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瘢痕妊娠60例的临床观察

邱卫芳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 刮宫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35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刮宫,25例未行 UAE,总结其出血的风险因素和治疗特点。结果:停经时间长,出血风险高;停经≥56 d 者行UAE后刮宫出血较少,有优势;停经11周以上病例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的几率增高。结论:瘢痕妊娠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停经时间达3个月的病例,要警惕大出血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50例,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n=25)和非手术组(n=25),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状况。结果:手术组肩关节的治疗优良率与非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中,要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科华;蒋巍;杨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3~6岁儿童骨密度水平及其膳食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3~6岁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变化以及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方法:检测460例3~6岁儿童的骨密度变化,根据调查问卷总结骨密度受膳食因素的影响。结果:3~6岁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在6岁时达到峰值,6岁以后则略有下降趋势。膳食因素影响包括:因挑食和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对骨密度的影响。结论:3~6岁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随着增长,6岁时达到峰值,骨密度受膳食因素的影响作用。

    作者:贾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方法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和硬膜外组(EA)各60例,对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CSEA组的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CS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多于EA组,两组均无麻醉并发症。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产妇、新生儿安全性与有效性高,镇痛、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

    作者:卢秋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105例随访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05例,采用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检查,观察效果。结果:双侧输卵管阻塞89例,通而不畅16例,治疗后,28例顺利妊娠分娩。结论: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卢学军;王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采用中药、针灸并用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效果。方法:收治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仅单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运动幅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联合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素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经阴道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阴道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数、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当,各有特色,经阴道手术相对出血少、排气时间短、恢复快,临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术式。

    作者:李卉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2000例,根据患者不同程度脑积水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3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轻度组总有效率95.9%,中度组总有效率83.0%,重度组总有效率33.1%,轻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与重度组(P<0.01);而中度组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重度组(P<0.01)。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组(P<0.01)。结论:及早地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进行病情发展之前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都日亮;姜曾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2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肝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结石残余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9%(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疗效显著。

    作者:王洪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理论初探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针灸选穴方面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选穴,使穴少而精,提高疗效。本文通过查阅、检索近年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从理论上进行论述。手三阳原合配穴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穴位配伍合理,易于操作,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吴修玉;李春禄;王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自杀原因分析与预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精神病患者增多,特别是忧郁患者自杀有上升趋势,住院期间通常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自杀。所以,在老年科病房中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作者:王加香;许海燕;王昌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共102眼。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8.80 mmol/L,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均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黄斑水肿程度评分、视网膜总循环时间、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范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眼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3.1%。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杜昭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金城镇学龄前儿童乙肝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金城镇学龄前儿童乙肝预防接种效果。方法:收集3~6岁儿童1500例,进行乙肝 HBsAg、HBsAb 检测。结果:儿童 HBsAg 均阴性,HBsAb 阴性率7.3%,HBsAb 阳性率92.7%。免疫程序加强与未加强儿童的HBsAb 阴性和 HBsAb 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和3~6岁儿童的 HBsAb 阴性和 HBsAb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加强免疫史的儿童抗-HBs阳性率才达96.2%,加强和未加强免疫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年龄≤3岁及3~6岁也存在较大差异。家长或免疫接种部门应该切实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尤其是加强免疫。

    作者:程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治愈32例,好转13例,死亡3例。结论:根据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明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早期乳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本组60例早期乳腺癌病理类型:小管癌3例,小叶癌3例,单纯癌4例,导管内癌13例,浸润性导管癌37例。早期乳腺癌的主要影像学征象:肿块有毛刺影,长短不一,偶见伪足,形肿块状不规则,质地不均匀且有明显钙化,见局部皮肤增厚,钙化灶呈泥沙样、针尖样或条索样,若侵犯胸壁可见肿块周围腺体密度增高、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后脂肪间隙完全消失。结论:胸部CT检查具有灵敏度高、检查无痛苦,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马荣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静脉输液患者的服务需求与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患者的服务需求,探讨针对患者需求所实施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均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患者主要的需求内容包括护士应多巡视、关心以及环境整洁通风(P<0.05);可见穿刺失败及液体走空是患者担心的问题(P<0.05)。护理后满意度高达97%。结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全面关注患者的需求及其所担心的问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68例,将“120”出车接诊的3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自行就诊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的通畅以及院内院外急救网络的无缝对接是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卢峰;柏广富;向阳;刘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必沙可啶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17%,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比沙可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吴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的病理情况。方法:对250例患者行纤维胃镜黏膜活检。结果:正常黏膜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其他慢性炎18例,胃息肉2例,慢性溃疡8例,肿瘤34例。其病理特征各异。结论:纤维胃镜黏膜活检在诊断胃部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临床以及病理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张德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126例,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3.65%,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王惠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有效改善了血流变指标,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24 h蛋白尿也明显降低,疗效显著。

    作者:蔡建永;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