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巴哈尔·吐尼牙孜;阿依先木·托合提;阿热孜古丽·沙迪克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在停药45 d后进行14C-UBT检查,观察患者Hp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Hp转阴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Hp,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林文博;李振;徐叶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硝酸甘油组显效率76.36%,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显效率52.73%。结论:硝酸甘油组短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
作者:华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在阴道助产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收治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阴道助产产妇120例,分析两组的助产成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助产时间短于胎头吸引组(P<0.05);产钳组新生儿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高于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胎头吸引术与产钳术各有优缺点,二者成功率与临床医师操作经验密切相关。根据产妇临床分娩进程合理选择助产术,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损伤。
作者:张丽妍;郑奎生;于进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1.0 mm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评价缺血性脑病风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根据不同的病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卓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消化道症状消失,痫性发作减少,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例患者早期昏迷,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遗留智力下降。结论:对怀疑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该及早给予MRI+MRV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治疗。
作者:许睿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与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单纯使用瑞格列奈,瑞格列奈联合坎地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情况。方法:收集预防接种人员227例,接种后进行抗体检查。结果:抗体阳性214例,阳性率94.3%。20岁以下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20岁以上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人员187例(82.4%),阳性176例,阳性率94.1%;城市人员40例(17.6%),阳性38例,阳性率95.0%,人群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率较高,被动物咬伤、抓伤人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作者:张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以糖尿病的病理特点为研究基础,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文献资料,对其现状和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的种类将会日益丰富。
作者:李落雨;徐鲲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病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筋结点穴位进行手指点穴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点穴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较采用颈椎病推拿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范振林;姜慧强;魏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34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征象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对34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直接征象:新月形28例,梭形6例。间接征象:病变侧脑沟脑裂消失34例,变窄10例,脑回聚拢脑表面内移30例,灰白质交界面内移25例,侧脑室变形体积缩小29例,中线结构30例有不同程度的移位。结论: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CT诊断,同时结合窗口技术以及增强扫描,有利于患者的诊断。
作者:张永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肿瘤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真;李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去甲斑蟊素对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ELISA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表明去甲斑蟊素对U87MG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ELISA实验提示去甲斑蟊素抑制U87MG细胞分泌VEGF蛋白。结论:去甲斑蟊素可以抑制U87MG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刘柏林;刘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确诊支气管肺炎并临床考虑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以抗生素治疗效果分为A组(有效组)及B组(疗效不显组),比较两组血清PCT与痰培养及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在A、B两组中,PCT与痰培养阳性者分别为31例、11例和1例、2例。PCT与痰培养总阳性率、两组患儿 PCT 阳性率、A 组患儿 PCT 与痰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是一项较为理想的细菌感染标志物,对儿童CAP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志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婚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指导作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日照市1998-2013年婚前医学检查和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婚前医学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当婚检率变化较大时,孕产妇死亡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婚前检查是一级预防措施,应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接受优生优育指导,从而减少孕产妇死亡风险。
作者:陈永英;刘杰;厉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阴囊急症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及附睾炎性改变21例,睾丸蒂扭转9例,睾丸外伤7例,阴囊疝4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急症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与鉴别阴囊急症的首选无创性临床检查方法。
作者:郭丽霞;江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塘桥社区妇女乳腺癌的生存情况。方法:以2005年诊断为乳腺癌的妇女为调查对象,对其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2年、4年、6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86%、70%、60%、54%。生存时间中位数8年。结论:塘桥社区的妇女肿瘤生存率处在一般水平,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卞宏毅;朱湘萍;李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方法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好转出院,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崇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天然植物激素ABA对SACC-2癌细胞抑制增殖的影响。方法:从细胞增殖活力、DNA合成和周期分布等方面研究 ABA 对 SACC-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 ABA 对 SACC-2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结论:ABA在浓度(≥1×10-1 mmol/L)下有较强抑制增殖作用。
作者:谷爱玲;何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肾癌患者心理抑郁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寻找对策,降低抑郁率的发生。方法: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因素调查表,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评。结果:48例患者抑郁情况均有改善,发生率从77%降低到46%。结论:肾癌患者发生抑郁的心理应激较为常见,护理人员要采用各种方式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抑郁发生率。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