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赵红娟

关键词:脑梗死, 健康教育, 品管圈, 临床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评估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对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原因分析与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病患者增多,特别是忧郁患者自杀有上升趋势,住院期间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自杀。所以,在老年科病房中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王加香;许海燕;王昌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压疮患者17例,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及压疮的分期采取全身治疗,同时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换药。结果:17例患者29处压疮,痊愈22处、好转7处。结论:在压疮护理过程中应用新型伤口敷料可促进疮口愈合,缩短创口愈合时间。

    作者:崔爱芝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肿瘤内科治疗中对并发症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治疗中对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收治肿瘤内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全面监护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就医依从率、焦虑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肿瘤内科就诊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以及全面监护等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率。

    作者:徐世新;佟刚;姚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山西某高校学生就诊原因分析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人员较多,学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或疾病,这对学生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山西某高校学生就诊原因,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防治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儿科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180例患儿临床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种类之间的关系,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结果:1个月~1岁儿童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中由抗生素类药品引发的例数多(48.89%)。不良反应中多的器官属于消化系统(55.56%)。结论:儿童用药中应特别注意低龄儿童的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更应当合理运用。

    作者:范启睿;谷鹏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治疗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有明显改善,同时治疗组的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更好,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

    作者:周波;王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2例,分别采用呼吸道护理、氧气护理、惊厥护理、颅高压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痊愈68例(95%),并发吸入性肺炎3例(4%),死亡1例(1%)。结论:早期积极地观察病情、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改良管型胃的制作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管型胃的制作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胃代食管,观察组应用改良制作管型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改良管型胃的制作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黄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新生儿临床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收治新生儿62例,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性专科护理管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疾病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率,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收治脑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拔鞘压迫止血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补液、静注阿托品等处理后病情均显著改善。结论: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后拔鞘压迫止血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较多,从预防着手,以治疗为辅,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乐经科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童急性阑尾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16例,3例给予保守治疗,1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小儿阑尾炎病情进展快,穿孔率较高,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脓性腹膜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例病情加重转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腹痛、呕吐、发热是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特点,保守治疗和经开腹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伏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抑郁症伴失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 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 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卒中后继发抑郁症的护理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肯定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起到的积极作用,提出重视心理护理可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马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行胆囊结石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童红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有效改善了血流变指标,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24 h蛋白尿也明显降低,疗效显著。

    作者:蔡建永;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50例诊治经验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所致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收治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例于术中发现,27例于术后早期发现(术后3个月内),9例于术后晚期发现(术后3个月上)。术中、术后早期以及术后晚期各个阶段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影响不同,术后早期易发现并通过B超确诊。根据诊断阶段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结论:针对因胆囊切除所致胆管损伤,需要尽早配合临床表现以及B超特点进行诊断,确诊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以及时机,以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聂景和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在健康教育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方法: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在疾病认知、改善生活行为方面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率,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魏晓银;方晓芬;黄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收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快、患者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李正祥;高鹏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社区老年人骨关节病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关节病防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社区老年人256例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总结老年人对骨关节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文献报道提出适宜社区的防治措施。结果:干预前后老年人骨关节病基本知识、防治知识两方面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改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社区老年人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和健康管理,积极防治老年人骨关节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崔俊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鼻骨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鼻骨骨折患者38例,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64层螺旋CT检查,通过临床诊断符合率与各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经64排螺旋 CT 检查的诊断总符合率100.0%,显著高于 X 线平片(P<0.05);经 CT 诊断后表现单纯线性骨折19例(50.0%),复合型骨折10例(26.3%),粉碎性骨折9例(23.7%),其骨折类型辨别效果亦明显好于 X 线平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时可更为客观地表现局部病变状况,对骨折确诊与分型均具良好价值。

    作者:崔智慧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