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视下支架法输卵管吻合18例临床研究

宋扬

关键词:直视下支架法, 输卵管吻合
摘要:输卵管绝育术对世界范围内抑制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永久的节育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凶结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也并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术解决了绝育术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直视下支架法进行输卵管吻合术,并经追踪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论药师职能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发关注,客观要求医药学服务应提高水平,有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保证药品的安全使用.因此、药师职能的转变是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作者:袁宪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根除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并预防复发已成共识.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推荐方案,自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收集了36例Hp感染并消化性溃疡的患儿,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艳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治体会

    1 辨证施治1.1肝郁气滞型本型多见于胆绞痛或单纯性胆囊炎而未见化脓、梗阻及黄疸者.症见右胁或上腹绞痛、窜痛、常呈阵发性加剧,并兼发热口苦,恶心呕吐,胸闷嗳气,舌苔薄黄,脉弦紧或弦细.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处方: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青皮、陈皮、郁金、香附、木香.若胁痛重加川楝子、元胡;胸闷嗳气加旋复花、代赭石;发热口苦加黄芩;若胆囊火兼有结石者则宜舒肝行气、利胆排石,予茵陈、金钱草、郁金、柴胡、枳壳、香附、木香、大黄等药.

    作者:邹景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辛伐他汀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前后均检查UA、hsCRP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UA及hs-CRP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每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治疗组LVEF及FS明显升高(P<0.05),LVSD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降低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而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吴帆;鲁培芳;刘宗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护理

    目的 了解我院感染科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 对4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出现时间及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2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398例,占95%,其中214例合并两种以上不良反应,占51%.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处理、调整方案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继续治疗,有46例停用干扰素,改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结论 我院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义献报道高,主要由于患者病情较复杂,另外也由于对住院患者监测频率高,处理比较积极.住院期间未出现导致患者死亡或留有后遗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良反应千差万别,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取得佳疗效.

    作者:徐瑞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分析和早期防治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而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此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笔者对治疗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IC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35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病情复杂,根据损伤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应从多方面考虑其致伤因素和致伤后果,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确诊,以确定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金秋;张文龙;安建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手术后镇痛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研究观察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用生理盐水作对照组;B组用氯诺昔康PCA;C组用曲马多PCA.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连接PCA泵.术后接泵即刻、术后4、12、24、48 h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VAS评分.于诱导前、术后3 h、术后24 h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各组患者血清IL-6的含量.结果 B组和C组VAS评分均比A组低(P<0.05),两组镇痛效果相近(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浆IL-6的值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术后3 h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术后24 h C组和B组则有所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术后患者PCA是安全、有效的,能降低术后24 h血浆IL-6的水平.

    作者:王卓丹;谢广沂;高崇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时给予化痰药物,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均治疗7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8%.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毅;秦秀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并与普通针刺加TDP照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所用治愈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傍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自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血塞通注射液6 ml每天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作者:张军亚;杨亚平;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氟比洛芬酯与度冷丁并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对照

    目的 对照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度冷丁并东莨菪碱在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急性肾绞痛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度冷丁100 mg并东莨菪碱10 mg肌肉注射,对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总有效率90.6%,B组89.3%,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持续时间,A组(18.6±5.2)h,B组(10.8±2.6)h,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具有与度冷丁疗效相当的镇痛作用.

    作者:李晓东;问晓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中艾滋病的防护与管理

    目的 充分了解艾滋病的有效防护措施,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和蔓延.方法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目标是:为药物滥用者提供一种方便、合法、医学上安全和有效的药物,减少静脉注射和共用注射器的机会,预防经血液传播的各种疾病,特别是艾滋病的传播.同时,对参加治疗的患者及艾滋病患者加强艾滋病知识学习和培训,组织积极者成为同伴宣传员.结论 通过层层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艾意识.

    作者:李维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法莫替丁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经常规治疗心功能仍为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法莫替丁称法莫替丁组,常规治疗做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心脏B超、心功能、心率、血压检查,治疗随访26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线特征及常规治疗无差异.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可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赵永志;王勇;吴明永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芎注射液联合穴位埋线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观察53例患者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 穴位埋线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可以明显改善(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参芎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并能缩短病程.

    作者:谢敏;彭华容;杨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高压氧并中医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后期的康复作用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并中医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过治疗的27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临床康复疗效观察,其中139例仅单纯采用常规的中医治疗,139例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并高压氧治疗.结果 常规的中医治疗辅以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中医治疗.

    作者:滕蓬霞;吴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人参健脾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山楂、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山楂、木香.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淑红;宋潇潇;熊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病的弱势人群,每天24 h直面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疾病的危重、生命的脆弱、责任的重大、社会的不重视、待遇的不公平,特别是新形势下医疗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给从业人员心身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使得护理人员应充分的认识、重视这个问题,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并正确掌握其自控的方法.

    作者:李桂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骨科87例老年骨折患者,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等方面做好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86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黄飞燕;张爱斌;江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复方水杨酸氯霉素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水杨酸氯霉素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基质处方,以羧甲基纤维索钠为基质,加入水杨酸、氯霉素、薄荷脑、甘油等制成凝胶剂;建立鉴别、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结果 水杨酸、氯霉素在10~30 u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0.8%,n=6)、101.6%(RSD=1.3%,n=6),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结论 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用于医院制剂.

    作者:刘佩坚;许沧海;胡建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