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53例的临床疗效

祝新

关键词: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使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实施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优化预后质量,同时该疗法下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运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感觉(89.36±5.37)分、躯体感觉(83.67±6.68)分、睡眠状态(88.45±6.43)分、生活满足感(91.81±5.49)分、认知功能(88.64±5.5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83.28±10.26) mmHg、收缩压(128.89±10.25)mmHg,均优于护理前(t=8.9181、15.1444,P<0.05)及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更能改善其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病血液病骨髓检查结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首次骨髓涂片干抽或稀释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 B65-01型骨髓活检针,抽取骨髓涂片0.2 cm,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8例骨髓活检中,33例(确诊率86.8%)患者已经得到明确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骨髓转移性肿瘤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5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诊断不明15例。结论:骨髓活检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与组织学形态检查等,可以使老年血液病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高,终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东艳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褥疮护理的认识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对发生褥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褥疮护理方面的认识、预防及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努力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徐晓利;赵梅;姜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霾天没太阳怎么补钙

    补钙离不开维生素D,这是因为维生素D在人体内可以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沉积。如果仅仅补充钙剂而忽略了维生素D,那么体内的钙大多由于不能吸收和有效利用而对骨骼起不了作用。而获取维生素D,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多晒太阳。因此,确实是只有多晒太阳才能更好地补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感染鼻腔毛霉菌1例

    通过观察1例糖尿病感染鼻腔毛霉菌患者患病过程,得知由于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增加,且疾病发展快,病死率高,故对此病保持高度警惕,以便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燕来;李美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90例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化疗后肝损伤老年肿瘤患者90例,对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肝损伤42例(46.7%),其中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3例(7.1%),与未发生肝损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20例(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类型差异显著,但和肿瘤分期无明显关联。肝损伤主要表现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前两个化疗周期是肝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期,化疗显效率达95.2%。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与其年龄、肿瘤分期以及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之间无明显关联性,肝脏转移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化疗引起的肝损伤预后效果较好,无需进行减量或延迟化疗。

    作者:张长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干休所糖尿病患者保健管理探讨

    本文通过管理模式、管理措施、管理目标3个方面探讨干休所糖尿病患者的保健管理,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疾病控制,大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作者:蔡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黄芪通脉汤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通脉汤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同时配伍黄芪通脉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痊愈7例(21.88%),治疗显著15例(46.87%),治疗有效8例(25%),治疗无效2例(6.25%)。2组患者治疗痊愈16例(50%),治疗显著13例(40.63%),治疗有效3例(9.37%),无治疗无效的患者。1组患者出现胃溃疡4例(12.5%),皮肤瘙痒患者1例(3.13%),无肝肾功能损害患者。2组无并发症患者。结论:黄芪通脉汤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建民;郭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长期口服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浆和肽素的变化,探讨缬沙坦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和肽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治疗8个月与1个月比较,血浆和肽素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8个月的血浆和肽素水平与同时间段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 LUEF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VESD 及 LVEDD 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缬沙坦能够抑制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和肽素的分泌,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阿布都艾尼·阿布来提;魏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分娩产妇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理能力显著提高,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及出院指导的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产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春涛;张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并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会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全程出血量、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傲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膝关节创伤患者124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Neer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9.4%、67.8%,观察组分别为88.7%、96.8%,对照组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关节头坏死、脱位、异位骨化、关节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技术配合微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毛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易病人群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4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明显减少感染复发率,并可明显改善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的各种病症,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反复感染患儿较多,匹多莫德是打断反复感染怪圈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主要给予止血、脱水治疗,且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局部麻醉下选择YL-1型穿刺针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MA 评分(27.1±10.1)分,Barthel 指数评分(23.1±20.5)分,治疗后 FMA 评分(64.6±18.5)分,Barthel 指数评分(64.1±18.6)分。对照组治疗前 FMA 评分(27.2±10.2)分,Barthel 指数评分(23.2±20.6)分,治疗后 FMA 评分(35.6±8.8)分, Barthel指数评分(34.2±12.0)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足下垂、足内翻、肩手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柱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居民为健康教育对象,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积极参加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社区居民,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自我诊断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了自我照顾能力,提高了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王巧慧;张芳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炤;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拟润肺化痰膏治疗慢性咳嗽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润肺化痰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溴索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润肺化痰膏外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好转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好转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RP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肺化痰膏治疗慢性咳嗽是临床较好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昊;谢永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胸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卫华;董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腔镜处理节育环嵌顿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宫腔镜下取出节育器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的取器困难患者60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取环均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取环有明显优势,对临床上节育环嵌顿有一定价值。

    作者:齐义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