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万娣;程晓

关键词:孕产妇, 模拟分娩体验,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摘要:目的:观察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孕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143例即将分娩来本院定期产检的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前模拟分娩体验。比较两组孕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平均产程。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9.17%,剖宫产率20.83%;对照组阴道分娩率59.15%,剖宫产率40.8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总产程(9.2±2.1) h,对照组平均产程(15.3±6.2)h,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模拟分娩体验能够使孕产妇正确对待阴道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促进阴道分娩具有积极意义,分娩结局良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头皮针替代注射器针头法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头皮针替代注射器针头法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上肢手术患者90例,采用斜角肌间沟复合夜路法臂丛神经阻滞。将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法组(A组)和注射器针头法组(B组),各45例。两组用药为0.894%罗派卡因10 ml+2%利多卡因15 ml+0.9%生理盐水配制成30 ml。并记录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感觉神经阻滞效果。结果 A组在并发症发病情况及感觉神经阻滞效果方面明显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针头法。

    作者:马延滨;钱道亮;高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筋膜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筋膜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眼。对比分析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筋膜囊下注射TA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OC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3个月BCVA分别为(0.727±0.115)、(0.591±0.062)、(0.528±0.083)、(0.494±0.082);黄斑中心厚度(CMT)分别为(482.6±75.9)μm、(402.7±77.2)μm、(344.6±72.7)μm、(310.6±68.7)μm。治疗后1周、1、3个月BCVA显著提高, CMT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分别与治疗后1周相比, BCVA显著提高, CMT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1个月相比, BCVA提高, CMT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筋膜囊下注射TA可以在短期内减轻黄斑水肿、提高BCVA,为RVO继发黄斑水肿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婷婷;牛彤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孕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143例即将分娩来本院定期产检的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前模拟分娩体验。比较两组孕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平均产程。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9.17%,剖宫产率20.83%;对照组阴道分娩率59.15%,剖宫产率40.8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总产程(9.2±2.1) h,对照组平均产程(15.3±6.2)h,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模拟分娩体验能够使孕产妇正确对待阴道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促进阴道分娩具有积极意义,分娩结局良好。

    作者:万娣;程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的异同。方法6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均展开胃镜活检,手术后展开外科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61.8%,不一致率为38.2%。在胃癌分化程度诊断上一致率为75.0%,不一致率为25.0%。结论虽然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然而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准确性仍较高,可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全面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范永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两种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麻醉效果。方法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等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对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继晨;王慧玲;艾喜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泰索帝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应用泰索帝联合顺铂对24例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化疗结束后评价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CR 2例(8.33%), PR 12例(50.00%), SD 6例(25.00%), PD 4例(16.67%),总有效率为CR+PR14例(58.33%)。本组毒副作用以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结论泰索帝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是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理想化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RP和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即hs-CRP)和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9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6例)、心绞痛组(46例)和心肌梗死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12 h内的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之间hs-CRP和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37和5.578,均P<0.05)。不同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68和4.623,均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呈升高趋势,并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刘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贝复新预防阻生牙拔牙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商品名:贝复新)在预防阻生牙拔牙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方法180例行阻生牙拔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拔牙后立即于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任其自行愈合,分别观察拔牙后1周内两组患者出现拔牙后出血、拔牙后感染及拔牙干槽症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拔牙后出血发生1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拔牙后出血发生12例,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拔牙后感染发生3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拔牙后感染发生14例,发生率为15.55%。观察组拔牙后干槽症发生1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拔牙后干槽症发生10例,发生率为11.11%。两组间在拔牙后出血、拔牙后感染、拔牙后干槽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凝胶可有效降低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加大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杰;王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比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6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包括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42例(观察组)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压迫血管情况、减压程度、压迫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相比,典型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能原因为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且病程较短,主要为动脉压迫且为单支分布,术中减压充分等。

    作者:郭放;杨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0.15 PNA,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达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8.8%(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作者:郭婉姝;崔团利;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结合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结合宫腔声学造影(SHG)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215例疑诊宫腔粘连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SHG及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两项检查结果对比,评价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SHG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性。结果经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SHG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89%,准确性为97.2%。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SHG诊断率与宫腔镜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成像联合SHG诊断宫腔粘连方便安全,准确率高,对该病症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继帮;李学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东北中小城市成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分布

    目的:探析东北中小城市居民在新生活方式下,血清胆固醇(TC)水平和异常率,以评价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现状,为本地区制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4623例18~88岁健康成人,进行TC检测,并与《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TC人群水平及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受检人群TC平均数(x-)为4.88 mmol/L,男女性别TC 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x-方差分析:男性四组间比较、女性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33.57%的人群TC超出5.20 mmol/L正常值范围。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七:2002血脂》比较,10年间男性TC x-增高了23.73%,女性x-增高了22.7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从百分位数看,从5%~95%的9个百分位数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七:2002血脂》比较均有普遍升高。结论10年间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人群TC水平增长迅猛,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亦随之剧增。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工作者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李华荣;刘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徐飞;谢昕;汪敏娜;李虹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老年重症脑卒中行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老年重症脑卒中行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重症脑卒中中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分析两组血清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代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重症脑卒中行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补肾法临床运用举隅

    中药补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辨证准确,常获效显著。作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法治疗一些慢性、疑难病例而获良效,兹举4则介绍如下。1眩晕案患者男55岁,2013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2月前突起发热,高烧达40℃,经治疗后热退,继而出现头晕,耳鸣,卧床不起,不能站立,动则欲呕,精神疲惫,失眠多梦,迭进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君子汤加减20余剂,病情无好转,后经市某医院诊断为迷路炎,治疗后病情未能缓解,而求诊于余。症见头晕,视物旋转,耳内似有蝉鸣,终日不休,静卧则舒,双目不能展视,睁眼则欲吐,精神疲倦,形体虚弱,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视其舌质红,苔薄黄,寸口脉弦细数。证属髓海不足,清空失养,阴虚生热,虚火上炎。治拟滋阴补肾。予杞菊地黄汤加减,酌加知柏之属。连服5剂,头晕耳鸣大减,动则欲呕消失,续投15剂诸症悉除。后嘱再服六味地黄丸2次/d,10 g/次,早晚用淡盐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作者:梁恩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比较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化学药物与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化学药物与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化学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与输卵管不畅的发生率分别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2.5%(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时血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方案中,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住院时间更短,远期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放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7例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神经内科使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1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潜伏期为3~19 d,平均潜伏期12.6 d,3 d的1例,7 d的3例,11 d的1例,14d的6例,15d的2例,19d的2例,24d的2例。17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皮肤愈合后留下不规则色素沉着、瘢痕,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7~30 d,平均治疗20 d。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测的;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应尽量预防,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王奎鹏;夏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思想感情宝库的钥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美好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良药。只有更好地学好语言,重视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掌握好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才能更好的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为护理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朱乾英;周安丽;陈霞;兰晶;廖灵;陈金;程媛媛;万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根据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各18例,第1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第2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第3组采用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及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11.11%)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序;王文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研究组评分为(68.7±5.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5.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宇辉;裴玉萍;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