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睿;陈东;丁朝兵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降低门诊患者退药率.方法 收集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150张,分析各种退药原因.结果 退药原因以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患者病情变化转入院、处方量大药价高.结论 临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需严格执行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行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肖佩玉;张平;宋湘芝;郑伟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舌痛的病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999-2005年门诊舌痛患者126例做胃肠道检查并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以抗真菌感染为主的联合治疗总有效率85%.结论 舌痛与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并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谢志文;骈林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药在我国作为传统药物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抗生素的副作用越来越多,中药的抗菌作用受到广泛重视,中药抗菌化学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中药抗菌有效化学物质研究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永中;陆梦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方法 将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美托洛尔、ACE-I、硝酸脂类药物;参芎组43例,在常规治疗上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程10~14 d.结果 参芎注射液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中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中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疗效.
作者:金光浩;金虎善;谭喜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喹诺酮类(QNS)药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临床医务人员必须熟悉这些药物,既可充分发挥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军;王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医疗保健机构的主观完善以及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口腔科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护士针对老年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口腔疾病特点及应对措施是口腔医生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1].
作者:宋继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老年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对它的研究与防治倍受重视.为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了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高血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成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山楂、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山楂、木香.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淑红;宋潇潇;熊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0例以尼莫地平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资料,并对尼莫地平及胞二磷胆碱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CT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快速自然消散的颅内血肿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72 h内23例颅内血肿18例完全消失,5例明显缩小.结论 快速自然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与血肿的形状、部位和血肿量有关.
作者:吴举;袁波;王红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例药物渗漏采取了及时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9例患儿,其中新生儿14例,婴儿15例.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4例,10%,葡萄糖酸钙16例,多巴胺1例,20%脂肪乳加氨基酸3例,抗生素5例.发生部位:足背静脉2例,头皮静脉27例.
作者:闫光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并与普通针刺加TDP照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所用治愈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自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让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抽搐发作以治疗精神疾患的方法,其治疗机理尚未明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的改良,其不良反应较ECT明显减少,且程度轻、安全性高[1-3].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MECT可导致患者的短期记忆障碍,虽然程度较轻,并且可逆[1,2,4],但在进行MECT及其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因记忆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学习等.为探索改善MECT所致的短期记忆障碍,我们对MECT患者同时以长春西汀(润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红;张国云;吴乐平;仉秋菊;徐远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前后均检查UA、hsCR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LVEF及FS明显升高(P<0.05),LVSD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降低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而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吴帆;鲁培芳;刘宗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经常规治疗心功能仍为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法莫替丁称法莫替丁组,常规治疗做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心脏B超、心功能、心率、血压检查,治疗随访26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线特征及常规治疗无差异.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可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赵永志;王勇;吴明永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总结了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疗法、中医疗法和其辨证施护.结果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有较好的临床控制效果,做好辨证施护显得尤为重要,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及调护知识,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范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首次给予生长抑素250μg静脉注射,继之以250μg/h微量泵持续输入72 h;对照组28例首次给予垂体后叶索10 u静脉注射,继之以0.4 u·min微量泵持续输入72 h.观察两组的止血率、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9%(26/28),止血时间为(15.4±5.9)h,再出血率为7.1%,埘照组有效率为60.7%(17/28),止血时间为(39.6±13.2)h,再出血率为7.1%(2/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李少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六味洗剂对皮肤病初期皮肤瘙痒、糜烂渗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143例皮肤病患者内服抗过敏药,外用六味洗剂.结果 六味洗剂对急性湿疹、固定性药疹、接触性皮炎全部有效.结论 六味洗剂对皮肤病初期引起的皮肤瘙痒、糜烂渗出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奚延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时给予化痰药物,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均治疗7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8%.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毅;秦秀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护理学科发展,尤其是以人为本,医院管理年的深入开展,护生进入临床经过一年的实习后,能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素质的护士,就必须从我们带教老师自己做起,无论是政治思想,工作作风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服务质量,护患沟通都应起表率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且往往应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进行学习.
作者:陈三莹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