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红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白芍总苷胶囊(MTX+LE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MTX+SSZ+HCQ)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LEF和MTX+SSZ+HCQ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可靠,但MTX+LEF的起效较快。
作者:陈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或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睾丸或附件扭转患者30例,对其高频彩色多普勒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供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8例睾丸上方可见混合回声团,超声诊断睾丸扭转,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12例睾丸附件扭转,超声显示扭转睾丸附件呈略高回声居多,或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异常回声多位于睾丸附睾头之间,伴有睾丸附睾肿大同时血流信号也较多,漏诊2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睾丸及附件扭转有较高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俊玲;胡勇军;马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重症胆管炎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并进行比较,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资料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ICU内机械通气患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策略。方法:收治ICU机械通气>48小时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集束化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集束化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梁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在十二指肠手术中应用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的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治行十二指肠手术治疗患者2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对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3例患者病情好转,21例患者治愈,治疗总有效率96%,1例患者治疗无效。1例十二指肠合并胰腺损伤患者治疗无效,终不治身亡,主要原因为术后出现严重出血并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经CT、B超、钡餐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没有出现严重的远期并发症。结论:在十二指肠手术中应用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能够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使手术操作获得简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泉;孙长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糖异常与内皮祖细胞 CD34+水平相关性及对 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经血糖检测,分为 EH 并发血糖调节异常组(n=54例)和 EH 并血糖正常(NBG)组(n=26例),健康组选择21例健康人,经全自动流式细胞仪监测各组EPCs CD34+水平,采用统计SPSS20.0分析组间EPCs CD34+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血糖异常组CD34+显著低于高血压血糖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高血压血糖正常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状动脉IMT具有明显负相关(P<0.05);血糖异常程度与冠状动脉IMT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冠状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异常时,PCs CD34+水平会明显下降,血糖异常与IMT异常无显著关联,而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IMT变化呈负相关性。因此,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可作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评定指标,可能能够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60例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观察在治疗后的前房、眼压、视力、术后滤过泡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进行均顺利,术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完成后,1例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其他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视力稳定或是提高59例,整体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青光眼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病症进行治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可以选择复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小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降压药治疗的临床药学特点。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降压药物应用特点。结果:临床高血压药物常用种类包括交感神经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等。其中以缬沙坦使用率32%高;呋噻米其次,使用率19%;硝苯地平使用率10%;卡托普利使用率5%;硝普钠使用率3%;利美尼定使用率2%等。就恢复率比较,卡托普利相对较低。不良反应相对均较高,未超过20%。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治疗时,需对机体耐药性、高血压病情程度充分考虑,针对性用药,注意并发症防范,以提高治疗后的康复率,保障药物效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中,气、血、水三者,常互相牵连为患,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近3年来,把气分、血分、水分理论应用到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蔡丽威;李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胆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管取石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
作者:唐为志;范育林;葛兴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638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查的结果有两种,通过和未通过。对未通过的新生儿,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原因。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原因有许多种,对未通过的新生儿,要进行复查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原因,及时治疗。
作者:孔艳红;段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治疗四肢骨折(Limbs fracture)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四肢骨折患者40例,均采用压钢板治疗。结果:本组40例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经过7~13个月的随访,根据 Johner-Wruhs 分级法进行评定,40例患者优33例(82.5%),良7例(7.5%),优良率100.0%。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个人检查档案,分析其调查数据。结果: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是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且这些妇科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与男性的生殖健康有很大关系。结论:妇科疾病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越颖;曹智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症状不典型的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情况。方法:对16例无明显心绞痛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和既往无冠心病病史因急性冠脉综合征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通过分析冠脉造影结果评价冠脉病变特点。结果:冠脉造影显示,冠心病患者中三支病变人数多9例(56.25%),双支病变6例(37.5%),单支病变少1例(6.25%)。3组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严重冠脉病变患者往往因侧支循环形成等原因导致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不典型,故老年人需要结合年龄、早发家族史、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等综合评估,必要时及早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给予积极治疗避免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祖琳娜;高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血小板检测过程中,由于分析前标本的处理不当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和分析中仪器检测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时,各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检验参考方法和血涂片复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丹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46例,按具体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联用干扰素与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发热,1例皮肤瘙痒,观察组有1例皮肤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研究我市中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以铁岭市实验中学11~15岁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RCS-200型电子身高体重计测量研究对象身高及体重。结果:调查对象共1060人,正常体重625人(58.96%);超重153人(14.43%);肥胖235人(22.17%);营养不良47人(4.43%)。11~12岁年龄段肥胖人数多于13~15岁年龄段(P<0.05);在12岁年龄段,女生肥胖人数多于男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5岁年龄段男生肥胖人数多于女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男生肥胖明显多于女生。营养过剩和体育锻炼不够是引起中学生肥胖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持学生营养均衡和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缓释片四联疗法。对照组32例,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单独联合胶体果胶铋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100%,Hp转阴率达93.0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0.63%,Hp转阴率达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优于质子泵抑制剂单独联合铋剂,症状缓解率、疗效、Hp转阴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丛晓伟;陈国依;刘海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成 A、B、C 三组,每组30例,A 组给予纳洛酮治疗,B组给予纳洛酮加丹参治疗,C组给予纳洛酮加醒脑静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93.33%,96.6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5,0.57,1.70;增量成本-效果比,与B组方案比较,A组-3.45,C组33.38。结论:B组方案较佳。
作者:郭华春;张小玲;曾坤青;雷京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盆腹腔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2例盆腹腔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病史资料和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通过B型超声结合X线摄片诊断定位,12例盆腹腔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取出。结论:B型超声结合X线摄片对盆腹腔异位宫内节育器可以明确诊断定位,腹腔镜下取出盆腹腔异位宫内节育器微创、安全、顺利。
作者:纵林;王冰 刊期: 2014年第11期