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内镜术在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梁新文;徐星莉

关键词:无痛内镜, 胃息肉, 上消化道异物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内镜术在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无痛内镜下介入治疗患者8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52例胃肠道息肉均成功切除,18例上消化道异物成功取出17例,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均成功放入支架,胆道恶性梗阻、胆结石均手术成功。结论:无痛内镜术介入治疗消化道息肉、上消化道异物、胆道恶性梗阻、食管重度静脉曲张等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将数据进行三维(3D)重建和多平面(MPR)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单发29例,多发1例,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后下缘2个,L5后上缘6个,后下缘2个,S1后上缘1个。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作者:阿依努尔·哈帕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液基细胞学检测和TBS分类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和TBS分类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病变患者200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TCT),依据TBS诊断标准报告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经TCT诊断炎症120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4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鳞状细胞癌(SCC)8例;经病理确诊炎症108例,ASC-US 24例,LSIL 31例,HSIL 29例,SCC 8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TBS分类报告法直观、易懂,病变性质一目了然。

    作者:王盛;乌力杰巴义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日照市婚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婚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指导作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日照市1998-2013年婚前医学检查和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婚前医学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当婚检率变化较大时,孕产妇死亡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婚前检查是一级预防措施,应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接受优生优育指导,从而减少孕产妇死亡风险。

    作者:陈永英;刘杰;厉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真;李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冠脉主干以及主要的分支扫描造影,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灵敏程度和特异选择性。结果:CTA技术能够清晰识别冠脉主干以及主要分支处出现的钙化、狭窄等病变。诊断灵敏程度达到97%,特异选择性也高达98%,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达96%。其中,诊断灵敏度高的部位为左主干,达到100%;其次为左前降支,灵敏度达到97%。结论:CTA可以很好地识别冠脉主干以及主要分支处出现的钙化、狭窄等病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在钙化病变诊断过程中,CTA明显优于SCA,已成为目前理想的无创冠心病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巫志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以疼痛和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为特点,提高其治疗效果应从识病为先,分期辨证;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突破常规,应用特效;功能锻炼,重视调护入手,以解决疼痛和粘连的关键问题。

    作者:顾银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脱敏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脱敏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过敏原皮试阳性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脱敏组各100例。脱敏组给予相应的脱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脱敏组哮喘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

    作者:苏建军;罗厚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部X线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腹部X线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23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结果: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结论:腹部X线平片在急性胰腺炎检查中具有简便易行、快速等临床检查特点,对急性胰腺炎基层医院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余争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108例综合观察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108例的疗效。方法: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再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神经系统症状(NSS)好转时间、临床痊愈时间、危重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NSS好转时间、临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危重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给予丙种球蛋白可以显著改善患儿各种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危重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对颈椎病的研究有重大现实意义,颈椎病的现代认识已开始重视经筋的作用,由传统认识的“重视骨性改变”转向“筋骨改变并重”。笔者将从经筋与颈椎病的关系、手指点穴的操作方法以及针对经筋结点进行手指点穴治疗的优势等方面加以综述,说明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指导临床应用,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杨扬;姜慧强;范振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1.0 mm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评价缺血性脑病风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消化道症状消失,痫性发作减少,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例患者早期昏迷,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遗留智力下降。结论:对怀疑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该及早给予MRI+MRV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治疗。

    作者:许睿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老年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睾酮补充治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睾酮补充治疗(TST)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的疗效。方法:收治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69例和对照组84例。试验组给予口服十一酸睾酮,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各项指标水平差异,分析TS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采用TST 3个月后,试验组中老年男性症状问卷(AMS)评分、睾酮水平、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TST对LOH安全有效,使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恢复正常,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鞠长亮;乔磊;孙贵洋;刘忠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四子散配合TDP热熨关节痛处,对照组采用活络油配合TDP照射关节痛处。结果:治疗1周和2周后,治疗组的疼痛和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缓解患者局部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会娟;马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根据不同的病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卓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乳腺癌与雌激素及有关内分泌调节治疗研究

    本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乳腺癌与雌激素的相关性及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内分泌调节治疗多用于晚期患者治疗及高危复发危险早期患者的辅助治疗。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较多,目前比较新的方法为抗Her-2治疗。

    作者:单光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癌住院患者48例抑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肾癌患者心理抑郁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寻找对策,降低抑郁率的发生。方法: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因素调查表,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评。结果:48例患者抑郁情况均有改善,发生率从77%降低到46%。结论:肾癌患者发生抑郁的心理应激较为常见,护理人员要采用各种方式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抑郁发生率。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第4、8、12周均有影响,但是随着治疗的延长,升高的值有下降趋势,且齐拉西酮组升高值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齐拉西酮的影响较轻。

    作者:张超;张彦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无痛内镜术在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术在消化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无痛内镜下介入治疗患者8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52例胃肠道息肉均成功切除,18例上消化道异物成功取出17例,1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均成功放入支架,胆道恶性梗阻、胆结石均手术成功。结论:无痛内镜术介入治疗消化道息肉、上消化道异物、胆道恶性梗阻、食管重度静脉曲张等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梁新文;徐星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男性左胸壁原发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增加对MPNST的认识。MPNST在临床上较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该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一博;熊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