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

宋侠

关键词:大黄, 药理, 肾脏疾病, 运用
摘要:为探讨和分析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本文研究总结大黄药理和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发现大黄存在抗菌、泻下、抗肿瘤、降压、消炎镇痛、排毒以及减肥降脂等功效,对精神病、肾功能不全、胰腺炎以及肝胆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对于肾脏病来说,大黄的治疗作用是依据大黄存在多种生理活性,大黄存在调节免疫、抗菌消炎、利尿消肿、活血解毒以及调节代谢等作用,对受损肾组织起到保护和修复,对系膜细胞的DNA合成也存在抑制作用,利于蛋白质代谢,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被抑制,废物毒素排泄加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退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以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不同阶段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以及肉眼所见黄疸消退时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为(40.8±17.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1.5±12.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1±1.9)d,短于对照组的(7.0±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加以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能进一步保障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治疗的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志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社区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社区预防对策.方法 800例社区居民,统计高血压病发生率,分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然后采取有效的对策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800例社区居民当中,高血压病患者共有80例,发病率为10.00%.高年龄、高体质量指数(BMI)、抽烟、喝酒、高脂高盐饮食以及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等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干预后,80例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良好、适量运动、合理膳食、遵守医嘱、定时服药、健康知识掌握所占比例分别为93.75%、92.50%、95.00%、98.75%、98.75%、97.50%,均高于干预前的68.75%、50.00%、62.50%、72.50%、72.50%、6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高BMI、抽烟、过量喝酒、高脂高盐饮食以及有家族病史等.明确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程度,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陈秋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 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为(76.38±9.74)分,高于对照组的(60.25±10.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优化其生活质量.

    作者:蔡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加用强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75±5.82)分,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4.67±7.73)分,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为(45.11±4.28)分,乙组患者的SDS评分为(56.39±6.27)分,甲组患者的SDS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5.08±4.31)分,乙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72±6.38)分,甲组患者的SAS评分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强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也明显得到了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喘鸣、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为(4.2±1.4)d,短于对照组的(7.2±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5.3±1.2)d,短于对照组的(8.2±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并用盐酸氨溴索对治疗COPD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有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陈水年;陈豪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对患者采取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8.56±1.13)分,对照组VSA评分为(8.52±1.1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为(4.22±0.75)分,低于对照组的(5.14±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可靠,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维;吴青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研究.方法 52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为剖宫产术前使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为剖宫产术前术后均使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下降的趋势.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术后12 h收缩压为(128.73±11.52)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8.61±9.46)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7.38±11.22)、(84.15±8.59)mm Hg;实验组术后24 h收缩压为(125.70±10.18)mm Hg,舒张压为(77.92±7.09)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2.69±8.38)、(83.38±7.7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在治疗妊高症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再配合降压药的配合,能够安全有效的降低孕产的血压,可以作为治疗妊高症的首选药.

    作者:邢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酸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135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HD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A组)66例,轻度子痫前期(B组)38例,重度子痫前期(C组)31例.另选行产前检查的33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检测四组Cys-C、UA、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组患者血清Cys-C和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25、60.81,P<0.01);且A、B、C三组间血清Cys-C和UA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05、12.34,P<0.01);A组和B组血清BUN、Scr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BUN、Scr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血清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B组(P<0.01).结论 血清Cys-C、UA水平均为反映HDC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评价HDCP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萍;何霞;林俐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

    目的 观察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方法 74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联活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肠道菌群情况和肠道屏障功能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分别为(9.3±0.6)、(9.1±0.7)、(8.2±0.4)、(8.1±0.6)copies/g和(1.4±0.2),术后10 d分别为(8.4±0.5)、(7.9±0.6)、(9.4±0.7)、(9.3±0.8)copies/g和(0.8±0.2),术后60 d分别为(9.1±0.6)、(8.9±0.7)、(8.7±0.5)、(8.3±0.5)copies/g和(1.3±0.2);对照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分别为(9.3±0.6)、(9.0±0.8)、(8.1±0.5)、(8.1±0.7)copies/g和(1.4±0.3),术后10 d分别为(8.0±0.4)、(4.3±0.6)、(9.9±0.8)、(9.6±0.8)copies/g和(0.6±0.1),术后60 d分别为(8.4±0.6)、(6.9±0.5)、(9.2±0.7)、(9.1±0.5)copies/g和(0.9±0.2).两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6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值(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相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降低,而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肠道菌群呈现失调状态,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出现异常;给予患者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维护肠道屏障功能情况.

    作者:夏冰清;朱晶宇;阮巍山;高燕萍;叶建明;张秋生;曾志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体位训练联合热庵包热敷在预防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体位训练联合热庵包热敷在预防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处理措施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研究组,35例)和C组(研究组,35例).A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性治疗措施,B组仅进行术前干预,即体位训练法,C组患者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颈部用热庵包热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患者头痛、呕吐、耳鸣和颈部放射痛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7.1%、14.3%、8.6%、8.6%,均低于B组的31.4%、34.3%、20.0%、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外科体位综合征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在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后采用热庵包热敷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健东;梁务容;陈宇宁;胡启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18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患者1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开腹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患者13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0.2±20.3)min、术中出血量(58.6±10.2)ml、术后排气时间(1.9±0.5)d、进流质饮食时间(3.2±0.6)d、术后住院时间(7.9±2.0)d;对照组手术时间(135.2±22.5)min、术中出血量(158.6±42.0)ml、术后排气时间(2.9±0.7)d、进流质饮食时间(5.9±1.1)d、术后住院时间(17.8±5.2)d.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复发率为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专项护理措施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措施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4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专项组和基础组,每组20例.基础组采用基础护理,专项组采用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专项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基础组(0 VS 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95.00%VS 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措施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实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柳;周浪;卢见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质量控制小组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QC)小组活动在减少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留置导尿的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6月留置导尿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留置导尿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留置导尿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QC小组,按照PDCA循环法,对躁动患者UEX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躁动患者UEX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实施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结果 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QC小组活动不仅降低了躁动患者UEX发生率,还充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娄艳华;邵寒梅;胡惠贤;周用桂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6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实验组给予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取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能显著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卢嘉勇;吕保阶;李佩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60例镇痛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B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娩.选取同期80例未行镇痛分娩的产妇作为C组.比较三组分娩情况.结果 A组和B组的镇痛15 min、镇痛30 min、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B组镇痛15 min、镇痛30 min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为(195.44±34.77)s,B组的镇痛起效时间为(43.26±9.72)s,B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01,P<0.05).三组产妇镇痛后30 min的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明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取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采取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等系列症状恢复时间有效缩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郎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WAVE-ONE联合pathfile用于老年患者前牙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WAVE-ONE联合pathfile镍钛器械与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前牙区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使用WAVE-ONE+pathfile预备根管,B组使用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平均根管预备时间为(4.4±0.5)min,明显短于B组的(6.7±0.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0%,与B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舒适率为90%,明显高于B组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 d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ONE联合pathfile能提高根管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谢苗苗;兰馨;何辉权;孟婷;叶钟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龙氏正骨结合肌肉拉伸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龙氏正骨结合肌肉拉伸治疗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拉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氏正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直观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患者在肌肉拉伸治疗基础上联合龙氏正骨治疗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宽举;刘昕;刘日琳;郭章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三七的药理作用与真伪鉴别

    三七具有保肝利胆、抗血栓、抗炎镇痛、补血以及止血等功效,对泌尿生殖、中枢神经、循环以及消化等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应用中,可通过性状观察和理化方法进行鉴别,确保三七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本文阐述三七的药理作用,并总结如何辨别三七的真伪,为临床中三七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秦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用于脑卒中稳定期老年患者中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30例稳定期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a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ra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针灸配合康复锻炼用于老年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杰;孟庆天;周亚;张建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