准确率为95.63%.结论 联合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及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13.24±3.51)mmol/L、(16.21±4.24)mmol/L、(11.13±1.24)% 和(67.38±3.12)分,综合组分别为(13.67±3.24)mmol/L、(15.14±4.16)mmol/L、(11.45±1.42)% 和(67.35±3.15)分;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7.44±1.82)mmol/L、(9.13±2.24)mmol/L、(6.12±2.51)%、(31.12±3.21)分,低于对照组的(9.32±2.41)mmol/L、(11.24±5.29)mmol/L、(8.14±1.92)%、(45.15±3.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52±2.42)分、(95.52±2.62)分、(95.62±2.22)分、(96.52±2.62)分,对照组分别为(84.40±2.77)分、(87.40±5.57)分、(86.62±2.59)分、(87.40±2.57)分.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遵医行为和糖尿病疾病知识认知,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或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

    目的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进行血浆和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测定,并建立相关的方法体系.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阿霉素后,取大鼠血浆中的成分和各种肝脏组织成分,经过蛋白沉淀和有机物萃取的方式,使用氮气进行吹干操作,流动相的复溶工作,处理完成之后,综合使用反相高效液色谱荧光检测法的方式进行阿霉素含量的检验.结果 经过充分的检验,血浆中关于阿霉素浓度的小检测值为6 ng/ml,其浓度在6~1000 ng/ml的浓度范围中相对较好;在肝脏中的小检测值为26 ng/ml,其中在26~2000 ng/ml的浓度之间内部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结论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能够较好地测定血浆和肝组织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其操作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且简便易行,稳定性强.

    作者:蔡迪鸣;张爽;刘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肠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检测结肠癌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三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评价的作用.方法 选取5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PTT、PT及D-dimer水平并比较差异,分析结肠癌患者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PT、APTT、D-dimer水平分别为(18.43±2.16)s、(52.78±5.81)s、(1.89±0.25)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5±1.77)s、(33.18±3.67)s、(0.31±0.0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 结肠癌患者PT、APTT、D-dimer水平明显升高,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杨志超;陈海雁;徐伟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罗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乳房发育年龄与母亲初潮年龄及身高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及初潮年龄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46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组,43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作为对照组,40例乳房未发育且年龄与研究组匹配的女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女童的乳房发育年龄、母亲初潮年龄及母亲身高情况,并对研究组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及初潮年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女童母亲身高(155.22±4.62)cm及母亲月经初潮年龄(12.12±2.12)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2±3.21)cm、(13.11±3.21)岁及正常对照组的(159.30±3.35)cm、(13.98±2.89)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母亲月经初潮年龄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r=0.492、0.531,P<0.05),但与父亲身高无相关性(r=0.087,P>0.05).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乳房发育年龄同其母亲的身高及月经初潮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及母亲身材矮小情况同其青春期提前或者性早熟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调查及抗生素合理应用策略研究

    目的 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进行调查,以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选取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中所培养分离的363株菌种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后于清晨漱口后,在家长及医生辅助下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之后将痰标本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痰标本中所培养分离的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2株,革兰阴性菌201株,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25.62%)、金黄色葡萄球菌(16.25%)、流感嗜血杆菌(23.69%)、肺炎克雷伯菌(11.85%)、大肠埃希菌(10.74%)等.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0)、青霉素(3.23%)、莫西沙星(1.08%)、利奈唑胺(0)具有较低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0)、环丙沙星(1.69%)、利奈唑胺(3.39%)具有较低的耐药性.结论 本院收治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可根据病原菌耐药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促使抗生素临床应用更加合理,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金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起副溶血弧菌感染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测

    目的 对2017年中山区一起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方法 采集15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的15份肛拭子、10份残余剩饭,5份茶碗涂抹样等样品进行副溶血弧菌进行常规检验与血清学检验,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检测毒力基因.结果 检测15份肛拭子和10份食品样本中,12份肛拭子检出副溶血弧菌占80%,1份食物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占10%,所有菌株血清型为O3:K6,tdh毒力基因为阳性.结论 该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感染.

    作者:姜大栋;李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应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R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氯氮平与氨磺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治疗及恢复、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奥氮平致糖脂代谢异常的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致糖脂代谢异常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31例因服用奥氮平治疗而导致糖脂代谢异常的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治疗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后,31例患者空腹血糖为(4.31±1.27)mmol/L,三酰甘油为(2.01±0.56)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74±0.68)mmol/L,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6.70±1.34)、(3.90±1.43)、(1.12±0.3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所致糖脂代谢异常临床护理中,可采取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法,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立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 探析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和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罗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妇科肿瘤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卵巢穿刺活检术取材,观察患者的病理诊断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3例取材成功,均获得确诊,定性诊断率为94.29%(33/35),3例穿刺病理为良性,30例为恶性病变.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局部血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用于对卵巢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引导下经皮卵巢穿刺活检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蒋泽波;谢文静;梁俊明;谢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