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孟志强;郭斌;吴若丹;白云鹤

关键词:老年骨关节结核,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老年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老年骨关节结核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对照组患者给予结核抗体检测。比较两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特异性分别为94.29%、85.71%、8.57%、91.43%、77.14%;对照组分别为77.14%、62.86%、5.71%、85.71%、54.29%。观察组检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31.43%、51.43%、25.71%;对照组患者的结核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分别为25.71%、42.86%、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老年骨关节结核,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的结核抗体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与护理

    目的:讨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与护理。方法84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增加26例(61.90%),对照组患者体重增加38例(90.48%),实验组体重增加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药后体重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患者的体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增加而造成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实施。

    作者:庞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9~2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2.7±4.5)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满意,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治疗组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获得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明显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俊;梁红锁;李林;李红波;韦程寿;黄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96例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血脂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为(116.7±11.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76.1±5.7)mm Hg、总胆固醇为(3.72±1.15)mmol/L、三酰甘油为(1.43±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41±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24±0.5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133.5±11.6)mm Hg、舒张压为(82.3±6.1)mm Hg、总胆固醇为(5.13±1.18)mmol/L、三酰甘油为(1.76±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1±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89±0.68)mmol/L;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理想,同时无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希;苗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胰腺癌标准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胰腺癌标准根治术与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胰腺癌根治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胰腺癌扩大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术后1、3年生存率(80%、40%)高于对照组(5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效果优于标准根治术,疗效肯定。

    作者:关佳楠;宋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75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变化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为(6.72±1.73)mm,治疗后为(1.83±0.48)m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相比之前显著降低(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其中15例月经正常,20例月经稀少,40例绝经;随访1年发现,患者中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不良症状为9例,复发率为12%。结论对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玲;肖凤珍;王彩霞;吕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SGB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SGB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38例,均连续应用4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分别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24.7±2.1)分、ADL评分(70.8±2.9)分优于对照组(20.3±1.5)、(63.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有助于改善V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李小云;潘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110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邵明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94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80.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2.3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英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OCT观察对比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前房、裂隙灯、房角镜、OCT等检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情况及二者检查情况。结果23例(2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眼压为(15.53±4.6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术前的(37.30±3.29)mm Hg (P<0.01)。术前及术后4个对应方位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OCT房角检查与房角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可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房角镜、OCT房角检查具有一致性。

    作者:廖武;曾广川;肖琛辉;谭叶辉;刘方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会阴3D超声观察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会阴3D超声应用于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00例产后妇女,根据有无便秘症状分为便秘症状组和无便秘症状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产后42 d、3个月、6个月、1年的经会阴3D超声观察静息、Valsalva动作、缩肛状态的盆底裂孔的变化差异。结果在Valsalva动作及缩肛动作状态下,产后42 d、3个月、6个月便秘症状组的盆底裂孔各项指标[(56.55±2.05)mm、(43.62±1.75)mm、(158.50±3.25)mm2及(50.55±2.45)mm、(42.66±3.55)mm、(118.60±6.85)mm2]均明显大于无便秘症状组(P<0.05)。结论经会阴3D超声探查便秘产后妇女的盆底裂孔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梅清;古艳;黎佔芳;黄妙玲;黄伟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析食管贲门癌术后二次手术的诱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二次手术者11例(0.55%),分析其实施二次手术的原因。结果11例实施二次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吻合口并发症者7例,占63.64%;出现胸腔内出血者2例,占18.18%;出现乳糜胸者2例,占18.18%。所有患者在实施二次手术治疗之后,仅1例因吻合口漏过重而死亡,其余10例均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0.91%。结论导致食管贲门癌患者实施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便是吻合口漏、胸腔内出血及乳糜胸等,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要提高其操作水平,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要做到术后并发症的及早发现与治疗,从而确保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死亡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无痛型心肌梗死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恶心呕吐发生率85.0%高于对照组53.3%、呼吸困难发生率65.0%高于对照组26.7%(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0%高于对照组13.3%(P<0.05)。发病1个月内,实验组死亡率35.0%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需要尽早治疗,研究早期症状,可以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吴瑕;孙丹;孙俐俐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地尔硫与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地高辛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地尔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9例,有效例数为15例,显效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7.5%;干预组患者治疗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07<0.0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肖丽;智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6例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行宫腔镜手术,对照组实行经腹子宫纵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分娩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有4例分娩,分娩率为9.30%;对照组有5例分娩,分娩率为1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05),且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子宫纵隔畸形的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出血性脑梗死的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则使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药物过敏2例,治疗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1例,发生呕吐症状2例,用药停止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没有发生明显异常。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0.2±2.8)分,对照组为(16.5±2.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数也较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冀书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实施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21±0.68)分低于对照组的(4.51±0.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法应用于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低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出现低钾血症患者18例,低钾血症发生率为25.0%。低钾血症患者和非低钾血症患者总钾摄入量和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患者腹膜透析液用量和腹膜透析剂量显著高于非低钾血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与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存在直接联系,为确保患者腹膜透析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腹膜透析剂量和腹膜透析液用量。

    作者:李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8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因胸痛入院,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每组22例,对所有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血清胱抑素C [(1.02±0.24)mg/L VS (1.29±0.54)mg/L VS (1.68±0.66)mg/L VS (2.17±0.78)mg/L]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现增加趋势(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且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密切联系,可作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依据。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组和未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TSH)、空腹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作相应的对比分析。统计两组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HDL-C水平为(1.22±0.45)mmol/L,低于对照组的(1.46±0.53)mmol/L;研究组TC、LDL-C、TSH、空腹C肽、hs-CRP、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6.23±0.22)mmol/L、(3.02±0.65)mmol/L、(6.56±3.12)mIU/L、(1.54±0.52)μg/L、(6.45±2.23)mg/L、(1.22±0.33)mg/L、(8.54±1.63)%、(24.00±1.12)μg/min,高于对照组的(3.22±0.55)mmol/L、(2.02±0.42)mmol/L、(2.22±1.82)mIU/L、(3.85±1.36)μg/L、(3.85±1.36)mg/L、(0.82±0.12)mg/L、(6.23±1.23)%、(17.00±0.82)μ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杜静;万晓娟;杜战卫;张高明;孙芳;王淑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9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曲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