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许睿婧

关键词: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产褥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
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消化道症状消失,痫性发作减少,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例患者早期昏迷,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遗留智力下降。结论:对怀疑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该及早给予MRI+MRV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精神疾病患者约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精神病患者约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管圈设置、资料收集、原因分析、设立目标、实施对策等程序开展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个月,患者的约束率降低一半。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住院患者的约束率,有利于管理。

    作者:徐照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真;李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60例,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与甲状腺穿刺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超甲状腺功能减退11例(18.3%),单纯甲状腺肿13例(21.7%),结节性甲状腺22例(36.7%),弥漫性甲状腺肿14例(23.3%)。病理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单纯甲状腺肿11例,结节性甲状腺24例,弥漫性甲状腺肿15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快速、无痛,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文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8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A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拉坦五味丸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对考试焦虑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高中生考试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南京某区764名高中生进行考试焦虑水平的测试,从得分≥12分的43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50名,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5名。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12周后两组进行考试焦虑量表的复测。结果:高中生考试焦虑检出率57.07%。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状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高中生的考试焦虑状况。

    作者:冯霞;张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对颈椎病的研究有重大现实意义,颈椎病的现代认识已开始重视经筋的作用,由传统认识的“重视骨性改变”转向“筋骨改变并重”。笔者将从经筋与颈椎病的关系、手指点穴的操作方法以及针对经筋结点进行手指点穴治疗的优势等方面加以综述,说明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指导临床应用,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杨扬;姜慧强;范振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护理不良事件20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会阴伤口裂开6例(30.0%),产后出血2例(10%),医嘱审核错误3例(15.0%),给药错误2例(10%),产妇跌倒3例(15%),产程观察不到位4例(2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工龄1~3年护士13例(65.0%),4~10年5例(25.0%),>10年2例(10.0%);发生在主管护师1例(5%),护师5例(25.0%),护士14例(70.0%)。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多是导致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加强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瞻性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心理、社会、物质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谢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与对策

    医患纠纷目前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发生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有医院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等4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和化解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

    作者:先西克曼·色依提;月热古力·毛拉买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辖区内高血压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予以综合干预措施。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及血压达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治疗依从性81.1%高于对照组的64.4%(χ2=5.50,P<0.05)。干预组血压达标率85.6%高于对照组的68.9%(χ2=4.40,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率,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作者:宋芸;李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1.7%。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的51.7%(χ2=4.126,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比利培酮低,安全性好。

    作者:李红远;李义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驻马店市2008-201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死亡原因,探讨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2008-2012年收集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对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2.18/10万,每年都有一定的波动,但近2年孕产妇死亡率表现明显的下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羊水栓塞,发生20例(30.30%),其次是产科出血,发生19例(27.79%)。结论:加大孕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做好围产期保健,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产科质量建设,是保证孕产妇平稳度过孕产期和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马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利塞膦酸钠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标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并对类风湿病情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杜正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硝酸甘油组显效率76.36%,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显效率52.73%。结论:硝酸甘油组短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作者:华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四子散配合TDP热熨关节痛处,对照组采用活络油配合TDP照射关节痛处。结果:治疗1周和2周后,治疗组的疼痛和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子散热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缓解患者局部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会娟;马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在双腔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静脉内心电图引导技术在肿瘤患者双腔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鼻咽癌患者106例,需置入双腔PICC,在置管过程中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并依据静脉内心电图P波变化判断导管头端的位置,置管后,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结果:患者均可发现P波变化,心电图定位示入上腔静脉率100%,导管在上腔静脉(SVc)内却未出现P波变化0例(0%),SVc外异位0例(0%)。置管后需重新调整导管头端位置0例(0%),X 线摄片示 PICC 导管末端入上腔静脉106例(100%),理想头端位(上腔静脉下段)92例(86.8%)。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静脉内心电图引导技术适合在肿瘤患者双腔置管中应用。建议免除X线摄片。

    作者:范育英;胡雯;李秋梅;陈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特征及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83例,均给予内科治疗。结果:治愈93例(50.8%),好转75例(40.9%),不佳25例(13.7%),治疗总有效率91.8%。结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明确并采取合理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根据不同的病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卓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第4、8、12周均有影响,但是随着治疗的延长,升高的值有下降趋势,且齐拉西酮组升高值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齐拉西酮的影响较轻。

    作者:张超;张彦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