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光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麝香保心丸配合辛伐他汀、单纯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麝香保心丸+辛伐他汀治疗组(33例),单纯辛伐他汀治疗组(32例).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改良的Crouse评分法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与麝香保心丸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结果治疗前后,及与单纯用辛伐他汀治疗效果比较,效果比较理想(P<0.01,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与麝香保心丸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三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与麝香保心丸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均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剑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镇咳药磷酸苯丙哌林现有的合成方法成本较高,步骤繁琐.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了步骤少,反应易控制,成本低廉的工艺.方法 以苯酚和苯甲醇为原料,活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制得邻苄基酚,与环氧丙烷加成得中间体(2-苄基苯氧基)-2-丙醇,用氯化亚砜氯取代,再与哌啶反应,与磷酸成盐即得产品.结果 产品合格,检测红外图谱与药典红外图谱579相同.结论 工艺操作可行,适合工业化.
作者:段永年;吉晓月;孔双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全自动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 我院200份性病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51例,阳性率25.5%,TPPA法阳性率47例,阳性率23.5%.以TPPA法为标准,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率为92.15%,特异性为97.53%.结论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是国内近几年新开发的梅毒确诊试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喜燕;徐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增进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方法 护理人员利用医院特殊环境和患者就医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提高他们健康意识.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既宣传了卫生知识又增进护患友谊.
作者:关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所谓经方,是对张仲景方的称谓,其方辩证准确,药少而精,若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素为临床中医各家所倚重.本人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略有心得.现介绍几例典型病例,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作者:谭嗣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54例使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组与未联合使用川芎嗪和低分子肝素组的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0%和5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能更好应用临床.
作者:吕成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运用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运用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不使用,观察6个月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结果、再住院率、自我护理量表得分等情况.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3个月及6个月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能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徐娟;徐斌;刘宁;张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探讨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颅脑外科手术中的30例护理配合,同时总结与探讨30例护理配合的临床经验.30例护理配合的开颅手术进展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 h.由于颅脑外伤的手术时间紧迫,要求术中护士必须全身地投入手术,配合主刀医生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杨素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我院5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平均59 min,术毕后4~7 d内均可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2例阴囊积液,2例复发,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海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对大鼠肝癌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采用移植法建模,C、E、D组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的环磷酰胺、五味子乙素以及二者混合物,测定各组瘤重以及TNF-α水平.结果给药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肿瘤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五味子乙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石军飞;闫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但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愈,青光眼则导致不可逆性盲.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所以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它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终身监测、终身复查也非常重要.所以,让青光眼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青光眼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刘芳;杜金红;刘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后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需要大量输血患者共30例,上述患者为非血液系统性疾病,同时排除感染患者、发热患者、败血症患者、肝脾肿大患者、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上述患者24 h内输入血量平均为(5000±430)ml.输血前后测定患者血小板数量.结果 本组30例患者输血前血小板计数平均数量为(209±71)×109/L; 输血归于血小板计数平均数量为(65±29)×109/L.输血前血小板数量在正常范围值内,输血后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值低值,输血后和输血前比较,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患者大量输血时会出现稀释性血小板数量减少,当输血后血小板数量过低时,要及时输入新鲜的血小板,防止患者出现血小板缺乏性出血.
作者:李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患者病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分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13.2±7.6)d,对照组为(19.8±8.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入腹腔镜保护性trocar,进镜探查腹腔、盆腔,明确诊断并评估经脐单孔手术的可行,如果无大量腹腔内出血、盆腔无广泛粘连等禁忌,取出保护性trocar,横向向两侧延长切口长约3 cm,置入带有3个操作孔的软型单孔腹腔镜套管,置入可预弯手术器械,切除标本装入标本袋中,手术结束后由脐部切口完整取出.结果 56例手术55例均单孔完成,无一例肠梗阻、腹部切口疝、电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妇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该术美容效果明显、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戳孔疝和戳孔感染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异位妊娠、输卵管积水、卵巢肿瘤等妇科疾病的理想术式.
作者:刘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特点及高危因素,预防HAP的发生.方法对51例AECOPD并发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并发HAP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增加,老年患者及有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者发生率增加,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常见.结论 AECOPD并发HAP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注意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在获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用药.
作者:罗晓斌;李蓉;程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进行牙列排齐、中线纠正、失牙间隙开拓以及调整咬合关系后,实施固定义齿修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单一正畸或修复治疗成功率为77.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给予单一修复治疗,并不能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的需求,而先给予正畸治疗再进行修复治疗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牙齿的咬合关系,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克服单一治疗的局限,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颖;李春林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应用地佐辛与吗啡控制癌症爆发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前期规范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疼痛及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相关副反应均得到缓解、期间又发生两次以上的爆发痛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6例)给予地佐辛10 mg肌注,对照组(15例)给予吗啡10 mg肌注,比较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药物起效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治疗癌症爆发痛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甲钴胺0.5 m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胰激肽原酶40单位加1.5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内注射,1次/d,共2周;对照组40例,单用甲钴胺0.5 mg静脉注射,1次/d,共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似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对两组患者定期行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发生便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3例,发生率为7.5%;发生便秘患者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20例,发生率为50.0%;发生便秘患者共15例,发生为37.5%.观察组心律失常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情况,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性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