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敏
目的:探究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给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度、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40例(80%),实验组为47例(94%);对照组满意度为86%,实验组为98%,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实验组出血次数为(1.4±0.7)次,住院时间为(11.3±2.3)d;对照组出血次数为(2.2±0.3)次,住院时间为(15.7±3.2)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以及优质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优质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动脉溶栓治疗)与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每组4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 h、2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27例(61.4%),显著进步10例(22.7%),进步6例(13.6%),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43/44),对照组基本治愈20例(45.5%),显著进步8例(18.2%),进步5例(11.4%),无效11例(25.0%),总有效率为75.0%(33/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广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0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化湿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56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传统开腹组,76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微创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传统开腹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2.2±9.1)min和(7.7±1.3)d,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9.8±11.2)min和(14.2±2.5)d,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不但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少手术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鸿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解剖锁定接骨板(AL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ALP组,各58例。PFNA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ALP组行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59.71±9.63)min、术中出血量(156.58±23.58)ml、骨折愈合时间(11.26±1.32)周、术后Harris评分(86.77±9.25)分均优于ALP组的(72.26±11.35)min、(217.14±25.69)ml、(13.98±2.14)周、(77.85±8.16)分,且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ALP组(15.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于ALP更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康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评估的价值。方法1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TACE治疗,患者于肝TACE术后约4~5周复查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行MR DWI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检查对照分析,计算出肝内感兴趣区DWI 图像上信号的测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比原发灶与转移灶的ADC值以及碘化油沉积良好与碘化油沉积欠佳患者的ADC值。结果碘化油沉积良好者89例,22例碘化油沉积欠佳;碘化油沉积欠佳患者与碘化油沉积良好患者的ADC值[(1.23±0.06)×10-3 mm2/s VS (1.39±0.12)×10-3 mm2/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1)。DWI发现肝内转移灶32个,原发灶与转移灶的ADC值[(1.21±0.11)×10-3 mm2/s VS (1.46±0.08)×10-3 mm2/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结论MR DWI序列及其ADC值的分析能够较准确的发现和区分原发性肝癌行肝TACE术后癌灶的坏死、残存、复发以及新发的转移病灶,可及时有效的评估肝TACE治疗的疗效,并能指导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
作者:任文妍;赵森;王志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50例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实施微创清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志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在院治疗时采取同样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出院后对照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观察组在遵医嘱服药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优良率为82.7%高于对照组的44.2%,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服药42例(8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42.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降压效果,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治,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黄牡丹皮汤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无一例因为病情严重而进行手术治疗,且服药依从性较佳,均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平均疗程7.5 d,痊愈15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平均疗程5.3 d,痊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朱海玲;刘艳伟;王莹;石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索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0例。氯氮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的氯氮平进行治疗,利培酮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治愈4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氯氮平组治愈5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均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1例,头昏2例,困倦2例,锥外系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氯氮平组出现恶心2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利培酮组出现恶心1例,静坐不稳2例,头昏2例,困倦1例,锥外系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单纯采用氯氮平或单纯采用利培酮治疗临床疗效更佳,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可靠。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67例体检正常健康者作为乙组,均进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观察两组检测差异。结果甲组血小板计数(67.84±15.01)×109/L与大血小板压积(0.17±0.04)%低于乙组,血小板分布宽度(20.78±2.15)fl与凝血酶原时间(21.38±2.45)s高于乙组(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特异性表现可作为诊断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李松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62例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30~80 min,术中出血10~120 ml,胸引管留置时间2~5 d,术后引流量60~150 ml,术后住院时间4~6 d,总住院时间5~10 d。随访5~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可进一步减小创伤,疗效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肺大泡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作者: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医治,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比对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58±4.07)ml、(26.90±8.14)h、(6.11±1.90)d,均优于对照组的(29.46±10.47)ml、(40.63±9.41)h、(10.38±3.89)d(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及复发率(15.09%)均低于对照组(25.58%、58.14%)(P<0.05)。结论给予患儿腹腔镜手术医治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并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良;侯广军;耿宪杰;张现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妇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对照组通过咪达唑仑麻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分别为(2.17±0.41)、(3.97±0.89)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遗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静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遗忘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肖丽;智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72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术中保温护理,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术中保温护理可保持体温稳定,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析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6例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实行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分娩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有4例分娩,分娩率为9.30%;对照组有5例分娩,分娩率为1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05),且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3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以及意义。方法33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结果观察组的总蛋白含量为(83.19±8.95)g/L、球蛋白含量为(37.54±4.32)g/L,均高于对照组的(72.41±7.53)、(25.86±3.29)g/L(P<0.05);观察组白蛋白含量为(39.69±2.62)g/L、白球比为(1.06±0.35),均低于对照组的(48.87±3.05)g/L、(1.89±0.42)(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相关指标的数值变化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作者:龙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