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琴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A组,n=70)和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n=70),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明显降低,其中 A 组降幅大于 B 组(P<0.05);A 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0.0%,明显高于 B 组的60.0%(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2例,分别采用呼吸道护理、氧气护理、惊厥护理、颅高压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痊愈68例(95%),并发吸入性肺炎3例(4%),死亡1例(1%)。结论:早期积极地观察病情、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人员较多,学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或疾病,这对学生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山西某高校学生就诊原因,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责任管理制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血脂、血糖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采取分阶段责任管理,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护理组TC、TG、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分阶段责任管理制能使糖尿病患者加强对疾病认识,配合临床治疗,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影响穿孔的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29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0例(30.4%)患者至少存在1种伴发疾病。手术后,60例(20.3%)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死亡率18.2%(54例)。严重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于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申利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总结近足月儿呼吸衰竭临床特征,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根据患儿分娩孕周,将36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分为早产组、近足月组、足月组各120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预后,总结近足月儿呼吸衰竭临床特征。结果:产妇合并孕期并发症、产妇胎盘异常、分娩方式、多胎妊娠是导致近足月组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近足月组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显著少于早产组,但是显著长于足月组(P<0.05)。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减少分娩方式的人为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足月儿呼吸衰竭。
作者:董锦园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做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做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和第一期取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惠绍川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九针是古代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九种针形或针具的总称。本文从九针的含义、起源、发展、材质的演变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所有文献来自于中国知网医学全文数据库近20年的文献,希望为研究九针的历史脉络及其更新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希望能够对充分发挥九针防治疾病的作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婷婷;李磊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肝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结石残余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9%(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疗效显著。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钳在解决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妊娠再次行剖宫产术孕妇120例,产钳组60例使用产钳助娩胎头,手娩组60例手取胎头,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及时使用剖宫产产钳能有效地辅助胎儿娩出,同时可减少严重的手术损伤。
作者:钟洁;杨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胸腹多发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比例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胸腹多发伤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消极情绪,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张银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初次血肿清除率20%,治疗组初次血肿清除率5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佳临床效果,价廉、操作简单、不会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安全有效。
作者:徐豪;周新军;沙龙贵;韩东华;黄焕斌;王之涵;魏子龙;任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黏附素对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lus)抑制白色念珠菌(C.albicans)黏附肠上皮Lovo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分离2株 L.acidophillusⅠ、Ⅱ,分别将 C.albicans、C.albicans+L.acidophillus、C.albicans+不同浓度黏附素、C.albicans+L.acidophillus+不同浓度黏附素与肠上皮Lovo细胞混合孵育后,计数肠上皮Lovo细胞上黏附C.albicans的个数。结果:双歧杆菌黏附素对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与L.acidophillus的种类和黏附素浓度都有关。C.albicans+L.acidophillusⅡ+黏附素比C.albicans+L.acidophillusⅠ+同浓度黏附素效果好。结论:双歧杆菌黏附素能促进L.acidophillus抑制C.albicans黏附肠上皮细胞的作用。
作者:徐艳;常勇杰;鲍连生;张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联合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和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光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吴修玉;李春禄;王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实例研究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神经内科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34例(11.4%)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中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与住院时间、年龄、侵入型操作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成正相关。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依据,探讨中药质量确定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同时作为临床安全用药的凭据。方法:以HPLC对盐酸小檗碱在黄连中的含量进行检测,然后通过对其在饮片、药对以及复方制剂3种不同药品中的含量、用药合理性与疗效对比,研究其在临床用药中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结果:黄连及其药对以及复方制剂中含盐酸小檗碱(5.49±0.067)%~(0.12±0.007)%,而黄柏及其药对以及复方制剂中含盐酸小檗碱(3.37±0.064)%~(0.13±0.005)%。结论:中药药效得以发扬主要依靠的是药效组分物质,本次研究中,盐酸小檗碱在黄连、黄柏与其药对还有复方制剂的含量远远小于临床用药标准。
作者:安敬美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8例,采用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个月~2年,骨折愈合3~6个月,平均4.8个月。根据 Neer 功能评分,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4.4%。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二、三、四部分骨折。
作者:张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16例,3例给予保守治疗,13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小儿阑尾炎病情进展快,穿孔率较高,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脓性腹膜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例病情加重转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腹痛、呕吐、发热是小儿阑尾炎的主要特点,保守治疗和经开腹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伏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秦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