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年;吉晓月;孔双泉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高,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中国面临的老年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在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下独生子女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家庭逐渐呈现小型化和空巢化方向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在现实中施行起来越来越困难,文化传统中的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优良传统观念也逐渐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照顾及心理支持的传统不断削弱[1].
作者:王瑞娟;张凤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运用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运用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不使用,观察6个月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结果、再住院率、自我护理量表得分等情况.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3个月及6个月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能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徐娟;徐斌;刘宁;张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通过观察83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发生的不良应用,探讨了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以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常见的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与防范措施.方法 调查中药饮片调剂的处方,综合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分析了3种常见差错,提出5种防范措施.结论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中药调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专业性极强,应严控制好质量,杜绝发生差错事故.
作者:钟子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探讨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颅脑外科手术中的30例护理配合,同时总结与探讨30例护理配合的临床经验.30例护理配合的开颅手术进展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 h.由于颅脑外伤的手术时间紧迫,要求术中护士必须全身地投入手术,配合主刀医生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从而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杨素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增进护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方法 护理人员利用医院特殊环境和患者就医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提高他们健康意识.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既宣传了卫生知识又增进护患友谊.
作者:关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重视护患沟通细节、医疗服务环境细节及护理人员奖励机制细节工作的开展与应用.使得年平均住院患者增加,患者、家属及护理工作者满意度上升.该方法提升了儿科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提高社会效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寻桂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后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需要大量输血患者共30例,上述患者为非血液系统性疾病,同时排除感染患者、发热患者、败血症患者、肝脾肿大患者、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患者.上述患者24 h内输入血量平均为(5000±430)ml.输血前后测定患者血小板数量.结果 本组30例患者输血前血小板计数平均数量为(209±71)×109/L; 输血归于血小板计数平均数量为(65±29)×109/L.输血前血小板数量在正常范围值内,输血后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值低值,输血后和输血前比较,输血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患者大量输血时会出现稀释性血小板数量减少,当输血后血小板数量过低时,要及时输入新鲜的血小板,防止患者出现血小板缺乏性出血.
作者:李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乳癌、胃癌、肠癌及肺癌四类肿瘤患者的心理关注及跟踪服务,探讨癌症患者心理变化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心理关注和支持,观察心理干预结果.结果 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高.结论 癌症的治疗,心理关注必不可少.
作者:刘玉美;李兵晖;常丽英;谢建璞;孙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甲钴胺0.5 mg静脉注射,同时予以胰激肽原酶40单位加1.5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内注射,1次/d,共2周;对照组40例,单用甲钴胺0.5 mg静脉注射,1次/d,共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药品对于人类治疗疾病以及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对药品质量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能够确保药品质量以及民众用药安全性.这项检查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检验的周期也比较长,极易产生误差.本文针对产生检验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作者:王定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急性左心衰竭6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取半坐卧位、高流量吸氧、静脉缓慢注射吗啡3~5 mg和呋塞米20~80 mg、硝酸甘油静滴.60例中58例经抢救后,30 min~1 h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特点,做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
作者:薛继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统计白内障术前术中术后医患沟通心理分析.方法取我院phaco+iol病例812例,为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患者,年龄2~96岁,通过对在术前术中术后医患心理沟通减少手术风险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论 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随着增加,致盲后需手术治疗方可恢复视力.术前老年人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应引起家庭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掌握心理沟通技巧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有益,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谢小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性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但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愈,青光眼则导致不可逆性盲.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所以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它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终身监测、终身复查也非常重要.所以,让青光眼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青光眼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刘芳;杜金红;刘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优选HPLC法同时测定多维营养素片中维生素B6、烟酰胺、咖啡因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以甲醇:水:磷酸=100:400:0.5的混合溶液为溶剂,超声处理5 min,色谱柱:Wondasil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4%戊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82:1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维生素B6的线性范围为0.5~4.0 μg,相关系数0.9997,平均回收率99.8%,检出限0.01764 μg/ml;烟酰胺的线性范围0.5~4.0 μg,相关系数0.9999,平均回收率101.3%,检出限0.9178 μg/ml;咖啡因的线性范围0.2~2.0 μg,相关系数1.0000,平均回收率99.0%,检出限0.01561 μg/ml.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离效果好、线性关系及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多维营养素类保健品中维生素B6、烟酰胺、咖啡因的含量.
作者:陈丽波;张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患者病例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分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为(13.2±7.6)d,对照组为(19.8±8.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全自动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 我院200份性病门诊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51例,阳性率25.5%,TPPA法阳性率47例,阳性率23.5%.以TPPA法为标准,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率为92.15%,特异性为97.53%.结论 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是国内近几年新开发的梅毒确诊试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喜燕;徐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特点及高危因素,预防HAP的发生.方法对51例AECOPD并发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并发HAP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增加,老年患者及有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者发生率增加,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常见.结论 AECOPD并发HAP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注意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在获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应根据可能的病原菌经验性用药.
作者:罗晓斌;李蓉;程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ARDS治疗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36例ARDS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CBP组),CBP组(采取CRRT治疗行24 h),各18例,对照组在确诊ARDS初期即给予CBP治疗,观察ARDS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8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ICU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结果 CRRT组IL-6、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停止CRRT治疗后上述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两组患者通气时间、VAP发生率、ICU入住时间有统计学意义,ICU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P能有效改善ARDS急性期病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洪波;李吉和;孙婷丽;杜鹃;董文鹏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