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光霞
目的 评价氧化锌碘仿糊剂、Vitapex糊剂和空管药物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363个患牙分为3组,用氧化锌碘仿糊剂、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充填材料,空管药物作为药物治疗,随访3年.结果 一年期Vitapex组与氧化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管组与氧化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期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是较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近远期效果均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裴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总结了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疗法、中医疗法和其辨证施护.结果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有较好的临床控制效果,做好辨证施护显得尤为重要,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及调护知识,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范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安伞性、高效性、经济性、患者痛苦小的优点.我院泌尿外科自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用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87例,无一例死亡,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临床证明,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如护理不当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留置导尿护理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前后均检查UA、hsCR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LVEF及FS明显升高(P<0.05),LVSD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降低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而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吴帆;鲁培芳;刘宗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六味洗剂对皮肤病初期皮肤瘙痒、糜烂渗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143例皮肤病患者内服抗过敏药,外用六味洗剂.结果 六味洗剂对急性湿疹、固定性药疹、接触性皮炎全部有效.结论 六味洗剂对皮肤病初期引起的皮肤瘙痒、糜烂渗出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奚延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降低门诊患者退药率.方法 收集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150张,分析各种退药原因.结果 退药原因以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患者病情变化转入院、处方量大药价高.结论 临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需严格执行的退药制度,规范退药行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肖佩玉;张平;宋湘芝;郑伟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方法 将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美托洛尔、ACE-I、硝酸脂类药物;参芎组43例,在常规治疗上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程10~14 d.结果 参芎注射液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中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中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疗效.
作者:金光浩;金虎善;谭喜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与甘露醇和血浆渗透压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脑卒中并发AKI患者,对每例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价,记录甘露醇用量,测定入院第2、4天和第7天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钾、血钠值,计算血肌酐升高绝对值,血浆渗透压变化值.结果 血肌酐升高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渗透压值、血浆渗透压升高值相关(r=0.648,r=0.505,r=0.422,P<0.01),甘露醇用量与血肌酐升高值、第4天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升高值不相关(r=0.104,r=-0.19,r=0.059,P>0.05).非高渗透压血症组(11例):继续使用甘露醇,血肌酐值从(124.66 4-21.05)mmol/L变化为(125.61±12.73)mmol/L,(t=0.083,P>0.05);高渗透压血症组(31例):血浆渗透压值从(340.19±11.27)mmol/L下降至(315.58±20.96)mmol/L(t=6.45,P<0.01)时,血肌酐值从(139.52±28.10)mmoL/L下降为(105.79±39.30)mmoL/L(t=5.58,P<0.01),血浆渗透压下降值与血肌酐下降值相关(r=0.772,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AKI与血浆渗透压升高相关,与甘露醇用量不相关,血浆渗透压正常情况下,小剂量甘露醇不会导致AKI.
作者:智睿;陈东;丁朝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输卵管绝育术对世界范围内抑制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永久的节育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凶结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也并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术解决了绝育术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直视下支架法进行输卵管吻合术,并经追踪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宫颈环形电切术(Lop.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alure,Leep)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及细小的环形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操作,疗效好,操作方便.
作者:徐琼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产后出血在基层医院中仍占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基层医院设备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为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从预防为主入手是根本原则.我院近年来在经阴道正常分娩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中应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作了资料收集,发现了差异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老年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对它的研究与防治倍受重视.为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了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高血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成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融合了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方法,它是一种高精度的治疗[1].3DCRT定位精确,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因其疗效确切而广泛应用于I临床肿瘤治疗,受到患者青睐.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01年2月引进适形放疗系统以来,共治疗体部肿瘤患者35例.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笔者应用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19~74岁,平均61岁.其中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大量出血37例,中量出血23例.对照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59岁.
作者:祝永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多糖不仅具有许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而且低毒甚至无毒,成为医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为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长期以来,多糖在研究中常被当作杂质而除去,将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近年来,植物多糖的开发也备受人们的青睐,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稻草多糖、麦多糖、竹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海藻多糖虽研究得不多,但其前途也是光明的[2-3].
作者:熊晨;王素敏;张然;车文文;袁从英;梁冰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的产妇辅以异丙酚的胎盘转移和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II级择期或急诊行剖宫产手术的孕足月产妇45例,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按所给异丙酚用量随机分成三组:Ⅰ组异丙酚1 mg/kg,Ⅱ组异丙酚1.5 mg/kg,Ⅲ组异丙酚2 mg/kg.于胎儿娩出时抽取产妇静脉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进行异丙酚浓度的测定及脐动静脉血气分析,评估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及30 min、2 h、24 h的神经行为(NBNA).结果 胎儿娩出时脐静脉可测出异丙酚浓度Ⅰ组(0.42±0.05)μg/ml、Ⅱ组(0.48±0.06)μg/ml、Ⅲ组(0.80±0.04)μg/ml,脐动脉可测出异丙酚浓度Ⅰ组(0.37±0.08)μg/ml、Ⅱ组(0.49±0.03)μg/ml、Ⅲ组(0.58±0.04)μg/ml,脐静脉与产妇静脉异丙酚浓度比值Ⅰ、Ⅱ、Ⅲ组分别为0.89、0.86、0.94,脐静脉与脐动脉异丙酚浓度比值Ⅰ、Ⅱ、Ⅲ组分别为0.88、1.02、0.73.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及30 min、2 h、24 h的神经行为评分基本在正常值范围.结论 异丙酚用于剖宫产能通过胎盘屏障,但在本研究用量未出现对新生儿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袁爱武;陈静;李雪梅;李丽梅;阳世光;覃军;李建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喹诺酮类(QNS)药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以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加广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亦多,临床医务人员必须熟悉这些药物,既可充分发挥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军;王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术成功的体会和经验.方法 行胎头吸引助娩的产妇121例.结果 均获1次成功,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 选择好胎头吸引术适应证和掌握好操作技巧,可帮助产妇迅速结束分娩且无不良后果.
作者:史宝菊;李桂焕;李华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例药物渗漏采取了及时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9例患儿,其中新生儿14例,婴儿15例.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4例,10%,葡萄糖酸钙16例,多巴胺1例,20%脂肪乳加氨基酸3例,抗生素5例.发生部位:足背静脉2例,头皮静脉27例.
作者:闫光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0例以尼莫地平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资料,并对尼莫地平及胞二磷胆碱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