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韩永霞;牛余霞

关键词:产后, 盆底康复综合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改善产后盆底肌肉强度、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产后42天复查的180例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90例给予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5个月后进行盆底康复问卷调查和盆底肌力测试,以评价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力强度增加,盆腔脏器脱垂减少,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42天及时进行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可提高盆底肌肉强度,改善盆腔脏器脱垂,减少尿失禁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治进行外科治疗并出现伤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易感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层流手术室接受治疗、热天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进行过程中伤口未受到妥善保护、手术进行前准备不充分、患者肥胖、年龄较大以及罹患慢性病等为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结论:对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后尿潴留59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妇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5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9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结论:产后尿潴留,重在预防和早期干预,正确处理第一产程,做好产妇疼痛护理,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准确评估膀胱充盈情况,尿潴留早期及时进行非侵入性护理干预,可以解决61.02%产妇的尿潴留;使用药物加穴位封闭可以解决27.12%产妇产后尿潴留情况;留置导尿是终解决产后尿潴留的方法.

    作者:张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3年度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妇女病普查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妇女疾病患病情况,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制定妇女病防治干预措施,保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目标的顺利完成.方法:对寻甸县妇幼保健中心开展的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75例妇女的患病率为86.87%,前5位疾病依次为阴道炎、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包块、子宫肌瘤.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及健康教育,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提高妇女保健意识、降低妇女常见病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极低体重新生儿45例,体重增加后顺利出院.出院前,由医护人员对其父母进行了专门的人工哺养培训,并告知其1周随访1次,总共5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增重方案.结果:1周定期随访15例病例,共随访5次(A组);2周随访12例病例,共随访3次(B组);3周随访10例病例,共2次.A组体重平均增加(950±120)g,B组体重平均增加(560±130)g,而3周总共随访2次的C组体重平均仅仅增加了(360±120)g.和B、C两组相比,A组体重增加比较明显(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增重的各个因素中,家庭背景是为重要的因素.结论:在影响极低体重儿出院后增重的各种因素中,家庭背景和定期随访是两个为重要的因素.

    作者:杨永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天性鱼鳞病患儿的护理

    对1例先天性鱼鳞病患儿采取安置于培养箱,给予心电血氧监护、皮肤护理、头孢噻肟钠抗感梁治疗等,治疗14天后患儿病情好转,未发生感染,生长发育正常,顺利出院,随访正常.

    作者:董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肺炎不典型症状与体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炎不典型症状的研究与总结,旨在针对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病人体征准确诊断并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X线胸片、痰样化验等方式进行准确诊断,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程度,给予患者抗炎止咳的同时结合吸氧、化痰等辅助治疗.结果:老年性肺炎不典型症状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听诊时有湿性啰音,致病菌为雷伯杆菌和绿脓杆菌居多,通过消炎、抗病毒并对症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老年肺炎不典型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收治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28例患者均于8~14天内发病,经查体和腹部X线、腹部CT确诊.其中27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缓解,平均疗程12天;1例患者因病情较重,出现腹膜炎接受再次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手术类型、次数及过度炎性刺激引起,发生于术后2周内,采用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预后良好.

    作者:张尊庶;张月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方法:收治1800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并与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前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8002例患者,20例(0.11%)发生感染,与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制定严格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既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又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入人性化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临床护理人员18例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例,对照组护理管理方法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值班以及交接班制度,护理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护理,护理差错事故管护理制度,护理在职教育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完善管理制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服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加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也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明显缓解,使手术室乃至整个医院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黄文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HE染色不佳的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金指标,HE病理切片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诊断,导致HE病理切片质量欠佳的原因很多,尤其引起细胞核呈灰白模糊不清,组织机构松散,根本无法诊断.

    作者:邢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性白血病(NHLL)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方法:收治非霍奇金瘤性白血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预后特点.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0.0%,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化治疗非霍奇金瘤性白血病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效果十分有限.

    作者:高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本文简要总结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常见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教学课时多、带教医生责任意识薄弱,以及见习安排不合理等4个方面来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医德建设、建立高素质队伍、精简课时、推进分散的教学方式,以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5个方面来综合性地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妇产科临床见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作者:梁林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各350例,观察两种吸入方法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情况.结果: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350例,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40例,治疗中途停止;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患者350例,仅有5例出现轻微呛咳、头晕等不适症状,治疗继续情况良好.结论:氧气雾化吸入疗法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作者:杨英;赵慧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取后路钉棒系统复位治疗,在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骨配合椎板关节突,横向突间三维植骨的方法,在治疗后进行疗效随访总结.结果:椎体高度在手术后有95%未见减少,椎体楔变角5°~10°,COBB角度4°~10°,在手术1年后<15°.手术均无伤口感染,术后症状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伤椎椎弓根植骨配合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方法,能恢复椎高高度,增强伤椎抗压能力,促进骨骼愈合,有效维持了脊柱的生理形态,减少或避免了远期并发症.

    作者:和成强;王卫东;和卓亚;和星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3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COPD急性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治疗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水煎服,1剂/日.14天1个疗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37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7%;+治疗组37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培土生金加以化痰、祛瘀,收效甚佳.

    作者:于风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好疗效.

    作者:陈黎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治14例患者应用双J导管行泌尿外科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大多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原有肾盂积水患者,术后积水程度均明显减少.原有输尿管梗阻术后梗阻解除,肾功能损害减轻.术后出现漏尿1例,腰痛2例,膀胱刺激症状3例.结论:双J导管应用输尿管、上尿路手术损伤小,成功率高.但仍需提高手术技巧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彦平;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借助于风险管理,旨在探讨“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QC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倡导“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对我院开展QC护理风险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人人参与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以护士为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于有效防范和减少普外科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实施“以护士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实践活动,证明人人参与的QC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是科学的.

    作者:王艳菊;王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儿童哮喘病的临床疗效分析90例

    目的:探讨对社区医生做技术培训后,对儿童哮喘病治愈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对丰台铁营医院、延庆县医院、通州区新华医院3个社区医院医生做儿童哮喘诊治技术的培训,并在培训前让社区医生做问卷,培训后又让他们再做后问卷,共收集90份.结果:分析得出培训后治愈情况改善,社区医生基本掌握了哮喘的诊断,而在治疗监测方面改善的不是很明显,今后在治疗监测方面应多加改进.结论:通过技术培训,诊断病情讲解可有效避免社区医院对哮喘病的诊断率降低,故此诊断培训应该保持.

    作者:王红;赵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血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与观察护理

    输血治疗在现在临床应用较为常见,护士在输血的过程中,既是直接操作者,又是后责任人,安全输血是护理重要的工作.本文就输血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与观察护理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李佳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