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

余杰

关键词:氯氮平,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与意义
摘要:目的 讨论应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R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氯氮平与氨磺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治疗及恢复、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17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的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对其中160例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术后均行病理切片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其效果.结果 160例患者采用高频电刀治疗5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4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ESD)治疗95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0例,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10例;160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性质经超声内镜诊断正确为130例,诊断错误为30例,诊断正确率为81.25%.病灶起源层次诊断正确为153例,诊断错误为7例,诊断准确率为95.63%.结论 联合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及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评价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十分满意16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无一例极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10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3例,极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中接受整体护理的效果比较突出,可以为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改善患者的情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罗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呼气流量(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6MWT)分别为(248.8±16.5)、(268.4±18.3)m,对照组治疗前后6MWT分别为(250.1±16.8)、(259.0±17.1)m.治疗前,两组患者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有效提高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许伟珍;叶先钦;唐秋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运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试验组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为(5.2±1.4)min,参照组为(7.3±1.7)min,试验组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为(7.0±0.6)min,参照组为(9.2±1.3)min,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为(8.7±1.1)min,参照组为(12.5±1.9)min,试验组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可以有效加快麻醉术后恢复速度,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更有保证.

    作者:白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采用环乳晕小切口术与常规手术切除治疗对其伤口愈合时间、乳房外观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及乳房外观(正常与乳晕塌陷)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0±5.4)min,术中出血量为(28.9±2.1)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9.7±6.5)min,术中出血量为(39.7±2.9)ml;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6.5±2.0)d,瘢痕宽度为(1.8±0.2)cm;对照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6)d,瘢痕宽度为(3.9±0.4)cm;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正常20例,乳晕塌陷0例,乳房外观美观度为100.0%;对照组乳房外观正常15例,乳晕塌陷5例,乳房外观美观度为75.0%;观察组乳房外观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乳晕小切口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胡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配合替罗非班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干预后负性心理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69%(1/59)、1.69%(1/59)、0,常规组分别为11.86%(7/59)、11.86%(7/59)、8.47%(5/59),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还可减少MACE发生风险.

    作者:门莉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0例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断神经内分泌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平均心脏功能恢复时间、房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16±1.24)d,有2例(3.64%)患者发生房颤;对照组患者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7.24±2.16)d,有8例(14.55%)患者发生房颤;两组平均心脏功能恢复时间及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通过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心室重构,控制患者血压以及心率,阻断神经分泌对治疗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海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药学服务对治疗癌症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治疗癌症疼痛的影响.方法 66例老年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临床药学服务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医师常规治疗,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在医师常规治疗基础上,由临床药师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原则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12例、改善16例、稳定5例、降低0例、明显降低0例,对照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5例、改善12例、稳定16例、降低0例、明显降低0例,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药学服务组患者疼痛处理满意度为72.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师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临床药学服务,可以降低癌症患者的疼痛强度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疼痛处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张卫;陈丽英;陈昌南;潘岐作;谭斌;房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手段,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参照组为78.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效肯定,显著改善了患者肢体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其预后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言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运用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 探析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妇羊水栓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和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罗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胃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炎宁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罗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64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2组,64例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62±1.46)μmol/L,研究1组为(14.79±2.54)μmol/L,研究2组为(16.02±2.68)μmol/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0.46±0.13)mg/L,研究1组为(38.72±5.37)mg/L,研究2组为(41.18±4.75)mg/L.对照组与研究1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异于正常人群,在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进行诊断、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预后进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疾病的诊断和评价能够更加的客观.

    作者:吕星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4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术后2 d观察两组患者肛周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术后2 d,研究组患者肛周疼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1.09)分,远高于对照组的(6.18±0.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减轻肛周脓肿患者肛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细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番茄红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番茄红素的作用机制.方法 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组、番茄红素5 mg/kg组、番茄红素10 mg/kg组、番茄红素20 mg/kg组,每组30只.舒血宁注射组、番茄红素组在手术30 min前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组、舒血宁注射组和番茄红素组采用夹闭左肺门的方式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模式制备,假手术组不进行夹闭左肺门手术,其他操作和手术组一样.观察六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比较六组大鼠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值、细胞凋亡指数、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番茄红素10、20 mg/kg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大鼠肺细胞凋亡处理效果好的是番茄红素20 mg/kg预处理.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番茄红素10、20 mg/kg组大鼠肺组织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和MPO活性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番茄红素10、20 mg/kg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番茄红色剂量为20 mg/kg时发现实验大鼠的预后效果为佳.结论 番茄红素对于肺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主要是因为番茄红素能够改善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肺组织氧化.

    作者:刘伟存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选择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欧洲脑卒中评定量表评分以及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欧洲脑卒中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为(16.60±3.41)d,观察组为(9.36±2.36)d;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日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CD4、CD4/CD8及NK细胞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发生率(7.50%、10.00%、7.50%、15.00%)显著低于参照组(30.00%、27.50%、27.50%、35.00%)(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有助于使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招钜泉;谢浩;刘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阳西县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阳西县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3525例在阳西县居住≥3年居民,均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分析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结果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8.03%,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7.46%,甲状腺腺瘤27.92%,结节性甲状腺腺肿15.90%,甲状腺癌7.4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65%,甲状腺功能减退3.18%,亚急性甲状腺炎2.47%.甲状腺疾病患者与非甲状腺疾病者的性别、年龄、饮食、碘摄入量、心理压力、烟酒嗜好及甲状腺疾病史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西县地区甲状腺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碘摄入量、心理压力、烟酒嗜好及甲状腺疾病史等方面有关.

    作者:欧志雄;袁潜;胡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积极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 d和手术后体温(T)、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前1 d与手术后T、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1 d与手术后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T(37.4±1.1)℃、HR(80.5±4.3)次/min均明显高于手术前1 d(36.4±2.1)℃、(78.4±4.2)次/min(P<0.05).结论 积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控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婉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对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分析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手段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 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谷丙转氨酶、血糖、24 h尿蛋白量、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环孢素A联合激素冲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董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