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贺辉波;胡国华;卢圣榜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2例,对其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6%.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重要方法,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用于C2和C3型肱骨髁间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C1型肱骨髁间骨折为首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配合临床治疗不孕症

    目的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研究卵泡发育成熟度,配合临床治疗不孕症.方法 使用经腹及阴式超声监测56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过程.结果 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可分为正常排卵、无卵泡发育或卵泡发育不良、小卵泡、排卵不规律、黄素化卵泡不破裂、多囊卵巢等六种类型.结论 超声连续观察卵泡的动态变化,结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彩色多普勒观察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来综合预测卵泡功能状态,为妇产科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一起井水被农药污染致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 查明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个案调查、现场调查及取样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病患者数144例,其中男75例,女69例;均饮食了张某制作的豆浆或苡米汤,135例(占93.7%)在饮食后2h内发病;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占81.94%)、腹痛(73.6%)、瞳孔缩小(33.3%)、视力模糊(8.3%)、肌颤(6.3%)等症状;井水及豆浆中检出甲胺磷,含量分别为133 mg/L及20 mg/L.结论 该起事件是饮食被甲胺磷污染的井水制作的豆浆(或薏米汤)所致的食物中毒.

    作者:张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股骨髁上髁间骨折18例治疗报告

    股骨髁间骨折是一种损伤机制复杂的骨折,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以及近关节面的低位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就更加困难,术后存在着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本院自1998年至2008年收治18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按照Ranawat评分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21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共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选用常规的广谱、足量、短程抗菌素等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巩固治疗3个疗程的治疗方法.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5.5 %和 81.7 %, 总治愈率为88.8%,后遗症发生率为1.8%和5.8%,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诊早治盆腔炎性疾病,及时联合选用广谱抗菌素,结合中药以巩固疗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芹;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胆囊摘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胆囊摘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新安分院自2005年以来开展手术切除胆囊结石至今二十余例胆石症患者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术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解除了结石所带来的痛苦.结论 胆囊摘除术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兰芝;梁振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和哺乳期用药的风险评估

    育龄妇女正常的妊娠时间约为40周,随后即进入约一年的哺乳期.期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因患病而需服药,或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意外怀孕的情况相当常见.此时要找到一种对胎儿绝对无害的药物是不可能的,但畏惧用药风险而不进行治疗也有可能危害母体或胎儿的健康.因此,正确评估孕妇用药的潜在收益和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相当重要.

    作者:白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固定正畸治疗576例错牙合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作者:黄爱萍;何玲;华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后期患者的护理措施

    1 术后患者的卧位麻醉未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4~6 h.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患者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患者除局麻先泵入瑞芬太尼外,其余患者在颈丛、臂丛阻滞后,根据麻醉效果泵入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瑞芬太尼1 mg用50 ml盐水稀释,每毫升中含20 μg).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颈丛患者呼吸抑制明显停药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甚至达到完全无痛状态.结论 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41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出血原因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出血,是终止使用IUD的主要原因.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不清楚,还处探讨之中.近四年本站对416例放置IUD后子宫出血的妇女进行了一系列的追踪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患者手术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发病原因有腹壁薄弱或缺损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手术是治疗腹外疝的有效方法,防止疝诱发因素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疗机构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药品尤其是特殊药品用量较大的科室,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整体的药事管理水平,和手术患者用药质量、手术室整体医护水平与工作效率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使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就成为广大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全适用于手术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蓓;梁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观察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2008年,运用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采用膝前正中入路.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随访.结论 以丝线环行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片上测出血肿的大小及中心点,再用定位尺在患者头皮上定位,穿刺点尽量避开脑功能区;结果本组30例,存活26例(86.7%),死亡4例(13.3%),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吸引术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排除腔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腔内血肿的占位效应.

    作者:刘琳;梁振亚;张兰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1448名公安干警腹部超声检查现状分析

    目的 对本市1448名公安干警进行了腹部超声体格检查(包括肝、胆、脾、双肾)的现状分析.方法 对腹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包括肝、胆、脾、肾,女性加子宫附件.结果 疾病总检出率55%.其中脂肪肝居首位,其次为双肾结石、胆囊炎、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结论 本市公安干警的身体素质较差,他们正受到慢性疾病的威胁.

    作者: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将发病24 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 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24 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作者:吴邦理;江明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红霉素治疗糖尿病胃痹症的药学问题

    红霉素(erythromycin,EM)为14元(Member)大环内酯类(Macrolide)抗生素,自50年代问世以来,临床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广泛应用,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日益多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80年代在研究EM的胃肠道作用时,发现EM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剂(Motilinogonist)的作用.这一发现为EM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另一新天地,即利用其胃肠道激动剂(Prokinetic agent)作用,治疗各种胃肠动力失调症,特别是用于治疗糖尿病麻痹症,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作者:刘清华;汝俊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培菲康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培菲康对小儿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培菲康胶囊1粒,3次/d.对照组予以食母生片3次/d口服.用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培菲康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较用普通助消化药效果更好.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34例临床分析

    淋菌性结膜炎进展迅速,危害性大,不加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以至失明,应引起重视.现将笔者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诊治的34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娟;洪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睡眠中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66例患者夜间血压、心律的动态变化,并以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OSAS患者早搏发生的次数频繁和血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严重,发生早搏的次数更加频繁,血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OSAS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作者:彭朝荣;何平惠;杨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