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松;管亚静;王晓丽;孟艳杰
目的 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肥大局部组织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5.4±11.5)min、术中出血量(212.4±24.5)ml、术后住院时间(6.0±0.8)d、留置尿管时间(4.9±0.6)d、膀胱冲洗时间(1.8±0.5)d优于对照组的(76.3±11.8)min、(382.4±28.5)ml、(7.1±0.9)d、(5.2±0.6)d、(2.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5).结论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疗效显著,与传统切除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手术耗时短、术后膀胱冲洗及留置导尿时间短等特点,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洪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营养护理干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TG、TC、LDL-C、ApoB分别为(1.57±0.35)mmol/L、(5.26±0.89)mmol/L、(3.68±0.34)mmol/L、(1.13±0.22)g/L,均优于对照组的(1.77±0.45)mmol/L、(5.97±0.79)mmol/L、(3.93±0.64)mmol/L、(1.36±0.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营养护理干预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邱志静;郝晨红;李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LVEF及CO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V、LVEF及CO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振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74例帕金森病患者,对其非运动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74例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51.22±6.34)分、护理后为(46.65±3.02)分,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52.12±5.78)分、护理后为(47.45±5.02)分,护理后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疼痛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14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70例.常规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疼痛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产妇对护理及时性、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8.81±2.56)、(18.37±2.16)、(18.49±2.20)、(18.16±2.35)分,干预组分别为(22.68±1.71)、(22.46±2.21)、(23.04±1.63)、(23.82±2.15)分,干预组产妇对疼痛护理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显著缓解产妇的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淑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方法 10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均施以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自身牙齿松脱>1 mm患者共78例,占75.00%;治疗后,自身牙齿松脱>1 mm患者共19例,占18.2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具有十分优良的成效,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行腹膜外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第1例产妇采用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第2例产妇采用Waters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例产妇均无血管、膀胱、输尿管等损伤,无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几乎不受影响.2例产妇切口均Ⅰ级/级甲愈合,均无切口感染的发生,第1例产妇住院8 d、第2例产妇住院10 d.结论 腹膜外手术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要合理应用,鉴于膀胱分离有一定难度,有损伤血管、膀胱或输尿管的可能,在紧急情况下不宜采用,在盆腔探查术或附加手术时不宜采用.
作者:王静;冯淑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神经导航系统在脑肿瘤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99例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脑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3、44.23、25.83,P<0.05).结论 通过在神经导航系统脑肿瘤手术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取得较为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妍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70例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总并发症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17<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8.67±1.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2.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2,P=0.000<0.05).观察组满意21例、尚满意1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13例、尚满意15例、不满意7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8,P=0.031).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还可提高其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保障血透效果.
作者:赵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眼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1年的护理满意度、卫生服务利用度以及出院后视野损伤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视野损伤发生率6%、眼压>2.81 kPa率9%、急诊就诊率5%、再次入院率3%均低于对照组的17%、20%、28%、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1年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措施将护理工作延伸到了患者的生活当中,可以给予患者更加长久的护理,卫生服务利用度也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视野损伤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急诊就诊率和眼压,该护理方式可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进行推广利用.
作者:张瑞娟;郑良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收治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中,以阿司匹林为常见药物和代表性药物,且用药频次高;36例非甾体抗炎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其不良反应具体为胃肠道(44.44%)、肝脏(8.33%)、神经系统(13.89%)、泌尿系统(2.78%)、血液系统(5.56%)、过敏(19.44%)、心血管事件(2.78%)、妊娠期(2.78%).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此外还有肝脏、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过敏、心血管事件、妊娠期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进行预防处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袁本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失眠症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乙组与甲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低于甲组的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0.05).乙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0.0%,高于甲组患者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8<0.05).结论 在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应推广使用.
作者:林森涛;区世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缓慢放脑脊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尼莫通联合腰大池引流缓慢放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脑出血患者中诊断及预防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分为轻度组(GCS评分13~14分,18例)、中度组(GCS评分9~12分,26例)、重度组(GCS评分3~8分,24例),另选同期住院30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于发病时及术后1、3、7 d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检测并比较各组IL-6水平,统计各组患者住院时间、转归及各时间点GCS评分和颅内压,采用Pearson分析其与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时间点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IL-6水平依次升高(P<0.05),治疗后1~7 d轻、中、重各组IL-6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earson分析得出,颅内压水平、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652、0.584,P<0.05),GCS评分、转归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514、-0.654,P<005).结论 外周血及脑脊液中IL-6水平在脑卒中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呈明确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脑卒中及反映脑卒中疾病严重程度有效检测指标.
作者:潘挺军;罗伟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方案对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 98例行胆结石择期手术的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一般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个体化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术后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评分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实验组SAS评分(33.51±8.13)分和SDS评分(40.31±8.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39±9.31)、(56.01±7.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GIQLI量表中躯体生理功能状态(24.21±3.21)分、自觉症状(66.15±4.36)分、日常社会活动状态(16.13±1.75)分、心理情绪状态(21.14±2.05)分、总分(127.63±11.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10±3.11)、(63.19±4.21)、(13.27±1.26)、(16.96±1.91)、(114.52±10.4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方案运用于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中,有利于其心理不良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何燕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治疗甲状腺癌过程中开放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有效且安全的手术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7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术1组和手术2组,每组38例.手术1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手术2组患者采用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2组患者创伤面积(3.49±0.82)cm2、手术时间(81.33±10.31)min、住院时间(4.43±6.25)d、手术出血量(19.37±6.54)ml均优于手术1组的(7.52±2.69)cm2、(98.79±21.02)min、(7.94±4.68)d、(41.20±12.9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9%,低于手术1组的4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手术治疗方式可改善传统手术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常规内科药物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老年CR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32.4%;观察组死亡3例,病死率为8.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3,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B型脑钠肽(BNP)、肌酐(Scr)、胱抑素C(Cys-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均低于对照组,72 h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010、64.629、17.086、12.540、7.317、19.622,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内科药物治疗,CRRT治疗老年CRS患者临床效果更优,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杨思源;陈耀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脂溶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 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50例非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维生素D水平及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为(15.32±4.23)ng/ml低于对照组的(23.14±5.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为(16.3±3.1)d、并发症消失时间(4.9±1.5)d、影像学明显好转时间(16.4±3.9)d、发热持续时间(13.2±3.1)d、肺啰音消失时间为(16.5±3.8)d、住院时间为(19.8±3.5)d均长于对照组的(23.14±5.21)、(14.6±2.9)、(3.3±1.6)、(14.0±3.3)、(11.8±3.2)、(13.8±3.5)、(16.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愈出院时间与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皮红泉;卢盛祥;林启航;吴乐天;陈伟琪;周健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产后乳房胀痛护理两种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中医穴位催乳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乳房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8±0.7)分,对照组产妇VAS评分为(4.2±1.3)分,研究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乳房胀痛采取中医穴位催乳按摩护理,可以使产妇的疼痛明显减轻,使产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明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小儿危重患儿临床护理使用危重护理评分的干预指导效果.方法 90例危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使用危重护理评分干预,2周后对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在危重护理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危重患儿临床护理使用危重护理评分干预措施能够为护理提供参考,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王丽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