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隋华强;袁小艳;卓仲芬;袁凯平

关键词:面部凹陷性瘢痕, 人性化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人文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和对照组的依从率分别为96.7%、73.3%,人文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罗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乳房发育年龄与母亲初潮年龄及身高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及初潮年龄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46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组,43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作为对照组,40例乳房未发育且年龄与研究组匹配的女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女童的乳房发育年龄、母亲初潮年龄及母亲身高情况,并对研究组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及初潮年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女童母亲身高(155.22±4.62)cm及母亲月经初潮年龄(12.12±2.12)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2±3.21)cm、(13.11±3.21)岁及正常对照组的(159.30±3.35)cm、(13.98±2.89)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女童乳房发育年龄同母亲身高、母亲月经初潮年龄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r=0.492、0.531,P<0.05),但与父亲身高无相关性(r=0.087,P>0.05).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乳房发育年龄同其母亲的身高及月经初潮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及母亲身材矮小情况同其青春期提前或者性早熟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应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R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R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氯氮平与氨磺必利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治疗及恢复、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运动依从性合格率为92.5% 高于参照组的70.0%,实验组用药依从性合格率为97.5% 高于参照组的82.5%,实验组饮食依从性合格率为95.0% 高于参照组的75.0%,实验组过敏原规避依从性合格率为92.5% 高于参照组的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5.2±2.1)分高于参照组的(82.8±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245,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发挥.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4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术后2 d观察两组患者肛周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患者肛周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术后2 d,研究组患者肛周疼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1.09)分,远高于对照组的(6.18±0.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减轻肛周脓肿患者肛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细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CD4、CD4/CD8及NK细胞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喘、发热、咳嗽、啰音等肺炎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发生率(7.50%、10.00%、7.50%、15.00%)显著低于参照组(30.00%、27.50%、27.50%、35.00%)(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采用匹多莫德有助于使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招钜泉;谢浩;刘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胃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炎宁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罗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选择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欧洲脑卒中评定量表评分以及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欧洲脑卒中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为(16.60±3.41)d,观察组为(9.36±2.36)d;观察组患者脑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日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给予单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A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白天SBP平均值(dSBP)、白天DBP平均值(dDBP)、夜间SBP平均值(nSBP)、夜间DBP平均值(nDBP)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其控制效果更为显著,从长远疗效而言更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胡顺玲;朱正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康复知识认知情况、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分布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良率89.13% 高于常规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康复知识认知情况,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或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

    目的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进行血浆和肝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测定,并建立相关的方法体系.方法 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阿霉素后,取大鼠血浆中的成分和各种肝脏组织成分,经过蛋白沉淀和有机物萃取的方式,使用氮气进行吹干操作,流动相的复溶工作,处理完成之后,综合使用反相高效液色谱荧光检测法的方式进行阿霉素含量的检验.结果 经过充分的检验,血浆中关于阿霉素浓度的小检测值为6 ng/ml,其浓度在6~1000 ng/ml的浓度范围中相对较好;在肝脏中的小检测值为26 ng/ml,其中在26~2000 ng/ml的浓度之间内部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结论 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能够较好地测定血浆和肝组织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其操作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且简便易行,稳定性强.

    作者:蔡迪鸣;张爽;刘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176例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的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对其中160例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术后均行病理切片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其效果.结果 160例患者采用高频电刀治疗5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4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ESD)治疗95例,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0例,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10例;160例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性质经超声内镜诊断正确为130例,诊断错误为30例,诊断正确率为81.25%.病灶起源层次诊断正确为153例,诊断错误为7例,诊断准确率为95.63%.结论 联合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诊断及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6.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卵巢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妇科肿瘤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卵巢穿刺活检术取材,观察患者的病理诊断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3例取材成功,均获得确诊,定性诊断率为94.29%(33/35),3例穿刺病理为良性,30例为恶性病变.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局部血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用于对卵巢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引导下经皮卵巢穿刺活检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蒋泽波;谢文静;梁俊明;谢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文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人文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和对照组的依从率分别为96.7%、73.3%,人文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华强;袁小艳;卓仲芬;袁凯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醒脑静结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54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4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2±2.13)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9.67±4.23)分,优于对照组的(14.58±2.35)、(84.34±4.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9.17%,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梗死运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不单能够提升治疗成效与生存质量,还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应在医学领域内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朱成楼;陆平;汪绪伦;周志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氨溴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联合氨溴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氨溴索治疗)、舒利迭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氨溴索组(采用氨溴索治疗),各50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氨溴索组的78.00% 与舒利迭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CO2、PO2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PCO2明显低于氨溴索组与舒利迭组、PO2明显高于氨溴索组与舒利迭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pH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VC、FEV1、PEF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氨溴索组与舒利迭组(P<0.05).氨溴索组发生2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舒利迭组发生2例咽喉不适,1例口咽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联合组发生咽喉不适与口咽感染各1例,3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氨溴索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肺通气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志伟;申海燕;杨健希;周锦雄;梁炯林;何永能;胡民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配合替罗非班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干预后负性心理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69%(1/59)、1.69%(1/59)、0,常规组分别为11.86%(7/59)、11.86%(7/59)、8.47%(5/59),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缓解负性心理,还可减少MACE发生风险.

    作者:门莉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积极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 d和手术后体温(T)、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前1 d与手术后T、HR、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1 d与手术后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T(37.4±1.1)℃、HR(80.5±4.3)次/min均明显高于手术前1 d(36.4±2.1)℃、(78.4±4.2)次/min(P<0.05).结论 积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控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婉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阳西县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阳西县地区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3525例在阳西县居住≥3年居民,均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分析疾病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结果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为8.03%,其中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7.46%,甲状腺腺瘤27.92%,结节性甲状腺腺肿15.90%,甲状腺癌7.4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65%,甲状腺功能减退3.18%,亚急性甲状腺炎2.47%.甲状腺疾病患者与非甲状腺疾病者的性别、年龄、饮食、碘摄入量、心理压力、烟酒嗜好及甲状腺疾病史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西县地区甲状腺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碘摄入量、心理压力、烟酒嗜好及甲状腺疾病史等方面有关.

    作者:欧志雄;袁潜;胡长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