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畸与修复联合矫治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梁颖;李春林

关键词:前牙错牙合畸形, 牙列缺损, 正畸, 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进行牙列排齐、中线纠正、失牙间隙开拓以及调整咬合关系后,实施固定义齿修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单一正畸或修复治疗成功率为77.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给予单一修复治疗,并不能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的需求,而先给予正畸治疗再进行修复治疗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牙齿的咬合关系,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克服单一治疗的局限,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脉络宁注射液对高血压病及并发症治疗

    高血压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以人体的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伴有各种并发症.脑力劳动者由于缺乏锻炼发病率常常高于体力劳动者,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也导致发病率高于我国南方地区,生活水平和高热量高脂肪输入量和肥胖人群城市高于农村所以发病率也高于农村.

    作者:张文中;段大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护理护理内容及方法,为手术室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 对933例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根据个案采用适宜访视内容及方法.结果 通过对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访视,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素质与业务能力,更好诠释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结论 针对急诊手术患者的特点,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术前术后访视,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竹林;徐崇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透发生低血压相关原因及护理.方法 通过对39例尿毒症患者血透过程中产生的低血压进行原因分析和护理.结果 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给予高渗溶液,调整透析液浓度等,可以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高,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仔细分析原因,进行个性化透析,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作者:郭常锦;郭欢;肖志文;范富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脂检验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含量检验,并与同期16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含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中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指标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肥胖患者诊断与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秀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的管理艺术与应用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管理艺术,这就要求护士长具备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够与保持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虚心听取意见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护士长在工作中承担起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使患者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为护理人员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作者:刘素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22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高龄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护理要点主要有睡眠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便秘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等.结果 22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精心细致护理,均顺利完成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重视和加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患者病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分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13.2±7.6)d,对照组为(19.8±8.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于青光眼医患沟通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但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愈,青光眼则导致不可逆性盲.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所以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它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终身监测、终身复查也非常重要.所以,让青光眼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青光眼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刘芳;杜金红;刘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泵使用不良反应与护理

    通过观察83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发生的不良应用,探讨了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以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手背与其他部位置留套管针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手背静脉与其他部位置留套管针的优缺点,使用更利于小儿套管针留置部位.方法对600例静脉输液患儿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小儿手背留置套管针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结论小儿手背留置套管针不易脱落,便于护理.

    作者:田腊玉;汪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入腹腔镜保护性trocar,进镜探查腹腔、盆腔,明确诊断并评估经脐单孔手术的可行,如果无大量腹腔内出血、盆腔无广泛粘连等禁忌,取出保护性trocar,横向向两侧延长切口长约3 cm,置入带有3个操作孔的软型单孔腹腔镜套管,置入可预弯手术器械,切除标本装入标本袋中,手术结束后由脐部切口完整取出.结果 56例手术55例均单孔完成,无一例肠梗阻、腹部切口疝、电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行妇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该术美容效果明显、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戳孔疝和戳孔感染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异位妊娠、输卵管积水、卵巢肿瘤等妇科疾病的理想术式.

    作者:刘雅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性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超重和肥胖危害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的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根据接触有害因素的不同,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全局机务系统的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共体检职工7283人(男7063人,女220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9.8%和7.2%.其中郑州机务段检查2037人(男1902人,女135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0.7和7.1%;新乡机务段检查2149人(男2085人,女64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3.5%和7.6%;洛阳机务段检查3097人(男3076人,女21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3.6%和7.0%.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饮食习惯是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采取平衡膳食、禁烟、限酒、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干预超重和肥胖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银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围手术期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148例的围手术期患者,应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的术前风险因素评估,根据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制定压疮预防管理方法.结果 压疮发生率为9.46%.年龄、禁食时间及血清白蛋白与压疮发生率有相关性,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den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压疮风险识别率为21.38%.结论 老年、饮食不佳及低白蛋白血症的围手术期患者是压疮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危险因素.

    作者:韩春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辽源地区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高,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中国面临的老年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在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下独生子女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家庭逐渐呈现小型化和空巢化方向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在现实中施行起来越来越困难,文化传统中的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优良传统观念也逐渐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照顾及心理支持的传统不断削弱[1].

    作者:王瑞娟;张凤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研究

    目的 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对A组患者基本不进行健康教育,B组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的语言宣教,C组的患者结合多媒体、语言和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 、有反馈的宣教.应用1个月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遵医性和患者的康复速度.结果 C组患者的满意度、遵医性以及病情恢复速度明显优于B组和A组,且B组患者的满意度、遵医性以及病情恢复速度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健康教育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医院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遵医性,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陈冬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必兰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必兰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局部麻醉效果,并与利多卡因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分别选取临床病例中拔牙患者400人,牙髓炎患者400人,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0人,实验组使用必兰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必兰麻醉效果优秀率大于98%,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整体优于对照组.结论 必兰具有起效快、毒性低、麻醉效果可靠等优点,适于临床使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致病因子血源污染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妇产科护士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通过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2011年5月,我们对40名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妇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护士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较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结论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2].

    作者:王力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并讨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50例(92只眼)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的情况,分析其水肿原因,后针对病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68只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 d时角膜恢复透明,14只眼在术后5 d时角膜恢复透明,另有10只眼经过15 d治疗后,其角膜恢复透明.所有50例患者(92只眼)中无一例出现角膜的失代偿.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需要具备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尽量减少器械操作,重视进入前房灌注液及粘弹剂的质量,基本能够预防角膜代偿.

    作者:饶晓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我院2009~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抗精神病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抗精神病药从药品应用频度来看仍然占有一定的份额,从用药金额来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呈增长趋势,用药金额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其价格较高有一定关系.结论 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渐趋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在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首选.

    作者:姜君君;冯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