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茹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
作者:方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稳定期用药方案,确定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此类患者的获益与风险。通过查阅国内外指南、文献报道、Meta分析等循证级别高的证据,从获益与风险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理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C级或D级患者可以使用ICS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为防止肺炎风险可选用较低剂量ICS或选用布地奈德吸入。
作者:邓体瑛;张恩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妇科手术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联合麻醉,对照组通过咪达唑仑麻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分别为(2.17±0.41)、(3.97±0.89)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遗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静的效果较好,且患者遗忘的程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少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析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九平面连续扫查法联合节段分析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晚期与中期妊娠系统胎儿检查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孕周的增长,卵圆孔血流速度与卵圆孔直径逐渐增加,直至足月卵圆孔直径≤6.0 mm;在不同孕周下,胎儿的心射血分数变化不大。在房缺胎儿中,卵圆孔直径均值>6.0 mm(6.9 mm),无房缺胎儿的直径均值为4.6 mm。房缺胎儿卵圆孔血流速度为47.7 cm/s,且部分病理为双向分流。无房缺胎儿血流速度均值为<20.0 cm/s(16.1 cm/s)。表明:九平面连续扫查法与节段分析法联合应用,通过与卵圆孔瓣缺与卵圆孔直径观察,可看作诊断房缺的标准。结论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实施节段分析法联合九平面连续扫查法,不但能将心脏许多解剖结构显示出来,而且还能清晰显示胎儿心脏和血流、血管结构和功能等。
作者:毛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应用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2例进行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2例进行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进行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手术全部成功,28例(87.50%)患者经过治疗后下肢水肿出现明显的消退,原有疼痛临床症状也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行走活动,临床疗效评定为显效。16例(50.00%)使用可回收滤器的患者,在8~13 d后发现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滤器全部回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3例(9.38%)患者因其他疾病在术后1年内死亡,4例(12.50%)患者在1年内出现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2例(6.25%)患者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功能损伤,23例(71.88%)患者术后未见其他不良张症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结论应用抗凝或滤器保护下置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柳桓;高江平;王建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9.56±6.58)ml、住院时间(4.10±0.68)d、切口长度(4.35±0.29) cm,均优于对照组的(74.49±11.89)ml、(7.24±0.92)d、(7.15±0.59) 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03%,高于实验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建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96例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血脂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为(116.7±11.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6.1±5.7)mm Hg、总胆固醇为(3.72±1.15)mmol/L、三酰甘油为(1.43±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41±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24±0.5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33.5±11.6)mm Hg、舒张压为(82.3±6.1)mm Hg、总胆固醇为(5.13±1.18)mmol/L、三酰甘油为(1.76±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1±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89±0.68)mmol/L;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理想,同时无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希;苗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析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6例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实行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分娩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有4例分娩,分娩率为9.30%;对照组有5例分娩,分娩率为1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05),且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肖丽;智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对氯氮平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通便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通便显效率93.55%,对照组患者通便显效率74.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氯氮平所致便秘情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Parks切口在斜视显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Parks切口入路治疗),同期20例斜视住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对术后疼痛反应、结膜恢复状况、眼位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实验组轻度49例(90.7%),中度3例(5.6%),重度2例(3.7%)。对照组轻度13例(65.0%),中度5例(25.0%),重度2例(10.0%)。实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52例(96.3%)结膜复位良好,无明显伤口痕迹。眼位满意者,近期47例(87.0%),远期46例(85.2%)。结论斜视手术入路Parks 切口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术野暴露充分,术后瘢痕小,结膜与肌肉无粘连,切口小可不缝合,手术方法易掌握,能有效降低疼痛,防止肌肉粘连,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眼部的美观,值得推广。
作者:赵洋;邹有硕;张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实施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1±0.68)分低于对照组的(4.51±0.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法应用于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302例因瘢痕子宫行计划性剖宫产的产妇,将142例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的产妇列为研究组,160例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层单层连续缝合的产妇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可见的前次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盆腔粘连情况及再次手术进腹时间。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盆腔无粘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美国生殖协会粘连分级(AFS)评分>5分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次手术进腹时间为(5.0±2.3)min,短于对照组的(8.0±5.2)min(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内连续外褥式缝合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肌层单层连续缝合,且发生盆腔粘连几率明显下降,再次手术进腹时间缩短,应作为推荐的子宫切口缝合方式。
作者:汤小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评价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采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 d后,对照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377.7±9.5)pg/ml、(20.2±3.6)mmol/L、(293.9±99.4)μmol/L;实验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别为(276.6±11.8)pg/ml、(13.2±4.4)mmol/L、(257.3±56.2)μmol/L,实验组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5.5)d (P<0.05)。结论在对重症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衰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丰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5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钙蛋白为(17.75±7.91)μg/L,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为(1538.51±289.34)U/L,优于对照组的(26.59±9.76)μg/L、(1025.61±275.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2±5.18)d,短于对照组的(17.94±8.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模式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均具有治疗效果,但连续性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更能够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5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1例、血管痉挛0例、血压升高2例,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血管痉挛3例、血压升高5例,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任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3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因感冒后发生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应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2.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3.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感染后咳嗽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金华;靳燕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94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80.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2.3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英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