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度急性胰腺炎改良CT严重指数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刘培曦

关键词:中度急性胰腺炎, 改良CT严重指数, Rason评分, APACHEⅡ评分, BISAP评分
摘要:目的:通过CT检查改良CT严重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探讨中度急性胰腺炎的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起指导性作用。方法:收治 MSAP 患者198例,男146例,女52例,年龄32~76岁,平均(49±13)岁。行胰腺增强CT检查,收集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观察MCTSI分值与并发症构成比,与临床 Rason、PACHEⅡ、BISA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出现一种或多种程度不同的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中,MCTSI表现集中出现在4~10分中;MCTSI分别与Rason、APACHEⅡ、BISAP评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增强CT检查MCTSI对中度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肯定价值;MCTSI评分与临床病情存在相关性,对中度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存在重要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441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调查,并对职业暴露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1名医护人员中共有18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全部为护理人员。其中职业暴露地点全部在病房;部位有14例在手指、3例在手臂、1例在眼睛;类别有锐器伤14例(输液针10例、注射针3例、缝针1例),患者咬伤3例,血液喷溅1例;暴露环节为输液过程针刺伤8例,其中因患者兴奋不合作导致的针刺伤4例;清理用物6例;护理过程咬伤3例;输液过程血液喷溅1例。暴露源中有3例乙肝病毒阳性;无丙肝、梅毒和HIV病毒阳性。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秦轶灵;梁忠新;梁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

    目的:讨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GDM孕产妇130例,选择同期无其他合并症的健康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M组的HbA1C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bA1C及hs-CRP水平有利于GDM的早期诊断,为评价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古丽旦·热合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情况。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组,单纯性2型糖尿病的患者44例为对照组;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为观察组,另外有25例健康志愿者为空白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 C肽、餐后2小时 C 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结果:餐后2小时,观察组的平均 C 肽值1.36mmol/L,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制为4.01mmol/L 和3.99mmol/L,观察组的数值明显比其他两组的数值偏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 HOMA-IR 相比,观察组的HOMA-IR的平均值5.0,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值2.9、2.8。因此,观察组的HOMA-IR值明显升高,胰岛细胞功能减退(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明显降低,本研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平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方法:及早发现癫痫先兆,给予及时控制,配合医生给予抗癫痫、降颅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42例中,有38例经有效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脑囊虫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经及早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可以痊愈。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外治法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夏秋两季较多见。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免疫,调节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收敛止泻疗效显著。

    作者:柳瑞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喂养策略研究

    发展中国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达45%。营养不良所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成长中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残疾,并且外科矫正手术预后较差,对体重不足的患儿施行心脏手术会增加死亡率和发病率。探讨造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科学喂养建议。

    作者:刘颖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时间48小时以上患者25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79.2%,观察组的卫生监督和消毒隔离卫生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加强,可减少差错,防止事故发生,提高手术质量,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60例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观察在治疗后的前房、眼压、视力、术后滤过泡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进行均顺利,术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其他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视力稳定或是提高59例,整体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青光眼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病症进行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可以选择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小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包虫包囊破裂导致过敏反应1例

    肝包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1例肝包虫包囊破裂导致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16例超急性脑梗死,31例急性脑梗死,13例亚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均显示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磁共振弥散成像可将常规的T2WI像无法诊断的早期脑梗死灶显示出来。本组16例超急性梗死灶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全部显示出来,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主要对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大脑半球表面、灰白质交界、基底池周围、脱髓鞘或者脑白质变性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及早地将病灶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常规MR,在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结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及T2WI以提高新旧梗死灶的鉴别率。

    作者:贾晓峰;钟平;张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分析126例

    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针对该病的治疗上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本文就两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进行比较,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探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降压药治疗的临床药学特点。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降压药物应用特点。结果:临床高血压药物常用种类包括交感神经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等。其中以缬沙坦使用率32%高;呋噻米其次,使用率19%;硝苯地平使用率10%;卡托普利使用率5%;硝普钠使用率3%;利美尼定使用率2%等。就恢复率比较,卡托普利相对较低。不良反应相对均较高,未超过20%。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治疗时,需对机体耐药性、高血压病情程度充分考虑,针对性用药,注意并发症防范,以提高治疗后的康复率,保障药物效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或附件扭转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30例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或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睾丸或附件扭转患者30例,对其高频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供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8例睾丸上方可见混合回声团,超声诊断睾丸扭转,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12例睾丸附件扭转,超声显示扭转睾丸附件呈略高回声居多,或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异常回声多位于睾丸附睾头之间,伴有睾丸附睾肿大同时血流信号也较多,漏诊2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睾丸及附件扭转有较高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俊玲;胡勇军;马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复治86例分析

    目的:探讨复治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感染情况。方法:收治手足口病复治患者86例,作为复治组,初治组86例和对照组手足口病90例。观察各组EV71感染情况,并对早期重症临床指标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治组EV71(+)52例,随访结果,病程第1周EV71阴转0例,第2周阴转10例,阴转率19.23%。结论:复治手足口病存在复发、重复感染及交叉感染等多种感染途径,EV71(+)者为主要传染源,对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应隔离至3~4周以防传播。

    作者:曾甲庆;张慧;程刚;徐海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结核大咯血3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结果:在救治的大咯血38例中显效30例,有效8例。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综合救治,总结了具体救治经验,为救治肺结核大咯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武常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8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90.48%;对照组:优5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61.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作者:唐正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临床疗效观察500例

    目的:观察“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脘痛患者500例,分为西药组150例,成药组150例及汤药组20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汤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经统计,汤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疗效显著。

    作者:崔艳霞;刘宏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依托三级网全面落实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目的:妇幼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项目。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健全的农村卫生三级网,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作者:孙敬玲;窦雅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肾衰宁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肾衰宁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应用肾衰宁和爱西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Ccr明显升高,Scr、BUN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Ccr明显下降,Scr、BUN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衰宁联合爱西特对中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刘兰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