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唐正亮

关键词:切开复位, 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8例,良11例,中2例,优良率90.48%;对照组:优5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61.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的阶段性健康教育体会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及家庭将面临多重压力。而在护理过程中,只要通过有效实施的健康教育(包括家属)和优良的行为建立,根据患者处于高血压病的不同阶段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从即可增强患者的信心,加之有目的性的行为的建立,患者能更好的开展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从而提高了依从性,生活质量也得以明显提高。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均使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次,加入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5g/次,同样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6天。结果:观察组38例治愈、2例显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1.0%;对照组30例治愈、4例显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77.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应用参附强心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附强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附强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综合有效率。结果:予以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上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下降,且加服参附强心汤后研究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与综合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阳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附强心汤治疗的效果明显。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状态,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和术后3个月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期间HAMD和失眠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明显改善骨折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能有效促进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目的:研究在临床过程中使用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整理近2年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对比当中,显效率、有效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拟健脑益智饮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减少患者及家属的负担。

    作者:吕晶;曲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进口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片,治疗组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好。

    作者:沈亚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张掖市区青年HBsAg(+)、TG升高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张掖市20~40岁人群中HBsAg(+)、TG≥2.25mmol/L人群肝脏功能的基本情况,为临床治疗及人们的自我保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所有样本人群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G 升高者的 AST 高于HBsAg(+)者,而ALT低于后者(P<0.05);TG升高者和HBsAg(+)者的转氨酶均值及异常率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30岁以上的HBsAg(+)者和TG≥2.25mmol/L者应对肝功能的损伤引起重视,特别是男性HBsAg(+)者更应该及早预防TG的升高,有利于延缓肝损伤,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王贞香;马兴铭;王庭瑞;李冬梅;汪小刚;马文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对老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降低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病率。方法:回顾性研究ICU科接受呼吸机治疗的老年患者,对比分析VAP患者和非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VAP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的 APACHEⅡ评分、血浆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连续使用时间、昏迷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根据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劳可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结核大咯血3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结果:在救治的大咯血38例中显效30例,有效8例。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综合救治,总结了具体救治经验,为救治肺结核大咯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武常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60例,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5天1个疗程。结果: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满意。

    作者:毛九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16例超急性脑梗死,31例急性脑梗死,13例亚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均显示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磁共振弥散成像可将常规的T2WI像无法诊断的早期脑梗死灶显示出来。本组16例超急性梗死灶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全部显示出来,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主要对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大脑半球表面、灰白质交界、基底池周围、脱髓鞘或者脑白质变性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及早地将病灶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常规MR,在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结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及T2WI以提高新旧梗死灶的鉴别率。

    作者:贾晓峰;钟平;张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校地融合”联村医生工作团队构建研究

    联村医生责任制是一种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是,联村医生责任制也面临着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整体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的严峻考验。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全科医疗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联村医生模式向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真正转变成为急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有所帮助。

    作者:朱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虹膜氪激光联合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嵌顿术与青光眼阀植入术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26例,共28眼,单眼24例24眼,双眼2例4眼;男18例19眼,女8例9眼;右20眼,左8眼;年龄36~69岁,平均48.5岁。选择虹膜氪激光联合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嵌顿术12例14眼,选择青光眼阀植入术10例10眼,选择睫状体冷冻术4例4眼。结果:12例14眼采用虹膜氪激光联合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嵌顿术治疗后眼压均恢复正常,8眼视力提高,3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10例10眼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后9眼眼压降至正常,4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不变,2眼视力下降,发生并发症1例,为滤过道瘢痕纤维化。4例4眼采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后,3眼眼压控制,1眼眼压下降不明显,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眼球疼痛1例,前房出血1例,葡萄膜炎1例。结论:虹膜氪激光联合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嵌顿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显著。

    作者:严国明;葛倩;季飞;朱益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临床疗效观察500例

    目的:观察“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脘痛患者500例,分为西药组150例,成药组150例及汤药组20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汤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经统计,汤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疗效显著。

    作者:崔艳霞;刘宏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宁德师范学院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探讨该人群总体健康状况,为高校教师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健康体检,对教师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病较高的13个指标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进行统计,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发现606名受检者中,515名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异常,阳性率85%。其中高血脂48.6%,前列腺增生30.8%,脂肪肝29.2%,高血压26.1%,高血糖21.8%;前列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肝肾囊肿、胆囊壁毛糙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肝肾囊肿、胆囊壁毛糙、转氨酶增高,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50岁后,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患病率急剧升高。结论:高校教师尤其是男性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多方面给予关注或进行适当干预。

    作者:周绍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站新进护士岗位培训的几点体会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输血治疗已较为常见。现如今人们的献血意识也逐步提升,为了更好完成血站的采血工作,本文就血站新进护士培训工作的几点体会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对以后工作有所指导。

    作者:张湘;段逢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服避孕药所致肺栓塞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口服避孕药所致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行下腔静脉滤网放置术,术后继续给予肝素及华法林抗凝,至国际标准化比率达2.5时,停用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维持治疗。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右下肢水肿消失。复查下肢静脉彩超示局部再通。结论:口服避孕药是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类病例国内较少见,故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应提高警惕。

    作者:沈涛;杨妮;和平;谢梅;陈曦;刘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441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调查,并对职业暴露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1名医护人员中共有18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全部为护理人员。其中职业暴露地点全部在病房;部位有14例在手指、3例在手臂、1例在眼睛;类别有锐器伤14例(输液针10例、注射针3例、缝针1例),患者咬伤3例,血液喷溅1例;暴露环节为输液过程针刺伤8例,其中因患者兴奋不合作导致的针刺伤4例;清理用物6例;护理过程咬伤3例;输液过程血液喷溅1例。暴露源中有3例乙肝病毒阳性;无丙肝、梅毒和HIV病毒阳性。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秦轶灵;梁忠新;梁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的有效率84.5%;利培酮组的有效率83%。结论:奎硫平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锦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