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苏莉雅;娄锡恩
目的: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探讨对患儿肺功能和IgE的影响。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213例,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及IgE。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呼吸肺活量以及呼气峰流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IgE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取得很好的疗效,起效快速。
作者:魏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感染现状,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为45株(43.2%),其次为哌拉西林38株(36.5%)。耐药性低的是亚胺培南16株(15.3%),其次是阿米卡星2株(1.9%)。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随着耐亚胺培南菌株的增加,应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并加强耐药监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提高合理用药率。
作者:杨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护理不良事件20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会阴伤口裂开6例(30.0%),产后出血2例(10%),医嘱审核错误3例(15.0%),给药错误2例(10%),产妇跌倒3例(15%),产程观察不到位4例(2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工龄1~3年护士13例(65.0%),4~10年5例(25.0%),>10年2例(10.0%);发生在主管护师1例(5%),护师5例(25.0%),护士14例(70.0%)。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多是导致分娩过程中产妇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加强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是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改善腹腔镜子宫全切的不良心理,促进术后康复。方法:收治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彭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小儿肠套叠患者29例,分别进行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探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的血流情况。结果:二维超声的特征性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高准确性,其中26例显示肠壁血流信号,3例未显示明显血流信号,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后复位治疗后证实。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无创伤,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和TBS分类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宫颈病变患者200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TCT),依据TBS诊断标准报告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经TCT诊断炎症120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4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鳞状细胞癌(SCC)8例;经病理确诊炎症108例,ASC-US 24例,LSIL 31例,HSIL 29例,SCC 8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TBS分类报告法直观、易懂,病变性质一目了然。
作者:王盛;乌力杰巴义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神经节苷脂组总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7.1%(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改善突发性耳聋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虹;黄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本研究应用气压式功率超声实验治疗,发现应用90 s,能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并治愈。该患儿先后2个月内发病2次,均如此治愈,未用其他药物治疗。如果功率超声通过以后的研究确实有效,将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作者:王金亮;葛须鑫;穆迪;李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呼吸支持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的呼吸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除pH指标,观察组其他呼吸指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诊颅脑创伤患者时,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减少该急诊的病死率。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所有患者头痛减轻或消失,消化道症状消失,痫性发作减少,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例患者早期昏迷,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遗留智力下降。结论:对怀疑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该及早给予MRI+MRV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治疗。
作者:许睿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阴囊急症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睾丸及附睾炎性改变21例,睾丸蒂扭转9例,睾丸外伤7例,阴囊疝4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急症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与鉴别阴囊急症的首选无创性临床检查方法。
作者:郭丽霞;江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脱敏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过敏原皮试阳性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脱敏组各100例。脱敏组给予相应的脱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脱敏组哮喘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
作者:苏建军;罗厚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B超在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宫内胎盘残留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直接给予清宫术,观察组在 B 超引导下给予清宫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穿孔、重复刮宫及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产后宫内胎盘残留清宫术可以直视残留胎盘的清除情况,清宫彻底,安全有效。
作者:江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婚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指导作用及效果。方法:分析日照市1998-2013年婚前医学检查和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婚前医学检查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当婚检率变化较大时,孕产妇死亡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婚前检查是一级预防措施,应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接受优生优育指导,从而减少孕产妇死亡风险。
作者:陈永英;刘杰;厉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角膜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眼角膜刺激症状改善和角膜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致盲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且试验组治疗后致盲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不同的角膜疾病效果比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鸿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本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乳腺癌与雌激素的相关性及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的升高有密切关系,内分泌调节治疗多用于晚期患者治疗及高危复发危险早期患者的辅助治疗。内分泌调节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较多,目前比较新的方法为抗Her-2治疗。
作者:单光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乳酸杆菌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赵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将数据进行三维(3D)重建和多平面(MPR)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单发29例,多发1例,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后下缘2个,L5后上缘6个,后下缘2个,S1后上缘1个。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作者:阿依努尔·哈帕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分娩后出血产妇止血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分娩后出血产妇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出血产妇均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病情监护等基础护理,腹部按摩组出血产妇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出血产妇产后出血、止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各项工作满意程度情况。结果:腹部按摩组产后2 h、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前者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等不良后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按摩组产后出血产妇止血后各项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可有效刺激分娩后出血产妇身体恢复,降低产妇出血量,提高止血治疗效果和产妇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且无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费远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早期临床诊治。方法:收治缺血性肠病患者42例,给予综合保守内科治疗,分析缺血性肠病的早期临床诊治疗效。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均消失,好转出院,另2例患者转为手术治疗。结论:综合保守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缺血性肠病疗效显著。
作者:黄每芹;韩志敏;瓮秀云;李艳丽;宋太平;刘英娜;王玉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