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文伟名

关键词:小儿喉罩, 麻醉, 小儿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小儿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中临床麻醉上的应用.方法 选择要进行小儿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主要采用喉罩进行麻醉,而对照组主要采用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并对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麻醉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及拔出该设备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率上这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均比实验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及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躁动、呕吐等症状,但是对照组出现不适症状的总人数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结论 小儿喉罩应用于临床麻醉上的效果颇佳,值得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54例使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组与未联合使用川芎嗪和低分子肝素组的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0%和56.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能更好应用临床.

    作者:吕成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于青光眼医患沟通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但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愈,青光眼则导致不可逆性盲.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所以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它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终身监测、终身复查也非常重要.所以,让青光眼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青光眼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刘芳;杜金红;刘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总结小儿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中临床麻醉上的应用.方法 选择要进行小儿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主要采用喉罩进行麻醉,而对照组主要采用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并对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麻醉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及拔出该设备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率上这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均比实验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及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躁动、呕吐等症状,但是对照组出现不适症状的总人数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结论 小儿喉罩应用于临床麻醉上的效果颇佳,值得在临床实践上推广.

    作者:文伟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管理实践与体会

    在多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实践中发现: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奠基;岗前培训是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各项制度规定,由学科统一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注重培养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探索有效的激励式培养方法.

    作者: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徐水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应用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目的 选取23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受试者采用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并观察患者临床情况,终得出相应临床研究结论.方法 取皮瓣旋转点,即拇指桡侧间指关节以近的任意一点,轴心线为:掌指关节中点偏桡侧1.5 cm与指间关节中点偏桡侧1.0 cm之间的连线,然后沿该连线切开,使拇指桡侧皮神经切断分离,此时拇指保留1.5 cm的筋膜蒂,明道旋转180°,转移至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结果 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后,被选23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成活,经过5个月至2年的随访活动,皮瓣外形、皮瓣质地以及周围组织相似,供区无明显并发症,且治后功能良好.结论 针对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症状,拇指桡侧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是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崇治疗.

    作者:周将浪;罗丽丽;冯伟军;刘锦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1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3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治愈.77例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肥大患者61例治愈,9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4.0%.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术野清晰,使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操作精确,矫正完全,从而避免了术中发生穿孔及黏膜受损,使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得到促进,并维持了鼻中隔的稳定性.

    作者:田永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的管理艺术与应用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管理艺术,这就要求护士长具备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够与保持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虚心听取意见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护士长在工作中承担起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教育者、组织管理者及咨询者等角色,使患者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为护理人员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作者:刘素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对13例前、后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结果 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的发生,术后3~10个月随访,按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评估标准,其中本组优6例,良5例,欠佳2例,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结论 通过很好地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对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恢复膝关节功能尤为重要.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超重和肥胖危害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的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根据接触有害因素的不同,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全局机务系统的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共体检职工7283人(男7063人,女220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9.8%和7.2%.其中郑州机务段检查2037人(男1902人,女135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0.7和7.1%;新乡机务段检查2149人(男2085人,女64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3.5%和7.6%;洛阳机务段检查3097人(男3076人,女21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3.6%和7.0%.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饮食习惯是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铁路局机务系统有害作业职工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采取平衡膳食、禁烟、限酒、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干预超重和肥胖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银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不同部位头皮静脉输液效果的比较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采取四种不同部位头皮静脉穿刺的输液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在我院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694例,按不同穿刺部位分为四组(前额正中小静脉组,前额及头部两侧小静脉组,颞浅静脉组,耳后静脉组),观察各组的输液效果.结果 四种不同部位输液效果依次为:前额正中静脉组输液成功率98.46%,前额及头部两侧小静脉组输液成功率93.01%,颞浅静脉组输液成功率89.08%,耳后静脉组输液成功率79.85%.经统计学分析,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在能尽量保证穿刺成功的情况下,首选前额正中静脉,其次为前额及头部两侧小静脉、颞浅静脉,后选耳后静脉.

    作者:黄清丽;文惠君;曹辉娟;何秀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经方在皮肤科的应用

    所谓经方,是对张仲景方的称谓,其方辩证准确,药少而精,若用之得当,效如桴鼓.素为临床中医各家所倚重.本人在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略有心得.现介绍几例典型病例,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作者:谭嗣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真菌病可分为浅表性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与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其中严重的真菌病为深部系统性真菌病.目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3种致病真菌是烟曲霉、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近年由于多种原因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作者:魏文华;曲秀君;胡欣;张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性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多连环内镜下结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183例行多连环内镜下结扎术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内镜下结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六连环结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83例,包括急性出血 162例,根据治疗时机的选择不同分为紧急止血及延迟止血.其中手术后再出血 46例.首次出血预防性EVL 21 例.结果 紧急止血平均止血率97.5%,食管静脉曲张渗血控制率100%,喷射性出血控制率95%.延迟止血出血控制率98%.平均经4次结扎治疗达到根治,根治后规范随访观察可维持根治状态.结论 多环EVL操作简便、安全,对急性出血控制效果较好,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时机治疗,可作为外科断流或分流术后再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根治后规范随访观察可维持根治状态.

    作者:兰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气管切开套管口加用氧气面罩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进一步探讨气管切开套管口加用氧气面罩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的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单纯使用纱布(双层)置于气管处的对照组28例,气管切开套管口加用氧气面罩的治疗组34例.护理后分别统计气管切开套管口的平均暴露次数,护理时数以及患者肺部的感染情况,后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套管口的平均暴露次数(4.5±3.2)次,日均护理时数(1.8±0.4)h,肺部感染者7例(20.6%),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套管口的平均暴露次数(8.8±4.1)次,日均护理时数(2.2±0.6)h,肺部感染者11例(39.3%),统计学t检验结果表面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口加用氧气面罩具有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黄育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并讨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50例(92只眼)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的情况,分析其水肿原因,后针对病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68只眼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 d时角膜恢复透明,14只眼在术后5 d时角膜恢复透明,另有10只眼经过15 d治疗后,其角膜恢复透明.所有50例患者(92只眼)中无一例出现角膜的失代偿.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需要具备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尽量减少器械操作,重视进入前房灌注液及粘弹剂的质量,基本能够预防角膜代偿.

    作者:饶晓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我院5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平均59 min,术毕后4~7 d内均可出院.随访半年至2年,2例阴囊积液,2例复发,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海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小儿手背与其他部位置留套管针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手背静脉与其他部位置留套管针的优缺点,使用更利于小儿套管针留置部位.方法对600例静脉输液患儿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小儿手背留置套管针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结论小儿手背留置套管针不易脱落,便于护理.

    作者:田腊玉;汪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似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对两组患者定期行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发生便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3例,发生率为7.5%;发生便秘患者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20例,发生率为50.0%;发生便秘患者共15例,发生为37.5%.观察组心律失常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情况,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抗动脉继样硬化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他汀类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和LDC,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此外,他汀类药物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和稳定斑块的作用,这可能与冠心病的减少有关.结论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

    作者:陈春光;刘永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